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伟伟专利>正文

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78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包括上钉杆与下钉杆,所述上钉杆底部中心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螺杆,且所述螺杆垂直连接在下钉杆顶部中心,所述滑槽外侧环绕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固定套接有升降驱动模块,且所述升降驱动模块螺纹套接在螺杆外侧,所述升降驱动模块底部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固定牢靠,方便调整,可在局麻下,通过旋转螺帽,使得转动杆转动带动升降驱动模块转动,从而使得上钉杆发生移动,实现了髓内钉的自由伸缩,从而达到修正手术后的肢体过长或缩短畸形,不需要拔出远近端的固定螺钉,也可进行重新固定,省时省力,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
本技术涉及骨科固定器械
,具体为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
技术介绍
骨折是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导致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在治疗骨折过程,首先将发生移位的骨折断裂端重新恢复正常位置或接近原有的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撑作用,然后将折断处进行固定,促进骨骼完整愈合,目前,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随着医学的进步,通常采用内固定的方法对骨折处进行固定,其中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股骨干和股骨干骺端骨折的主要方法,髓内钉固定能够提供股骨轴向稳定,并且能够避免骨折后股骨缩短的现象,骨折髓内钉固定后,很多患者骨折复位并不满意,表现为骨折肢体较健侧伸长或缩短,特别是下肢骨折,如下肢不对称,可发生骶髂关节退变,甚至脊柱侧弯等严重并发症,通常临床术后发现双侧肢体不等长时需再次手术矫正髓内钉长短,耗时耗力,也给患者增加痛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可在局麻下,通过旋转螺帽,使得转动杆转动带动升降驱动模块转动,从而使得上钉杆沿着螺杆发生移动,实现了髓内钉的自由伸缩,从而达到修正手术后的肢体过长或缩短畸形,不需要拔出远近端的固定螺钉,也可进行重新固定,省时省力,减少患者的痛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包括上钉杆与下钉杆,所述上钉杆底部中心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螺杆,且所述螺杆垂直连接在下钉杆顶部中心,所述滑槽外侧环绕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固定套接有升降驱动模块,且所述升降驱动模块螺纹套接在螺杆外侧,所述升降驱动模块底部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转动杆,所述上钉杆内部开设有长形内孔,且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长形内孔内侧,所述上钉杆顶部与下钉杆底部分别并排开设有两个上锁定孔与下锁定孔,所述上锁定孔与下锁定孔内侧分别螺纹连接有长锁钉与短锁钉,所述下钉杆底部开设有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位于下锁定孔之间。进一步而言,所述螺杆呈圆柱杆状,且所述螺杆的长度小于滑槽的深度。进一步而言,所述升降驱动模块包括套装在固定槽内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侧转动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通过螺纹套接在螺杆外侧,且所述驱动盘底部与转动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外壳体内侧开设有旋转槽,所述驱动盘外侧环绕连接有旋转导轨,且所述旋转导轨转动连接在旋转槽内。进一步而言,所述驱动盘底部边缘环绕设有第一螺纹。进一步而言,所述转动杆外端设有螺帽,所述转动杆内端外侧设有第二螺纹,且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之间啮合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转动杆位于上钉杆的径向位置,所述螺帽外端开设有十字型凹槽。进一步而言,所述上钉杆与下钉杆设为同轴的圆柱杆,且所述上钉杆顶部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下钉杆底端的直径逐渐减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可伸缩的髓内钉,结构简单,固定牢靠,方便调整,可在局麻下,通过旋转螺帽,使得转动杆转动带动升降驱动模块转动,从而使得上钉杆沿着螺杆发生移动,实现了髓内钉的自由伸缩,从而达到修正手术后的旋转畸形,不需要拔出远近端的固定螺钉,也可进行重新固定,通过升降驱动模块与螺杆的配合,使得上钉杆能够沿螺杆上下稳定移动,通过将调节伸缩的部件设置在髓内钉的内部,避免占用空间,保持了髓内钉外部的结构,便于使用,通过并排设有两个长锁钉与短锁钉,能够良好固定髓内钉的近端与远端,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所以该种可伸缩的髓内钉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髓内钉伸缩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髓内钉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升降驱动模块与转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升降驱动模块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螺帽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上钉杆;2、下钉杆;3、滑槽;4、螺杆;5、固定槽;6、升降驱动模块;7、转动杆;8、长形内孔;9、上锁定孔;10、下锁定孔;11、长锁钉;12、短锁钉;13、定位槽;14、外壳体;15、驱动盘;16、旋转槽;17、旋转导轨;18、第一螺纹;19、螺帽;20、第二螺纹;21、十字型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包括上钉杆1与下钉杆2,所述上钉杆1底部中心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侧滑动连接有螺杆4,且所述螺杆4垂直连接在下钉杆2顶部中心,便于螺杆4的滑动,所述滑槽3外侧环绕设有固定槽5,所述固定槽5内固定套接有升降驱动模块6,且所述升降驱动模块6螺纹套接在螺杆4外侧,通过升降驱动模块6沿着螺杆4发生转动,使得上钉杆1沿着螺杆4发生移动,能够实现髓内钉的自由伸缩,所述升降驱动模块6底部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上钉杆1内部开设有长形内孔8,且所述转动杆7转动连接在长形内孔8内侧,通过在长形内孔8内转动转动杆7,能够带动升降驱动模块6环绕螺杆4转动,操作简便,所述上钉杆1顶部与下钉杆2底部分别并排开设有两个上锁定孔9与下锁定孔10,所述上锁定孔9与下锁定孔10内侧分别螺纹连接有长锁钉11与短锁钉12,能够良好固定髓内钉的近端与远端,所述下钉杆2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3,且所述定位槽13位于下锁定孔10之间,用于连接套的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4呈圆柱杆状,且所述螺杆4的长度小于滑槽3的深度,便于螺杆4在滑槽3内稳定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模块6包括套装在固定槽5内的外壳体14,所述外壳体14内侧转动连接有驱动盘15,所述驱动盘15通过螺纹套接在螺杆4外侧,且所述驱动盘15底部与转动杆7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外壳体14内侧开设有旋转槽16,所述驱动盘15外侧环绕连接有旋转导轨17,且所述旋转导轨17转动连接在旋转槽16内,通过转动转动杆7能够转动驱动盘15在外壳体14内侧转动,从而升降驱动模块6整体沿螺杆4移动,由于升降驱动模块6固定在上钉杆1内部,使得上钉杆1可以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盘15底部边缘环绕设有第一螺纹18,所述转动杆7外端设有螺帽19,所述转动杆7内端外侧设有第二螺纹20,且所述第二螺纹20与第一螺纹18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7位于上钉杆1的径向位置,所述螺帽19外端开设有十字型凹槽21。便于通过工具对螺帽19进行旋转,从而使得转动杆7进行旋转,操作简便。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上钉杆1与下钉杆2设为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包括上钉杆(1)与下钉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钉杆(1)底部中心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侧滑动连接有螺杆(4),且所述螺杆(4)垂直连接在下钉杆(2)顶部中心,所述滑槽(3)外侧环绕设有固定槽(5),所述固定槽(5)内固定套接有升降驱动模块(6),且所述升降驱动模块(6)螺纹套接在螺杆(4)外侧,所述升降驱动模块(6)底部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上钉杆(1)内部开设有长形内孔(8),且所述转动杆(7)转动连接在长形内孔(8)内侧,所述上钉杆(1)顶部与下钉杆(2)底部分别并排开设有两个上锁定孔(9)与下锁定孔(10),所述上锁定孔(9)与下锁定孔(10)内侧分别螺纹连接有长锁钉(11)与短锁钉(12),所述下钉杆(2)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3),且所述定位槽(13)位于下锁定孔(1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包括上钉杆(1)与下钉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钉杆(1)底部中心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侧滑动连接有螺杆(4),且所述螺杆(4)垂直连接在下钉杆(2)顶部中心,所述滑槽(3)外侧环绕设有固定槽(5),所述固定槽(5)内固定套接有升降驱动模块(6),且所述升降驱动模块(6)螺纹套接在螺杆(4)外侧,所述升降驱动模块(6)底部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上钉杆(1)内部开设有长形内孔(8),且所述转动杆(7)转动连接在长形内孔(8)内侧,所述上钉杆(1)顶部与下钉杆(2)底部分别并排开设有两个上锁定孔(9)与下锁定孔(10),所述上锁定孔(9)与下锁定孔(10)内侧分别螺纹连接有长锁钉(11)与短锁钉(12),所述下钉杆(2)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3),且所述定位槽(13)位于下锁定孔(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呈圆柱杆状,且所述螺杆(4)的长度小于滑槽(3)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模块(6)包括套装在固定槽(5)内的外壳体(14),所述外壳体(14)内侧转动连接有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伟孙兴伟胡丹顾军吴琴
申请(专利权)人:郑伟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