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平流筛板的箱式静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912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平流筛板的箱式静压箱,箱式静压箱的内部下壁通过合页紧固有平流筛板,平流筛板侧面通过销轴连接有角度调节杆,角度调节杆末端设置有手轮式调节阀,手轮式调节阀通过箱体端部的孔洞伸至箱体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箱式静压箱内部增设平流筛板,通过对筛孔孔径与孔密度的设计及对平流筛板角度变化的调节来控制箱式静压箱内部的横向风阻,缓解箱式静压箱内部风量及风压的梯形分布,提高箱式静压箱出风孔的风压均一性,优化风场平衡,减少能耗,满足不同的设计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平流筛板的箱式静压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式静压箱,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箱式静压箱一般应用在隔膜双向同步拉伸、横向拉伸和干燥等工序,为隔膜的表面热处理提供110℃-140℃的高温环境。现有的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箱式静压箱内部均无平流筛板结构,当蜗型风机由箱式静压箱的入风口进行送风时,高压风会顺着箱式静压箱内部流道先充满入风口远端,再逐渐由远及近向入风口近端充斥,这样箱式静压箱的内部风量就出现由入风口远端至入风口近端阶梯性降低的问题,当箱式静压箱表面出风孔的孔径及孔密度分布均匀时,箱式静压箱表面出风孔的风压分布也会随之出现由入风口远端至入风口近端递减的趋势,造成局部风压差异,风场紊乱。目前针对此问题,通常采用的是过风量降压法,即使用超出设计需求的超大功率风机对箱式静压箱输出超额风量,以此来缓解箱式静压箱内部由远及近的风量差异,提高箱式静压箱出风孔风压的分布均一性。但是这种超额的补偿性设计,仅会减缓这种趋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且增大生产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箱式静压箱出风孔风压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箱式静压箱内部增设可调式的平流筛板,通过对筛孔孔径与孔密度的设计及对平流筛板的角度变化调节来控制箱式静压箱内部的横向风阻,平衡箱式静压箱的内部风量,提高箱式静压箱出风孔风压分布均一性。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平流筛板的箱式静压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下壁通过合页紧固有平流筛板,所述平流筛板侧面通过销轴连接有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末端螺纹连接有手轮式调节阀,所述手轮式调节阀的阀座通过螺栓紧固在箱体端面外侧,角度调节杆及手轮由箱体端面的孔洞延伸至箱体外部,便于通过手轮调节平流筛板的倾斜角度,达到实时根据生产工艺需求调控箱式静压箱内部风阻的目的。所述平流筛板包括基板、筛孔和销孔底座,材质均为不锈钢,筛孔孔径及孔密度均匀,能保证箱式静压箱内部各局部位置风阻相同,箱式静压箱内部风速均匀平缓。所述手轮式调节阀包括阀座和手轮。手轮通过销轴与角度调节杆连接,阀座通过螺栓紧固在箱体端面外侧。通过旋转手轮,控制角度调节杆深入箱体内部的长度,进而调节平流筛板的倾斜角度。所述平流筛板侧面的销孔底座与角度调节杆的端部螺杆销孔通过销轴连接。所述平流筛板下部通过铆钉连接合页,合页通过铆钉紧固在箱体内部下壁。所述平流筛板与箱体的端面均为相似的六边形形状,平流筛板可随着手轮的旋转,以合页为轴进行任意角度变化,当平流筛板角度发生变化时,筛板与箱体形成的狭缝宽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改变平流筛板处的风阻及流过风量,提高箱式静压箱内部风量横向分布的一致性,降低箱式静压箱出风孔的横向风压差异。所述角度调节杆平行于箱体上表面,直径为10-50mm。所述平流筛板的筛孔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筛孔直径为5-4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箱式静压箱内部风道增设角度可调的平流筛板,极好的改善了箱式静压箱内部的横向风量差异,提高了出风孔的风压分布均一性。同时节约生产成本,减少能耗,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内置平流筛板箱式静压箱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置平流筛板箱式静压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平流筛板装配示意图。图4是平流筛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手轮式调节阀示意图。图6是带连通通道的平流筛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平流筛板,3.角度调节杆,4.手轮式调节阀,5.合页,201.基板,202.筛孔,203.销孔底座,204.连通通道,301.端部螺杆销孔,401.阀座,402.手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一种内置平流筛板的箱式静压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下壁通过合页5紧固有平流筛板2,所述平流筛板2侧面通过销轴连接有角度调节杆3,所述角度调节杆3末端螺纹连接有手轮式调节阀4,手轮式调节阀4由阀座401和手轮402组成,所述手轮式调节阀4的阀座401通过螺栓紧固在箱体1端面外侧,角度调节杆3及手轮402由箱体1端面的孔洞延伸至箱体1外部。所述平流筛板2包括基板201、筛孔202和销孔底座203,材质均为不锈钢,筛孔202孔径及孔密度均匀,能保证箱式静压箱内部各局部位置风阻相同,箱式静压箱内部风速均匀平缓。平流筛板2侧面的销孔底座203与角度调节杆3的端部螺杆销孔301通过销轴连接。平流筛板2下部通过铆钉连接合页5,合页5通过铆钉紧固在箱体1内部下壁。平流筛板2与箱体1的端面均为相似的六边形形状。旋转手轮402,平流筛板2以合页5为轴进行任意角度变化。角度调节杆3平行于箱体1上表面,直径为10-50mm。所述平流筛板2的筛孔202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筛孔202直径为5-45mm,平流筛板2的筛孔202的孔密度可根据实际生产中所需的风压风阻进行合理设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6所示,平流筛板2中间部分设置连通通道204,且连通通道204的宽度大于角度调节杆3的直径,连通通道204的长度小于平流筛板2的宽度。通过增加连通通道204可以在箱体1内部以不同间距设置多个平流筛板2,且可以使平流筛板2的调节角度更大,更有利于提高出风孔风压的一致性。蜗型风机将高压风由箱体1入风口送入内部流道后,高压风顺着内部流道先向入风口远端充斥,风量逐渐聚集,风压逐渐增大,至聚集风量与箱式静压箱出风孔风量达到平衡后,再由远及近向入风口近端聚集充实,在箱式静压箱内部形成由入风口远端至近端,风量逐渐降低,风压逐渐减弱的横向梯形分布。本专利技术结构可极佳的改善或消除这种设备缺陷。通过旋转箱体1端部的手轮式调节阀4的手轮402,深入箱体1的角度调节杆3的长度随之逐渐发生变化,角度调节杆3经端部的销轴结构推动平流筛板2与箱体1上表面形成一定的角度θ,范围在45°<θ<90°内,使箱体1与平流筛板2间形成的风道大小及平流筛板2的风阻均随之发生改变,进而调控箱体1内部风道的横向风阻。风机送入的高压风因平流筛板2的阻挡,在平流筛板2入风口近端处聚集,部分高压风顺着平流筛板2的筛孔202及与箱体1上表面间的狭道流向入风口远端,并逐渐在入风口远端充实聚集,如此便可将箱式静压箱内部流道隔断,类似于减小箱式静压箱横向长度,弱化箱式静压箱内部横向风量梯形分布的设备缺陷,最终提高箱式静压箱出风孔的风压均一性。当需加强隔断效果时,需调节手轮式调节阀4的手轮402,使角度θ进一步加大,加强平流筛板2处的风阻;反之,若出现风阻过大,造成入风口近端风量过盛,则减小角度θ。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箱式静压箱内部设置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平流筛板2,以此来改善箱式静压箱内部存在的风量分布不均问题,保持风场平衡,避免过风量降压法的补偿性设计,减少能耗,同时亦能满足不同的设计生产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平流筛板的箱式静压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下壁通过合页(5)紧固有平流筛板(2),所述平流筛板(2)侧面通过销轴连接有角度调节杆(3),所述角度调节杆(3)末端螺纹连接有手轮式调节阀(4),所述手轮式调节阀(4)的阀座(401)通过螺栓紧固在箱体(1)端面外侧,所述角度调节杆(3)及调节阀(4)的手轮(402)由箱体(1)端面的孔洞延伸至箱体(1)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平流筛板的箱式静压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下壁通过合页(5)紧固有平流筛板(2),所述平流筛板(2)侧面通过销轴连接有角度调节杆(3),所述角度调节杆(3)末端螺纹连接有手轮式调节阀(4),所述手轮式调节阀(4)的阀座(401)通过螺栓紧固在箱体(1)端面外侧,所述角度调节杆(3)及调节阀(4)的手轮(402)由箱体(1)端面的孔洞延伸至箱体(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平流筛板的箱式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筛板(2)由基板(201)、筛孔(202)和销孔底座(203)组成,材质均为不锈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平流筛板的箱式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202)的直径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红祥白耀宗何健张绪杰房坦胡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锂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