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5427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中药制剂是由生地低聚糖、麦冬多糖和药用辅料制成,所述药用辅料包括可溶性淀粉和/或微粉硅胶。其优点表现在:(1)生地低聚糖和麦冬多糖协同增效,可以显著降低高血糖,改善糖耐量、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还可以减少糖尿病炎症反应以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且制剂稳定性好,质量稳定可控,水苏糖和麦冬多糖含量高,果糖和蔗糖含量低,载药量不低于30%。(2)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且服用方便、不会引起低血糖、毒副作用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代谢性疾病,基本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1型糖尿病)或相对不足(2型糖尿病)。糖尿病会导致糖、蛋白质、继发性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内分泌代谢紊乱,长期还会引起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甚至导致足部神经变性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其中,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是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形式,占糖尿病发病率的90%,且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过去几十年中,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6年,据世卫组织估计,我国中高收入人群中,糖尿病造成的死亡继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后居第四位,其导致的所有死亡中半数以上发生在7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本身的危害及其并发症的高致残致死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长期用药增加了患者与社会经济的负担。因此,在我国,迫切需要开发能有效防治糖尿病的药物,已经成为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肠道菌群在人体中处于动态平衡,但容易受到饮食、疾病以及抗菌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肠道菌群通过调节宿主能量代谢、调节肠源性激素的分泌、调节系统性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影响肝脏脂肪积累、胆汁酸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等,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紊乱的肠道菌群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慢性炎症及内毒素血症等机体损害。紊乱的肠道菌群同时滋生了大量的有害菌,这些有害菌及其产生的大量的代谢产物,不仅会对整个肠道屏障产生器质性损伤,使得肠道保护作用减弱,同时肠道的屏障功能障碍还为细菌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提供了通道,诱发机体产生慢性炎症及胰岛素抵抗。随着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糖尿病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患者联合应用抗菌素和微生态制剂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问题。Muribaculaceae归属于拟杆菌门拟杆菌目分类,在肠道的能量代谢、血糖血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被视为有益菌存在。Lactobacillus是归属于厚壁菌门分类下乳酸菌属,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已被大众广泛接受。Ruminococcaceae具有改善机体炎症、肥胖血糖血脂等作用,Bacteroides菌属可以消化及合成SCFAs,通过促进细胞保护因子的分泌以及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加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该菌属中有某些特定菌,可以利用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合成共轭亚油酸即CLA成分(conjugatedlinoleicacid),CLA是人和动物无法自身合成的,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改善糖尿病、增强免疫等作用。Akkermansia是Verrucomicrobia门的一种粘蛋白降解细菌,它在人体肠道中的丰度与几种疾病(肥胖、Ⅱ型糖尿病等)状态成反比,主要位于大肠黏液层,参与维持肠道完整性,可利用粘蛋白,分解产生SCFAs、寡糖等产物,参与宿主的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糖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因此,增加有益菌相对丰度,减少有害菌,改善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可起到很好的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和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心肌组织中TNF-α、IL-6、IL-1β、IL-8等促炎因子含量显著升高。炎症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症反应可能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在糖尿病状态下,炎性介质也是影响肾脏病理进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糖尿病早期进行抗炎治疗是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策略。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主要分为双胍类、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等6类,这些药物降糖效果显著,可很好的稳定血糖水平,但也有引发低血糖、乳酸性酸中毒等的风险,且存在消化道反应、肝肾损伤等毒副作用。而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在改善或减轻糖尿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糖尿病相关血糖、血脂等指标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因此,从中医药领域寻找治疗糖尿病新药,开发一种不仅可以降低降糖,而且可延缓或抑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又不引起低血糖等风险,且毒副作用性小的药物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历史已久,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证的范畴,其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津液代谢失常、水谷转输利用失衡、脾失健运是消渴病的机制,故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主要治疗原则。药物则以滋阴清热、补肾健脾、健脾运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等类为主,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如,补气活血中药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秦保锋,翁伟力,朱旭莹,章丽琼,张红智.补气活血中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8,14(3):154-160.】。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兼以补气通络的参芍口服液,可以增加外周血流量,抑制炎症、保护血管内皮等,还可减轻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损伤,改善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诱导的炎症反应有关.【张红利,贾春新,李海鸥,周洪霞,张春来.参芍口服液调控TLR4/MyD88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炎症损伤[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27(8):28-33.】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之功效的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以及胰岛素B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津力达颗粒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以及改善炎症状态有关【叶菲,卢晓晓,刘子毓,陈海燕,石勇铨,刘志民.津力达颗粒改善1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疗效及可能机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2):206-210.】。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淸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等症。生地黄与中医糖尿病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治则相符。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症。麦冬与也与中医糖尿病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治则相符。有报道一种生地低聚糖的制备方法,所公开的制备方法经过Sephadex、Superose、Superdex型进口凝胶分离,其制备方法成本高、生产周期较长,无法大量制备,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有报道生地低聚糖具有明显抑制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部炎症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比的中药有效成分组成:生地低聚糖:麦冬多糖=(1-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比的中药有效成分组成:生地低聚糖:麦冬多糖=(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比的中药有效成分组成:生地低聚糖:麦冬多糖=2:1。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为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合剂或口服液。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生地低聚糖中果糖的除去率为29.23%~58.6%、蔗糖的转移率为60.39%~76.55%、棉子糖的转移率为66.59%~85.84%、水苏糖的转移率为69.87%~84.95%;麦冬多糖纯度不低于98%。


5.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6.一种防治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由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药用辅料制成,所述的药用辅料包括含或不含果糖、葡糖糖和蔗糖的药用辅料,如可溶性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