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245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采用瓦斯隔离板来阻隔瓦斯气体,具有瓦斯气体较容易逸出的安全隐患,存在瓦斯隧道运营风险大的技术问题。它依次包括初衬混凝土结构、聚乙烯闭孔泡沫板、隔离板、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其中,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设置在靠近瓦斯气体的一侧;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均为加入了气密剂的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气体隔绝性、阻燃性、抗静电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以尽量避免瓦斯气体逸出,提高瓦斯隧道工程运营的安全性。隧道工程运营的安全性。隧道工程运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隧道的防瓦斯防水隔离工程,主要是需要满足气体隔绝性、阻燃性、抗静电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现用的技术更多考虑瓦斯隔离板来阻隔,没有更多的考虑两侧混凝土的作用,其实混凝土结构自身在对瓦斯气体的阻隔上有巨大的作用,而被人所忽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隧道内均有出现瓦斯气体扩散至隧道内侧,随着浓度的增加造成事故的现象,瓦斯隧道运营风险变大。
[0003]因此构建完成的隧道瓦斯气体隔离体系是解决瓦斯隧道瓦斯气体逸出的关键技术。
[0004]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技术中只采用瓦斯隔离板来阻隔瓦斯气体,具有瓦斯气体容易逸出的安全隐患,存在瓦斯隧道运营风险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采用瓦斯隔离板来阻隔瓦斯气体,存在瓦斯气体逸出的安全隐患,瓦斯隧道运营风险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依次包括初衬混凝土结构、聚乙烯闭孔泡沫板、隔离板、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其中,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设置在靠近瓦斯气体的一侧。
[0009]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均为加入了气密剂的混凝土结构。
[0010]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隔离板为瓦斯隔离板。
[0011]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隔离板为非沥青基自粘瓦斯隔离板。
[0012]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非沥青基自粘瓦斯隔离板包括高分子防水板层、自粘胶料层和聚氨酯涂料层;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为底层,所述自粘胶料层覆盖在高分子防水板层之上,所述聚氨酯涂料层为面层。
[0013]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的厚度≥1.2mm;所述自粘胶料层的厚度≥0.3mm;所述聚氨酯涂料层的厚度≥0.15mm。
[0014]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的厚度≥10cm;所述聚乙烯闭孔泡沫板的厚度≥2cm;所述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的厚度≥40cm。
[00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由初衬混凝土结构、聚乙烯闭孔泡沫板、隔离板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组成;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和隔离板均能够对瓦斯气体形成阻隔,可以尽量避免瓦斯气体逸出,提高瓦斯隧道工程运营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能够满足气体隔绝性、阻燃性、抗静电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初衬混凝土结构;2、聚乙烯闭孔泡沫板;3、隔离板;31、聚氨酯涂料层;32、自粘胶料层;33、高分子防水板层;4、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依次包括初衬混凝土结构1、聚乙烯闭孔泡沫板2、隔离板3、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4;其中,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1设置在靠近瓦斯气体的一侧,如图1中的A侧为瓦斯气体侧。
[0023]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1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4均为加入了气密剂的混凝土结构。向混凝土中掺入气密剂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详述。所述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4及初衬混凝土结构1,通过掺入气密剂,大大提高了结构自身的气密性,在配合聚乙烯闭孔泡沫板2及隔离板3,逐级降低瓦斯气体的透过量,实现瓦斯隧道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0024]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1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4中均加入了0.2%F511-B抗渗防水气密剂。
[0025]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由初衬混凝土结构1、聚乙烯闭孔泡沫板2、隔离板3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4组成;不仅聚乙烯闭孔泡沫板2和隔离板3能够对瓦斯气体形成阻隔,初衬混凝土结构1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4也能够对瓦斯气体形成阻隔,可以尽量避免瓦斯气体逸出,提高瓦斯隧道工程运营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能够满足气体隔绝性、阻燃性、抗静电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
[0026]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离板3为瓦斯隔离板
[0027]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离板3为非沥青基自粘瓦斯隔离板。
[0028]采用非沥青基自粘瓦斯隔离板,其卷材能与结构(初衬混凝土结构1和隔离板3)满
粘,不但可以防止窜水现象的发生,还能防止瓦斯体系在隔离板3与结构之间窜流,极大程度的杜绝的因结构缺陷造成的瓦斯气体逸出。
[0029]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非沥青基自粘瓦斯隔离板包括高分子防水板层33、自粘胶料层32和聚氨酯涂料层31;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33为底层,所述自粘胶料层32覆盖在高分子防水板层33之上,所述聚氨酯涂料层31为面层。
[0030]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氨酯涂料层31为单组分聚氨酯涂料。
[003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33由聚乙烯尼龙高分子复合防水板制备;所述自粘胶料层32由SIS弹性体自粘料制备。
[0032]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33的厚度≥1.2mm;所述自粘胶料层32的厚度≥0.3mm;所述聚氨酯涂料层31的厚度≥0.15mm。
[0033]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33的厚度1.2mm-2.0mm;所述自粘胶料层32的厚度0.3mm-0.8mm;所述聚氨酯涂料层31的厚度0.15mm-0.2mm。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防水板层33的厚度1.5mm;所述自粘胶料层32的厚度0.5mm;所述聚氨酯涂料层31的厚度0.2mm。
[0035]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1的厚度≥10cm;所述聚乙烯闭孔泡沫板2的厚度≥2cm;所述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4的厚度≥40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初衬混凝土结构、聚乙烯闭孔泡沫板、隔离板、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其中,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设置在靠近瓦斯气体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衬混凝土结构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均为加入了气密剂的混凝土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为瓦斯隔离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为非沥青基自粘瓦斯隔离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耐久抗静电瓦斯隔离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珑晟曹潇尹崔占明邓卫东刘勇袁志涛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宏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