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62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原料,胶凝材料1200‑1300份,水泥600‑700份,矿渣粉340‑400份,硅灰120‑130份,玻璃微珠120‑130份,轻质聚丙烯纤维0.5‑1.5份,轻质细骨料100‑104份,轻质粗骨料200‑216份,水170‑210份,外加剂25‑2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混凝土设计方法上,开阔思路参考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关理念,采用绝对体积法进行设计,突破了“轻质的混凝土很难有超高的强度,超高强度的混凝土质量一定重”的传统悖论,创新添加并非粉煤灰材质的玻璃微珠,有效降低了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实现了轻质的效果,在混凝土的制备方式上进行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
,具体为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前期资料查阅,轻质高强混凝土,一方面,从轻质角度来看,掺加密度较低的骨料,减少浆体的用量,能有效实现轻质效果,但是轻骨料本身的特性及生产工艺又成为制约砼试块强度的短板;另一方面,从高强的角度来看,为了弥补轻骨料的强度短板,必须提升胶凝材料浆体的强度和浆骨交界面的强度。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参考《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关设计规程,轻质高强混凝土靠浆体提升强度,采用浆体相为主要承重体系,即提高浆体用量,减少骨料强度对混凝土强度的限制,骨料主要为填充和降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选用高强水泥、矿渣粉、硅灰等来提升强度,选用页岩破型陶砂、粉煤灰陶粒和空心玻璃微珠等降低表观密度,以此配制轻质高强混凝土。同时,参考《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加入适量合成纤维,以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延缓混凝土试块的破坏进程。总体依据《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用绝对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配及试验。从不足来看,《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关规定不使用任何5mm以上粗骨料,这就限制了粗骨料的使用。《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相关规定采用相对体积法计算,这不利于胶凝材料体积的计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原料,胶凝材料1200-1300份,水泥600-700份,矿渣粉340-400份,硅灰120-130份,玻璃微珠120-130份,轻质聚丙烯纤维0.5-1.5份,轻质细骨料100-104份,轻质粗骨料200-216份,水170-210份,外加剂25-26份;S2、加入所有粉料以及聚丙烯纤维,干拌5min,使得所有粉料及纤维充分打开并搅拌拌匀;S3、加入水、外加剂,搅拌5min,随后加入轻质细骨料,搅拌5min;S4、最后加入干轻质粗骨料搅拌10min。优选的,胶凝材料选取P·I42.5水泥。优选的,轻质细骨料为页岩破碎制砂。优选的,轻质粗骨料为粉煤灰陶粒,粉煤灰陶粒粒径为5-10mm。优选的,玻璃微珠并非粉煤灰玻璃微珠。优选的,矿渣粉为S105级矿渣粉。优选的,轻质细骨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K1、选取的页岩10-20mm石子;K2、将页岩石子破碎制砂,按各级配分别留存;K3、配合比设计试配中,将各级配页岩砂复配成二区中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在混凝土设计方法上,开阔思路参考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关理念,采用绝对体积法进行设计。(2)、突破了“轻质的混凝土很难有超高的强度,超高强度的混凝土质量一定重”的传统悖论,创新添加并非粉煤灰材质的玻璃微珠,有效降低了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实现了轻质的效果。(3)、在混凝土的制备方式上进行创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原料,胶凝材料1200份,胶凝材料选取P·I42.5水泥,水泥600份,矿渣粉340份,矿渣粉为S105级矿渣粉,硅灰120份,玻璃微珠120份,玻璃微珠并非粉煤灰玻璃微珠,轻质聚丙烯纤维0.5份,轻质细骨料100份,轻质细骨料为页岩破碎制砂,轻质粗骨料200份,轻质粗骨料为粉煤灰陶粒,粉煤灰陶粒粒径为5mm,水170份,外加剂25份;S2、加入所有粉料以及聚丙烯纤维,干拌5min,使得所有粉料及纤维充分打开并搅拌拌匀;S3、加入水、外加剂,搅拌5min,随后加入轻质细骨料,搅拌5min;S4、最后加入干轻质粗骨料搅拌10min。轻质细骨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K1、选取的页岩10mm石子;K2、将页岩石子破碎制砂,按各级配分别留存;K3、配合比设计试配中,将各级配页岩砂复配成二区中砂。实施例二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原料,胶凝材料1220份,胶凝材料选取P·I42.5水泥,水泥620份,矿渣粉350份,矿渣粉为S105级矿渣粉,硅灰122份,玻璃微珠122份,玻璃微珠并非粉煤灰玻璃微珠,轻质聚丙烯纤维0.8份,轻质细骨料101份,轻质细骨料为页岩破碎制砂,轻质粗骨料204份,轻质粗骨料为粉煤灰陶粒,粉煤灰陶粒粒径为6mm,水180份,外加剂25.2份;S2、加入所有粉料以及聚丙烯纤维,干拌5min,使得所有粉料及纤维充分打开并搅拌拌匀;S3、加入水、外加剂,搅拌5min,随后加入轻质细骨料,搅拌5min;S4、最后加入干轻质粗骨料搅拌10min。轻质细骨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K1、选取的页岩12mm石子;K2、将页岩石子破碎制砂,按各级配分别留存;K3、配合比设计试配中,将各级配页岩砂复配成二区中砂。实施例三: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原料,胶凝材料1240份,胶凝材料选取P·I42.5水泥,水泥620份,矿渣粉360份,矿渣粉为S105级矿渣粉,硅灰124份,玻璃微珠124份,玻璃微珠并非粉煤灰玻璃微珠,轻质聚丙烯纤维0.8份,轻质细骨料103份,轻质细骨料为页岩破碎制砂,轻质粗骨料210份,轻质粗骨料为粉煤灰陶粒,粉煤灰陶粒粒径为8mm,水190份,外加剂25.7份;S2、加入所有粉料以及聚丙烯纤维,干拌5min,使得所有粉料及纤维充分打开并搅拌拌匀;S3、加入水、外加剂,搅拌5min,随后加入轻质细骨料,搅拌5min;S4、最后加入干轻质粗骨料搅拌10min。轻质细骨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K1、选取的页岩14mm石子;K2、将页岩石子破碎制砂,按各级配分别留存;K3、配合比设计试配中,将各级配页岩砂复配成二区中砂。实施例四: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原料,胶凝材料1280份,胶凝材料选取P·I42.5水泥,水泥690份,矿渣粉390份,矿渣粉为S105级矿渣粉,硅灰128份,玻璃微珠128份,玻璃微珠并非粉煤灰玻璃微珠,轻质聚丙烯纤维1.4份,轻质细骨料103份,轻质细骨料为页岩破碎制砂,轻质粗骨料214份,轻质粗骨料为粉煤灰陶粒,粉煤灰陶粒粒径为9mm,水205份,外加剂25.8份;S2、加入所有粉料以及聚丙烯纤维,干拌5min,使得所有粉料及纤维充分打开并搅拌拌匀;S3、加入水、外加剂,搅拌5min,随后加入轻质细骨料,搅拌5min;S4、最后加入干轻质粗骨料搅拌10min。轻质细骨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K1、选取的页岩18mm石子;K2、将页岩石子破碎制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获取原料,胶凝材料1200-1300份,水泥600-700份,矿渣粉340-400份,硅灰120-130份,玻璃微珠120-130份,轻质聚丙烯纤维0.5-1.5份,轻质细骨料100-104份,轻质粗骨料200-216份,水170-210份,外加剂25-26份;/nS2、加入所有粉料以及聚丙烯纤维,干拌5min,使得所有粉料及纤维充分打开并搅拌拌匀;/nS3、加入水、外加剂,搅拌5min,随后加入轻质细骨料,搅拌5min;/nS4、最后加入干轻质粗骨料搅拌10mi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原料,胶凝材料1200-1300份,水泥600-700份,矿渣粉340-400份,硅灰120-130份,玻璃微珠120-130份,轻质聚丙烯纤维0.5-1.5份,轻质细骨料100-104份,轻质粗骨料200-216份,水170-210份,外加剂25-26份;
S2、加入所有粉料以及聚丙烯纤维,干拌5min,使得所有粉料及纤维充分打开并搅拌拌匀;
S3、加入水、外加剂,搅拌5min,随后加入轻质细骨料,搅拌5min;
S4、最后加入干轻质粗骨料搅拌1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胶凝材料选取P·I42.5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超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军吴计旭蒋鹏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金隅太行商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