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82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其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置有预热室、保温室、冷却室和引风管,所述预热室位于所述炉体内部的左侧,所述保温室位于所述炉体内部的中间处,所述冷却室位于所述炉体内部的右侧,所述引风管的一端通过铆钉与所述预热室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引风管的另一端通过铆钉分别与所述保温室和冷却室的顶部相连接,并且与所述保温室和冷却室的内部相通;所述引风管上设置有风机、保温层和外包层,所述风机通过铆钉与所述引风管的左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引风管在输送热风时的保温效果,减慢了热风在引风管内部输送过程中散失的速度,提高了预热室对玻璃瓶的预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
本技术涉及退火炉
,具体为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
技术介绍
根据专利201821827903.7可知,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辊道,炉体包括沿辊道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室、保温室、冷却室,冷却室右端设有炉体出口,加热室左端设有预热室,预热室左端设有炉体入口,冷却室顶壁为双层结构,冷却室顶壁内层设有若干集风罩,炉体上方设有引风管,引风管一端伸入冷却室顶壁内,另一端连接预热室,引风管设有风机。目前,现有的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上的引风管在输送热风时的保温效果比较差,增加了热风在引风管内部输送过程中散失的速度,降低了预热室对玻璃瓶的预热效率,而且现有的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不能对分气管和出气罩的高度进行调节,分气管和出气罩对玻璃瓶预热时容易出现高度过低或过高的现象,减弱了分气管和出气罩高度调节时的便捷性。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置有预热室、保温室、冷却室和引风管,所述预热室位于所述炉体内部的左侧,所述保温室位于所述炉体内部的中间处,所述冷却室位于所述炉体内部的右侧,所述引风管的一端通过铆钉与所述预热室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引风管的另一端通过铆钉分别与所述保温室和冷却室的顶部相连接,并且与所述保温室和冷却室的内部相通;所述引风管上设置有风机、保温层和外包层,所述风机通过铆钉与所述引风管的左侧相连接,所述保温层包裹在所述引风管的外表面,所述外包层包裹在所述引风管的外表面,所述风机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电机转轴和扇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铆钉与所述风机的内部相连接,所述电机转轴的左端嵌合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内部,所述电机转轴的右端通过铆钉与所述扇叶相连接;所述冷却室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吸气罩,所述预热室的内部设置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上设置有锁紧螺栓和空心伸缩杆,所述锁紧螺栓通过螺纹与所述空心杆的左下方相连接,所述空心伸缩杆的上端嵌合在所述空心杆的内部,并且通过固定孔位于所述锁紧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杆和空心伸缩杆的内部设置有软管,所述空心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分气管,所述分气管的下端设置有出气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采用铝合金的材质制作,并且通过铆钉与所述冷却室的顶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心杆和空心伸缩杆均采用铝合金的材质制作,所述分气管通过螺纹与所述空心伸缩杆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出气罩通过螺纹与所述分气管的下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层采用发泡制作,所述外包层采用铝箔制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软管采用PVC的材质制作,所述软管的下端通过铆钉与所述分气管密封连接,所述软管的上端通过铆钉与所述引风管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保温层和外包层的增加,有效的增强了引风管在输送热风时的保温效果,减慢了热风在引风管内部输送过程中散失的速度,提高了预热室对玻璃瓶的预热效率。2、本技术通过空心杆、锁紧螺栓、空心伸缩杆、固定孔和软管的结合,当分气管和出气罩的高度需要调节时,先将锁紧螺栓松动,然后再将空心伸缩杆在空心杆的内部进行收缩或拉伸,然后再将锁紧螺栓通过螺纹与固定孔进行连接,以至于将空心伸缩杆锁紧在空心杆的内部,有效的实现了对分气管和出气罩的高度进行调节,避免了分气管和出气罩对玻璃瓶预热时出现高度过低或过高的现象,提高了分气管和出气罩高度调节时的便捷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的引风管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的风机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的空心杆剖视图。图中:炉体1、预热室2、保温室3、冷却室4、引风管5、风机6、保温层7、外包层8、驱动电机9、电机转轴10、扇叶11、连接管12、吸气罩13、空心杆14、锁紧螺栓15、空心伸缩杆16、固定孔17、软管18、分气管19、出气罩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上设置有预热室2、保温室3、冷却室4和引风管5,所述预热室2位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左侧,所述保温室3位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中间处,所述冷却室4位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右侧,所述引风管5的一端通过铆钉与所述预热室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引风管5的另一端通过铆钉分别与所述保温室3和冷却室4的顶部相连接,并且与所述保温室3和冷却室4的内部相通;所述引风管5上设置有风机6、保温层7和外包层8,所述风机6通过铆钉与所述引风管5的左侧相连接,所述保温层7包裹在所述引风管5的外表面,所述外包层8包裹在所述引风管5的外表面,所述风机6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9、电机转轴10和扇叶11,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铆钉与所述风机6的内部相连接,所述电机转轴10的左端嵌合在所述驱动电机9的内部,所述电机转轴10的右端通过铆钉与所述扇叶11相连接;所述冷却室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下端设置有吸气罩13,所述预热室2的内部设置有空心杆14,所述空心杆14上设置有锁紧螺栓15和空心伸缩杆16,所述锁紧螺栓15通过螺纹与所述空心杆14的左下方相连接,所述空心伸缩杆16的上端嵌合在所述空心杆14的内部,并且通过固定孔17位于所述锁紧螺栓15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杆14和空心伸缩杆16的内部设置有软管18,所述空心伸缩杆16的下端设置有分气管19,所述分气管19的下端设置有出气罩20,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通过保温层7和外包层8的增加,有效的增强了引风管5在输送热风时的保温效果,减慢了热风在引风管5内部输送过程中散失的速度,提高了预热室2对玻璃瓶的预热效率,通过空心杆14、锁紧螺栓15、空心伸缩杆16、固定孔17和软管18的结合,当分气管19和出气罩20的高度需要调节时,先将锁紧螺栓15松动,然后再将空心伸缩杆16在空心杆14的内部进行收缩或拉伸,然后再将锁紧螺栓15通过螺纹与固定孔17进行连接,以至于将空心伸缩杆16锁紧在空心杆14的内部,有效的实现了对分气管19和出气罩20的高度进行调节,避免了分气管19和出气罩20对玻璃瓶预热时出现高度过低或过高的现象,提高了分气管19和出气罩20高度调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设置有预热室(2)、保温室(3)、冷却室(4)和引风管(5),所述预热室(2)位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左侧,所述保温室(3)位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中间处,所述冷却室(4)位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右侧,所述引风管(5)的一端通过铆钉与所述预热室(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引风管(5)的另一端通过铆钉分别与所述保温室(3)和冷却室(4)的顶部相连接,并且与所述保温室(3)和冷却室(4)的内部相通;/n所述引风管(5)上设置有风机(6)、保温层(7)和外包层(8),所述风机(6)通过铆钉与所述引风管(5)的左侧相连接,所述保温层(7)包裹在所述引风管(5)的外表面,所述外包层(8)包裹在所述引风管(5)的外表面,所述风机(6)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9)、电机转轴(10)和扇叶(11),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铆钉与所述风机(6)的内部相连接,所述电机转轴(10)的左端嵌合在所述驱动电机(9)的内部,所述电机转轴(10)的右端通过铆钉与所述扇叶(11)相连接;/n所述冷却室(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下端设置有吸气罩(13),所述预热室(2)的内部设置有空心杆(14),所述空心杆(14)上设置有锁紧螺栓(15)和空心伸缩杆(16),所述锁紧螺栓(15)通过螺纹与所述空心杆(14)的左下方相连接,所述空心伸缩杆(16)的上端嵌合在所述空心杆(14)的内部,并且通过固定孔(17)位于所述锁紧螺栓(15)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杆(14)和空心伸缩杆(16)的内部设置有软管(18),所述空心伸缩杆(16)的下端设置有分气管(19),所述分气管(19)的下端设置有出气罩(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节能退火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设置有预热室(2)、保温室(3)、冷却室(4)和引风管(5),所述预热室(2)位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左侧,所述保温室(3)位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中间处,所述冷却室(4)位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右侧,所述引风管(5)的一端通过铆钉与所述预热室(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引风管(5)的另一端通过铆钉分别与所述保温室(3)和冷却室(4)的顶部相连接,并且与所述保温室(3)和冷却室(4)的内部相通;
所述引风管(5)上设置有风机(6)、保温层(7)和外包层(8),所述风机(6)通过铆钉与所述引风管(5)的左侧相连接,所述保温层(7)包裹在所述引风管(5)的外表面,所述外包层(8)包裹在所述引风管(5)的外表面,所述风机(6)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9)、电机转轴(10)和扇叶(11),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铆钉与所述风机(6)的内部相连接,所述电机转轴(10)的左端嵌合在所述驱动电机(9)的内部,所述电机转轴(10)的右端通过铆钉与所述扇叶(11)相连接;
所述冷却室(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下端设置有吸气罩(13),所述预热室(2)的内部设置有空心杆(14),所述空心杆(14)上设置有锁紧螺栓(15)和空心伸缩杆(16),所述锁紧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翔玻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