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技术

技术编号:255541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该柔性电路板包括基底和功能层,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功能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用于容纳粘合材料,所述粘合材料将绝缘保护层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升了柔性电路板的隔水、隔汗性能,提升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装置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显示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有显示装置的柔性电路板存在隔水、隔汗性能较差的问题,例如:当显示装置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时、或者在手掌潮湿的情况下使用手机时,水汽、汗液等容易顺显示装置两侧屏体与中框衔接位置进入显示装置内部。设置在显示装置内部的柔性电路板受到水汽、汗液的侵蚀后,容易发生短路等电路故障,影响了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以提升柔性电路板的隔水、隔汗性能,提升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基底;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功能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用于容纳粘合材料,所述粘合材料将绝缘保护层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一个预设区域的边缘或围绕所述预设区域。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全部区域,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边缘。进一步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器件区,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器件区,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围绕所述器件区。进一步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开孔,所述开孔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内部,且所述开孔贯穿所述基底和所述功能层;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开孔,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围绕所述开孔。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层包括导电层、粘合层和绝缘层;所述导电层、所述粘合层和所述绝缘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凹槽与所述功能层的位置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粘合层;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绝缘层、所述粘合层和部分所述导电层;以及,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绝缘层、所述粘合层和所述导电层。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侧壁形状包括平面和曲面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为所述凹槽深度的1/6至1/3。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屏体;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屏体的背面;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所述绝缘保护层通过粘合材料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且所述凹槽容纳所述粘合材料。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屏体;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屏体的背面;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所述绝缘保护层通过粘合材料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且所述凹槽容纳所述粘合材料。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可用于制作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该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在所述基底上形成功能层,所述功能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用于容纳粘合材料,所述粘合材料将绝缘保护层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将绝缘保护层与柔性电路板贴合时,粘合材料不仅贴附在柔性电路板的表面,还能够压合至凹槽内,相当于增大了粘合材料与柔性电路板的贴合面积。这样,一方面,增大了绝缘保护层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粘接力,使得两者不易分离,有利于绝缘保护层对柔性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保护;另一方面,粘合材料压合至凹槽内之后,形成上下交替的结构,延长了水汽、汗液侵入柔性电路板的路径,延长了水汽、汗液侵入柔性电路板的时间,从而有利于提升柔性电路板的隔水、隔汗性能,提升了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沿图5中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沿图9中E-E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沿图11中F-F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沿图18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在各步骤中形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基底上形成功能层的制作方法在各步骤形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显示装置存在隔水、隔汗性能较差的问题。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容易受到水汽、汗液侵蚀的电子元器件多设置于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上,因此,通过增强柔性电路板的隔水、隔汗性能,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隔水、隔汗性能。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可设置在显示装置内,用于电信号的传输。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该柔性电路板10包括:基底110和设置于基底110上的功能层120。功能层120远离基底11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201,至少一个凹槽1201用于容纳粘合材料,粘合材料将绝缘保护层与柔性电路板10贴合。其中,功能层12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电层和绝缘层等膜层,以使柔性电路板10实现导电功能和绝缘功能等相应的功能。绝缘保护层是指具有绝缘、隔水和保护功能的薄膜结构,绝缘保护层例如可以是绝缘胶带。绝缘胶带采用其自身的胶层与柔性电路板10的表面贴合,一方面能够保护柔性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另一方面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底;/n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功能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用于容纳粘合材料,所述粘合材料用于将绝缘保护层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
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功能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用于容纳粘合材料,所述粘合材料用于将绝缘保护层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一个预设区域的边缘或者围绕所述预设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全部区域,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器件区,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器件区,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围绕所述器件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孔,所述开孔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内部,且所述开孔贯穿所述基底和所述功能层;
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开孔,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围绕所述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包括导电层、粘合层和绝缘层;所述导电层、所述粘合层和所述绝缘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