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浩专利>正文

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14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它的特点是体温表由三部分构成,预先加工好的扁通道芯管和感温泡只要分别熔接于体温表棒体上即成,与缩喉法相比具有加工难度小、废品率低、汞污染小等优点,该体温表还可在尾部压制成向下凹陷的弧面,便于观测,还不容易从手中滑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温度、热量计量领域中根据材料的膨胀或收缩制成的温度计,具体地说是一种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目前,各体温表厂生产的棒式体温表,在测量体温时,由于体温一般较外界高,感温泡内的水银受热膨胀,压迫水银柱上升,体温表离开身体后,水银因外界温度低而收缩,为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准确读数,采用缩喉法在三角管上烧缩毛细管成扁狭通道,阻止水银柱下降,但缩喉法是在灯加工已大部分完成、灌汞、胀泡工序后缩喉,操作技术难度大、废品率高,而且是带汞操作,环境污染严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品合格率高的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的端部熔接加工成具有合格扁狭通道芯管,并使芯管内孔与棒体内玻璃毛细管孔相通,再选合适棒体毛孔号的泡管套住芯管,并与棒体熔接牢固,熔封成感温泡,还可以棒体远离感温泡的另端用火焰加热软化,将放光角压制成一个向下凹陷的弧面,使用者大姆指可捏在凹陷处,便于观测,不易从手中滑脱。附图及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结构示意图。图2是断面为三角形的棒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棒体A-A向剖视图。图4是棒体后部仰视图。图5是芯管结构示意图。图6是A-A向芯管剖视图。图7是B-B向芯管剖视图。图8是感温泡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部详述如附图1所示横断面为三角形的棒式体温表,它由三部分熔接而成。如附图2所示断面为三角形的棒体3与附图4所示的扁狭通道芯管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A-A向剖面为圆形中间有内孔,B-B向剖面为扁形中间为与缩喉作用相同的扁狭通道,可阻止水银收缩。熔接时要使芯管内孔与棒体玻璃毛细管4相通,再选择如图5所示的已加工好的泡管,套住芯管外部与棒体熔接牢固,在感温泡规定的长度处熔封成感温泡1,再经陈化、加压灌汞、胀真空泡,复溢、封棒体头定点、渗印、鉴定、包装等工序,即加工成成品。为了便于手捏,如图3所示,本技术可在棒体后部用火焰加热软化,将放光角压制成一个下凹弧度为R=20的弧面,使用者用大拇指可捏在凹陷处,便于观测,也不易从手中滑脱。本技术制造过程中棒体内的真空泡仅相当于现有棒式体温计缩喉法真空泡的1/4,因此泡小,壁厚,破损率低,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生产过程中从灯加工开始到制成成品,综合生产成品合格率达80%左右,以年产量800万支计算,可增产120万支,增加纯利润48万元,并可节约300多公斤管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的制造生产具有加工技术难度小,废品率低,汞污染小,应用广泛等优点。2、该体温表尾端加工成一弧面便于观看,并不易从手中滑落。权利要求1.一种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由一端带有感温泡的棒体(3),棒体中间处装有水银显示液的毛细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棒体(3)端部熔接有已加工合格的扁通道芯管(2),芯管(2)外套感温泡(1)与棒体(3)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式体温表,其特征在于远离感温泡(1)一端的棒体(3)可压制成向下凹陷的弧面(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它的特点是体温表由三部分构成,预先加工好的扁通道芯管和感温泡只要分别熔接于体温表棒体上即成,与缩喉法相比具有加工难度小、废品率低、汞污染小等优点,该体温表还可在尾部压制成向下凹陷的弧面,便于观测,还不容易从手中滑落。文档编号G01K5/00GK2162651SQ9322112公开日1994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潘浩 申请人:潘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泡内扁通道棒式体温表,由一端带有感温泡的棒体(3),棒体中间处装有水银显示液的毛细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棒体(3)端部熔接有已加工合格的扁通道芯管(2),芯管(2)外套感温泡(1)与棒体(3)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浩
申请(专利权)人:潘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