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新型侧倾翻结构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51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新型侧倾翻结构的车辆,属于自卸货车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车身和车厢,车厢包括厢壁和底厢,底厢与车身固定连接,厢壁为车厢长度方向两对称侧壁中靠近底板与车厢铰接点的侧壁,厢壁顶端与底厢铰接,车厢内设置有底板,底板长度方向一侧壁与底厢上表面铰接,厢壁底端与底厢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厢壁与底厢的锁紧组件,底板与底厢之间设置有多个将底板倾斜升起的压升组件,压升组件位于底厢远离锁紧组件的一侧,车厢底部固定连接有为压升组件提供动力的取力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车厢与车体连接稳定、保证车辆和工作人员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新型侧倾翻结构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卸货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新型侧倾翻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带有侧倾翻结构的车辆是指载货部具有自动倾卸装置的载货汽车,包括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货箱和取力装置等部件组成,目的是减少人工卸货的工作强度及机械卸货对车辆底部造成的损坏,是提高物料效率的有效办法,常与挖掘机、装载机、带式输送机等工程机械联合作业,构成装、运、卸生产线,进行土方、砂石、散料的装卸运输工作。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8583400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平移式侧翻自卸货车的车体,包括车厢,车厢通过位于车厢一侧的两个回位安全销和车厢另一侧的子母安全锁固定在车架上,在车架中间横梁上设有滑槽,滑槽的底板上嵌入有多个横向滚轴,车厢沿滑槽左右滑动,滑槽内设有一根移动横梁,移动横梁末端固定在车厢的底部,移动横梁的前端通过销轴与举升油缸连接,举升油缸上端穿过车厢底部固定在车厢的一个厢壁的上部,使用时,移动横梁前端的安全钩既可以对车厢进行限位又可以作为车厢侧翻时的最终受力点,从而省去大量的限位和固定结构,回位安全锁和子母安全锁对车体有一个非常简单却又牢固的固定方式,使得卸车在驾驶室内遥控完成。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卸货时需要将整个车厢进行翻转,从而达到车厢侧翻的效果,而将车厢进行侧翻的同时由于重心的偏移或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车辆的侧翻,对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有着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有新型侧倾翻结构的车辆,在将车厢内的货物倾倒出来时不需要将整个车厢进行倾翻,达到车厢与车体连接稳定、保证车辆和工作人员安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新型侧倾翻结构的车辆,包括车身和车厢,车厢内设置有底板,底板长度方向一侧壁与车厢上表面铰接,车厢包括厢壁和底厢,底厢与车身固定连接,厢壁为车厢长度方向两对称侧壁中靠近底板与车厢铰接点的侧壁,厢壁顶端与底厢铰接,厢壁底端与底厢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厢壁与底厢的锁紧组件,底板与底厢之间设置有多个将底板倾斜升起的压升组件,压升组件位于底厢远离锁紧组件的一侧,车厢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为压升组件提供动力的取力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时,调节锁紧组件,保证锁紧组件处于开启状态,同时启动取力组件,取力组件为压升组件提供动力,此时压升组件带动底板远离厢壁的一端沿底板与车厢铰接点做圆周运动,车厢内的物体挤压厢壁,厢壁底端与底厢之间产生空隙,物体从厢壁与底厢之间的空隙中流出,整个过程车厢与车体固定连接,不会造成重心的偏移,达到了车厢与车体稳定连接,保证车辆和工作人员安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锁紧组件包括转轴、卡板、托钩和挡片,转轴贯穿底厢侧壁并与底厢侧壁转动连接,卡板位于底厢外壁并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固定连接在卡板长度方向的一端,托钩固定连接在底厢外侧壁,托钩为L型板状结构,托钩与底厢形成的开口向上且与底厢垂直,挡片固定连接在厢壁底端的外侧壁,挡片底端开设有卡槽,锁紧组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挡片位于卡板与底厢之间,卡板卡接在卡槽内,且挡片和卡板均位于托钩与底厢形成的开口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紧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时,将挡片的侧壁与底厢的侧壁抵接,此时托钩位于卡槽内,转动卡板,卡板带动转轴沿着转轴的周向做圆周运动,将卡板卡接在托钩与底厢之间形成的缺口内,并与托钩紧密抵接,当需要开启时只需要转动卡板,保证卡板不与托钩抵接,就将锁紧组件开启,整个过程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压升组件包括固定框、通孔和油缸,通孔位于底厢下表面,且通孔贯穿底厢下表面,固定框固定连接在底厢下表面,且固定框的侧壁固定连接在通孔的周向,油缸底端与固定框底板上表面铰接,油缸顶端穿过通孔与底板下表面铰接,且油缸外壁不与通孔的侧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卸货时,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底板转动,在油缸带动底板转动的同时,油缸在通孔内由竖直状态转换为倾斜状态,卸完车厢内的货物后油缸的活塞杆回位,油缸处于竖直状态,完成卸货,整个过程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取力组件包括箱体、快速充放电池、动力电机和油泵,箱体固定连接在底厢下表面,油泵位于油箱内,动力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侧壁,快速充放电池固定连接在油箱侧壁,箱体内填充有液压油,快速充放电池为动力电机提供动力,动力电机带动油泵做功,油泵带动油缸的活塞杆做直线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力组件提供独立于车身动力系统的动力,保证了车身的动力性能,保证了车辆的通用性和替换性,同时在使用时,开启快速充放电池,快速充放电池为动力电机提供动力,动力电机带动油泵做功,油泵将液压油注入油缸内实现液压缸的使用,取力组件的设置不需要从车身原有的变速箱内获取带动压升组件做功的动力,保证了车身的原有动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轴远离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绕线辊,绕线辊的转动轴线与转轴的转动轴线共线,绕线辊外壁固定连接有缆绳,缆绳远离绕线辊的一端贯穿底厢并固定连接在底板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卸货时,压升组件带动底板转动,此时底板远离与车厢交接点的一端产生向上的位移,从而底板拉动缆绳,缆绳带动绕线辊转动,绕线辊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轴与卡板固定连接,从而带动卡板转动,卡板从托钩与底厢侧壁之间的空隙中脱出,此时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转动卡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卡板靠近转轴的一端向远离转轴的一端逐渐向远离底厢侧壁的一端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卡板卡接在托钩内时,卡板远离转轴的一端能方便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用手转动卡板,同时能防止卡板与底厢之间的空隙将工作人员的手挤伤,达到了保证工作人安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挡片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有两块,分别位于托钩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紧组件处于锁紧状态时,卡板的底端能放置在限位块的上表面,增加了卡板的稳定性,保证了货物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油缸选用双作用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作用缸能实现液压使活塞杆伸出,再使用液压使活塞杆收回,不需要依靠底板的重量,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底板的完整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锁紧组件的设置控制厢壁与底厢的连接,从而控制车厢的开合,当锁紧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时,启动压升组件,压升组件带动底板的一侧升起,从而将车内的货物从车厢内取出,在底板一端升起的同时车厢仍与车身固定连接,保证了整个车辆中心不会产生偏移,达到了保证工作人员安全和车辆安全的效果;2.取力组件的设置为压升组件提供独立于车身的动力,保证了整个车辆的原有性能,同时能保正压升组件使用的稳定性;3.绕线轮和缆绳配合使用,能在底板升起的时候带动绕线轮转动,绕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新型侧倾翻结构的车辆,包括车身(1)和车厢(2),其特征在于:车厢(2)包括厢壁(21)和底厢(22),底厢(22)与车身(1)固定连接,厢壁(21)为车厢(2)长度方向两对称侧壁中靠近底板(3)与车厢(2)铰接点的侧壁,厢壁(21)顶端与底厢(22)铰接,车厢(2)内设置有底板(3),底板(3)长度方向一侧壁与底厢(22)上表面铰接,厢壁(21)底端与底厢(22)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厢壁(21)与底厢(22)的锁紧组件(4),底板(3)与底厢(22)之间设置有多个将底板(3)倾斜升起的压升组件(5),压升组件(5)位于底厢(22)远离锁紧组件(4)的一侧,车厢(2)底部固定连接有为压升组件(5)提供动力的取力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新型侧倾翻结构的车辆,包括车身(1)和车厢(2),其特征在于:车厢(2)包括厢壁(21)和底厢(22),底厢(22)与车身(1)固定连接,厢壁(21)为车厢(2)长度方向两对称侧壁中靠近底板(3)与车厢(2)铰接点的侧壁,厢壁(21)顶端与底厢(22)铰接,车厢(2)内设置有底板(3),底板(3)长度方向一侧壁与底厢(22)上表面铰接,厢壁(21)底端与底厢(22)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厢壁(21)与底厢(22)的锁紧组件(4),底板(3)与底厢(22)之间设置有多个将底板(3)倾斜升起的压升组件(5),压升组件(5)位于底厢(22)远离锁紧组件(4)的一侧,车厢(2)底部固定连接有为压升组件(5)提供动力的取力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型侧倾翻结构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4)包括转轴(41)、卡板(42)、托钩(43)和挡片(44),转轴(41)贯穿底厢(22)侧壁并与底厢(22)侧壁转动连接,卡板(42)位于底厢(22)外壁并与转轴(41)固定连接,转轴(41)固定连接在卡板(42)长度方向的一端,托钩(43)固定连接在底厢(22)外侧壁,托钩(43)为L型板状结构,托钩(43)与底厢(22)形成的开口向上且与底厢(22)垂直,挡片(44)固定连接在厢壁(21)底端的外侧壁,挡片(44)底端开设有卡槽(441),锁紧组件(4)处于锁紧状态时,挡片(44)位于卡板(42)与底厢(22)之间,卡板(42)卡接在卡槽(441)内,且挡片(44)和卡板(42)均位于托钩(43)与底厢(22)形成的开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型侧倾翻结构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升组件(5)包括固定框(51)、通孔(52)和油缸(53),通孔(52)位于底厢(22)下表面,且通孔(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金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