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66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在隧道内开挖过程中,初衬结构和防水板上容易出现静电堆积问题,出现集中放电现象,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0.7%‑85.6%;高导电炭黑5%‑10%;高密度聚乙烯5%‑10%;发泡剂1%‑2%;交联剂1%‑2%;分散剂0.3%‑0.8%;偶联剂0.1%‑0.5%;稳定剂0.5%‑1%;抗氧剂1%‑1.5%;抗紫外剂0.5%‑1.5%;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在隧道内开挖过程中使用时可以消除初衬结构和防水板上的静电堆积问题,杜绝集中放电现象,可以减少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瓦斯隧道出现安全事故的一大原因是静电集中,尖端放电造成的,现在有很多途径来解决瓦斯爆炸的风险,比如降低瓦斯浓度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国内仍然有一些隧道出现瓦斯爆炸的事故,为了进一步解决瓦斯隧道安全问题,针对隧道内开挖过程中的静电问题必须要解决,静电不堆积,不出现放电现象,就可以减少一种危险源。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隧道内开挖过程中,初衬结构和防水板上容易出现静电堆积问题,出现集中放电现象,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及制备方法,以解决在隧道内开挖过程中,初衬结构和防水板上容易出现静电堆积问题,出现集中放电现象,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0.7%-85.6%;高导电炭黑5%-10%;高密度聚乙烯5%-10%;发泡剂1%-2%;交联剂1%-2%;分散剂0.3%-0.8%;偶联剂0.1%-0.5%;稳定剂0.5%-1%;抗氧剂1%-1.5%;抗紫外剂0.5%-1.5%;r>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进一步的,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8%-80%;高导电炭黑6%-8%;高密度聚乙烯6%-8%;发泡剂1.2%-1.8%;交联剂1.2%-1.8%;分散剂0.4%-0.7%;偶联剂0.2%-0.4%;稳定剂0.6%-0.8%;抗氧剂1%-1.5%;抗紫外剂0.5%-1.5%;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进一步的,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8%;高导电炭黑7.5%;高密度聚乙烯7.5%;发泡剂1.5%;交联剂1.5%;分散剂0.6%;偶联剂0.3%;稳定剂0.8%;抗氧剂1.3%;抗紫外剂1%。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为DCP。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进一步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稳定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季戊醇酯:0.5份-1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酯:0.5份。进一步的,所述抗紫外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紫外线吸收剂:0.2份-0.7份;受阻胺光稳定剂:0.3份-0.8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固料初混: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导电炭黑、高密度聚乙烯、发泡剂按配比称重后,投入混料机进行第一次初混,在温度为45℃-55℃混料4min-6min,直至混合均匀;(2)助剂共混:将偶联剂、交联剂、分散剂以及稳定剂、抗氧剂及抗紫外线剂分别按配比称重后,加入混料机,进行二次共混,在温度为45℃-55℃混料8min-12min,直至混合均匀,得混合均匀的配方料;(3)挤出成型:将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配方料通过双螺杆螺旋上升器输送入双螺杆中,通过190℃-210℃的挤出温度,挤出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再通过三辊成型机定厚成型后冷却至常温;(4)电晕处理:将步骤(3)处理后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两端置于7KV电压下进行电晕处理,在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表面形成氧化极化基,使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表面产生极性;(5)卷材收卷:将电晕处理后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进行烘干冷却,牵引收卷。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及制备方法,通过填充高导电炭黑,降低泡沫板的电阻,可以达到104Ω,远远低于国家半导电材料(防静电)106Ω的要求;添加分散剂,能有效降低炭黑团聚,增加其在聚乙烯内的分散,提高泡沫板的电阻均匀性和一致性,对导流有极大的作用;添加偶联剂,通过偶联剂预处理的炭黑,能使普通的无机炭黑链段接枝上有机连段,增加炭黑在聚乙烯发泡体系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炭黑不容易迁移,导电性能持续耐久性得到极大提高;(2)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同时是瓦斯气体的第一道防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能有效阻隔大部分瓦斯气体,渗透系数P≤10-5cm3·cm/cm2·s·Pa;(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在隧道内开挖过程中使用时可以消除初衬结构和防水板上的静电堆积问题,杜绝集中放电现象,可以减少事故发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一、制备实施例:实施例1:制备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1.1原料,如下表1所示:表1实施例1采用的原料1.2制备方法:(1)固料初混: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导电炭黑、高密度聚乙烯、发泡剂按配比称重后,投入混料机进行第一次初混,在温度为50℃混料5min,混合均匀;(2)助剂共混:将偶联剂、交联剂、分散剂以及稳定剂、抗氧剂及抗紫外线剂分别按配比称重后,加入混料机,进行二次共混,在温度为50℃混料10min,得混合均匀的配方料;(3)挤出成型:将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配方料通过双螺杆螺旋上升器输送入双螺杆中,通过190℃-210℃的挤出温度,挤出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再通过三辊成型机定厚成型后冷却至常温;(4)电晕处理:将步骤(3)处理后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两端置于7KV电压下进行电晕处理,在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表面形成氧化极化基,使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表面产生极性;(5)卷材收卷:将电晕处理后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进行烘干冷却,牵引收卷。实施例2:制备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2.1原料,如下表2所示:表2实施例2采用的原料2.2制备方法:(1)固料初混: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导电炭黑、高密度聚乙烯、发泡剂按配比称重后,投入混料机进行第一次初混,在温度为45℃混料6min,混合均匀;(2)助剂共混:将偶联剂、交联剂、分散剂以及稳定剂、抗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n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0.7%-85.6%;/n高导电炭黑5%-10%;/n高密度聚乙烯5%-10%;/n发泡剂1%-2%;/n交联剂1%-2%;/n分散剂0.3%-0.8%;/n偶联剂0.1%-0.5%;/n稳定剂0.5%-1%;/n抗氧剂1%-1.5%;/n抗紫外剂0.5%-1.5%;/n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0.7%-85.6%;
高导电炭黑5%-10%;
高密度聚乙烯5%-10%;
发泡剂1%-2%;
交联剂1%-2%;
分散剂0.3%-0.8%;
偶联剂0.1%-0.5%;
稳定剂0.5%-1%;
抗氧剂1%-1.5%;
抗紫外剂0.5%-1.5%;
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8%-80%;
高导电炭黑6%-8%;
高密度聚乙烯6%-8%;
发泡剂1.2%-1.8%;
交联剂1.2%-1.8%;
分散剂0.4%-0.7%;
偶联剂0.2%-0.4%;
稳定剂0.6%-0.8%;
抗氧剂1%-1.5%;
抗紫外剂0.5%-1.5%;
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8%;
高导电炭黑7.5%;
高密度聚乙烯7.5%;
发泡剂1.5%;
交联剂1.5%;
分散剂0.6%;
偶联剂0.3%;
稳定剂0.8%;
抗氧剂1.3%;
抗紫外剂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静电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DC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静电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曹潇尹楚珑晟袁志涛郑贤方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宏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