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95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42
本申请涉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属于热泵烘干控制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获取烘干末端的开机数量占比,获取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以及获取待烘干物所对应的时间‑温度控制参数;根据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控制热泵压缩机按输出频率运行。通过本申请,有助于实现热泵压缩机输出与多烘干房需求的动态平衡,有助于使各烤房满足均满足烘干工艺的要求,进而有助于保证各烘干房的烘干品质。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of multi connected heat pump dryer and multi connected heat pump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
本申请属于热泵烘干控制
,具体涉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
技术介绍
热泵烘干机组可以应用于食品、药材、木材、农副产品、工业品等的烘干脱水,具体将待烘干物放置于烘干房内,并通过热泵烘干机组向烘干房内输送热空气,将待烘干物中的水分带走,实现烘干的目的。具体应用中,常见的是普通热泵烘干机组,其配置是一台室外机配置一台室内机,一套普通热泵烘干机组只供一座烘干房烘干。对于连片的烘干房群,若采用普通热泵烘干机组,就是有多少烘干房就需要配置多少套普通热泵烘干机组,显然的是,每套普通热泵烘干机组所均配置的室外机会形成购买成本、占地成本等方面的增加。对于上述问题,采用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则可以较好地解决,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其配置是一台室外机配置多台室内机,每台室内机对应作用于一个烘干房,能实现一台室外机带动多台室内机对烘干房群下的多个烘干房进行烘干。从综合成本方面考虑,在烘干房群情况下,采用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是一种较佳的选择。但需要考虑的是,将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应用于烘干房群情况下,用户很难能够同时观察每个烤房的状态,用户在对某一个烘干房的烘干末端进行调整后,可能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会影响到其他烘干房间,但用户却不能及时知道。因而,在将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应用于烘干房群情况下,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的自动控制是优选选择,同样地,在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的自动控制方面,也要考虑到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有助于实现热泵压缩机输出与多烘干房需求的动态平衡。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烘干末端的开机数量占比,获取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以及获取待烘干物所对应的时间-温度控制参数;根据所述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控制热泵压缩机按所述输出频率运行。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包括:计算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其中,所述目标温度通过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其中,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形成多个控制阶段,每个所述控制阶段对应一个所述目标温度;根据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得到第一变量和第二变量;其中,所述第一变量为根据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温差得到的统计值;所述第二变量为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温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结合所述第一变量与计算常数来产生第一结合结果,以及结合所述第二变量与所述开机数量占比来产生第二结合结果,其中,所述计算常数通过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在各个所述控制阶段形成的时间-温度控制线的斜率得到;根据所述第一结合结果和所述第二结合结果得到所述输出频率。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具体包括:利用预设公式:计算得到热泵压缩机的所述输出频率;其中,H为所述输出频率;α为所述计算常数;ΔTa为所述第一变量;δ为所述开机数量占比;ΔTmax-ΔTmin为所述第二变量,其中,ΔTmax为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温差中的最大值,ΔTmin为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温差中的最小值。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变量的获得包括:从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温差中,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予以排除;根据排除后剩余的各个温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变量。进一步地,所述统计值包括:众数、中位数、或者平均数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热泵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获取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的运行工况及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根据热泵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的运行工况及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对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进行修正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热泵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的运行工况及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对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进行修正控制,包括:利用预设公式:对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的风机频率进行修正控制;其中,Fi为运行中的第i个烘干末端的风机频率;ε为修正系数;Qi为运行中的第i个烘干末端的负荷;QT为运行中的所有烘干末端的总负荷;0~t0为一个时间周期段;ΔH为热泵压缩机运行频率的变化量;ΔT′i为运行中的第i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的变化量;ΔT″i为运行中的第i个烘干末端的出风温度与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差。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热泵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的运行工况及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对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进行修正控制,包括:利用预设公式:对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的节流阀开度进行修正控制;其中,Vi为运行中的第i个烘干末端的节流阀开度;Qi为运行中的第i个烘干末端的负荷;QT为运行中的所有烘干末端的总负荷;0~t0为一个时间周期段;ΔH为热泵压缩机运行频率的变化量;ΔT′i为运行中的第i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的变化量;ΔT″i为运行中的第i个烘干末端的出风温度与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差;ΔT″′i为运行中的第i个烘干末端的蒸发温度的变化量。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烘干末端的开机数量占比,获取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以及获取待烘干物所对应的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热泵压缩机按所述输出频率运行。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上述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利用烘干末端的开机数量占比、及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以此来控制热泵压缩机的运行有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烘干末端的开机数量占比,获取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以及获取待烘干物所对应的时间-温度控制参数;/n根据所述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n控制热泵压缩机按所述输出频率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烘干末端的开机数量占比,获取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以及获取待烘干物所对应的时间-温度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
控制热泵压缩机按所述输出频率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包括:
计算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其中,所述目标温度通过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其中,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形成多个控制阶段,每个所述控制阶段对应一个所述目标温度;
根据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得到第一变量和第二变量;其中,所述第一变量为根据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温差得到的统计值;所述第二变量为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温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结合所述第一变量与计算常数来产生第一结合结果,以及结合所述第二变量与所述开机数量占比来产生第二结合结果,其中,所述计算常数通过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在各个所述控制阶段形成的时间-温度控制线的斜率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结合结果和所述第二结合结果得到所述输出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具体包括:
利用预设公式:计算得到热泵压缩机的所述输出频率;
其中,
H为所述输出频率;
α为所述计算常数;
ΔTa为所述第一变量;
δ为所述开机数量占比;
ΔTmax-ΔTmin为所述第二变量,其中,ΔTmax为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温差中的最大值,ΔTmin为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温差中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量的获得包括:
从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温差中,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予以排除;
根据排除后剩余的各个温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值包括:
众数、中位数、或者平均数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发王晓红陆飞荣黄雨晴胡乾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