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559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其包括主钉、头钉及支撑钉,所述主钉由近端部分、过渡部分及远端部分组成,所述头钉穿过位于近端部分的头钉孔道,支撑钉穿过位于过渡部分的支撑钉孔道,支撑钉的末端与所述头钉的下侧抵接;所述主钉、头钉及支撑钉在股骨的近端形成三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其结构合理,采用近端三角稳定及加压的原理,减少术后负重造成骨折部位塌陷所引起的股骨颈短缩、头颈内翻甚至切割等症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An intramedullary nail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数量逐渐增多,该疾病使人失去下肢活动能力,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多主张采用股骨髓内钉系统固定。本专利技术人之前已授予的中国专利CN101912299B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整合髓内钉系统,由于整合头螺钉(2)中的矩形头螺钉(21)断面为矩形结构,在圆形的股骨头中,有切出股骨头的风险。同时,整合头螺钉(2)增加了下方支撑——第一支撑螺钉(3),第一支撑螺钉(3)较短,造成头钉受力的力臂没有改变,容易造成矩形头钉向外侧滑动,下方拉力螺钉向内滑动,有切出股骨头,进入髋关节的风险。再者,第二支撑螺钉(4)角度和头钉近端(11)轴向垂直,其顶点在股骨内侧,股骨近端骨折后,内侧骨块不完全或者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此处容易造成支撑螺钉顶破内侧皮质,不能起到支撑作用。此外,头钉近端(11)有三个孔道,强度受影响较大,增加了头钉近端(11)断钉的风险。该专利与其他现有技术的髓内钉仅仅机械模拟三角结构,没有加压,在头钉结合部会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导致主钉在头钉结合部断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其结构合理,采用近端三角稳定及加压的原理,减少术后负重造成骨折部位塌陷所引起的股骨颈短缩、头颈内翻甚至切割等症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包括主钉、头钉及支撑钉,所述主钉由近端部分、过渡部分及远端部分组成,所述头钉穿过位于近端部分的头钉孔道,支撑钉穿过位于过渡部分的支撑钉孔道,支撑钉的末端与所述头钉的下侧抵接;所述主钉、头钉及支撑钉在股骨的近端形成三角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端部分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末端与所述头钉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钉为圆柱体结构,其端部设置有不含刀刃的螺旋刀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钉的末端外周侧设置有限位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钉的末端与所述头钉的中点处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钉孔道与主钉之间的夹角为115°-1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钉孔道的轴线与头钉孔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髓内钉系统还包括锁钉,其设置在主钉的远端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钉孔道靠近内侧壁部分的直径较靠近外侧壁的部分的直径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钉孔道靠近外侧壁的部分设置有螺纹。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其结构合理,采用近端三角稳定及加压的原理,在头钉结合部不会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而导致主钉在头钉结合部断裂,减少术后负重造成骨折部位塌陷所引起的股骨颈短缩、头颈内翻甚至切割等症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头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髓内钉系统在股骨中的示意图。图中:10.主钉;11.近端部分;12.过渡部分;13.远端部分;14.固定孔;20.头钉;21.螺旋刀头;22.限位槽;30.支撑钉;40.锁紧螺栓;50.锁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所述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髓内钉系统包括主钉10、头钉20及支撑钉30。所述主钉10由近端部分11、过渡部分12及远端部分13组成,近端部分的轴线与远端部分的轴线夹角为5°,过渡部分12在近端部分11与远端部分13之间进行自然衔接过渡。所述头钉20穿过位于近端部分11的头钉孔道,支撑钉30穿过位于过渡部分12的支撑钉孔道,支撑钉30的末端与所述头钉20的下侧抵接;图3是本技术所述髓内钉系统在股骨中的示意图,所述主钉10、头钉20及支撑钉30在股骨的近端形成三角形结构,保证了同时恢复近端三角稳定结构的三个边,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技术中,近端部分11仅设置一个头钉孔道,减少的孔道的数量,减少了近端部分11的应力集中,降低了头钉20断裂的风险。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近端部分11及过渡部分12的直径为16mm,相比于现有的15mm,有效增强了近端部分11及过渡部分12的强度,降低了头钉20近端部分断裂的风险。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近端部分11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固定孔14,所述固定孔14内设置有锁紧螺栓40,所述锁紧螺栓40的末端与所述头钉20抵接。图2是本技术之头钉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头钉20为圆柱体结构,其端部设置有不含上方刀刃的螺旋刀头21,不含上方刀刃的螺旋刀头21,最大限度的减少头钉20向近端切出股骨头表面的风险;头钉20的螺旋刀片的设计可以将股骨颈和头中的松质骨压缩到螺钉周围,增加螺钉向股骨头轴向切入的阻力,减少头钉轴向切出的风险。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头钉20的末端外周侧设置有限位槽22。穿过主钉10上的锁紧螺栓40的末端抵接于头钉20的限位槽22内,这样,头钉20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滑动,实现股骨近端的加压,具体地,锁紧螺栓40可增加压力但不至于固定死,头钉20的外周侧设置有限位槽22,穿过主钉10上的锁紧螺栓40的末端抵接于头钉20的限位槽22内,这样,头钉20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滑动,实现股骨近端的加压;当锁紧螺栓40完全锁紧时,头钉20在主钉10内不能滑动,可以实现股骨近端的有效支撑;当锁紧螺栓40完全锁紧时,与限位槽22的接触面最大,头钉20在主钉10内不能滑动,可以实现股骨近端的有效支撑。可以理解的是,当股骨近端骨块粉碎严重时,头钉20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钉、头钉及支撑钉,所述主钉由近端部分、过渡部分及远端部分组成,所述头钉穿过位于近端部分的头钉孔道,支撑钉穿过位于过渡部分的支撑钉孔道,支撑钉的末端与所述头钉的下侧抵接;所述主钉、头钉及支撑钉在股骨的近端形成三角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钉、头钉及支撑钉,所述主钉由近端部分、过渡部分及远端部分组成,所述头钉穿过位于近端部分的头钉孔道,支撑钉穿过位于过渡部分的支撑钉孔道,支撑钉的末端与所述头钉的下侧抵接;所述主钉、头钉及支撑钉在股骨的近端形成三角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部分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末端与所述头钉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钉为圆柱体结构,其端部设置有不含上方刀刃的螺旋刀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髓内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钉的末端外周侧设置有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股骨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佩福赵喆张里程苏秀云聂少波李建涛赵燕鹏徐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