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05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1
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进风腔,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排风腔,所述进风腔与排风腔之间夹有发电机组腔室,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向发电机组腔室内通入冷风的进风组件,所述排风腔内设置有排出发电机组腔室内热风的排风组件。本结构抛弃了占用空间的逆向排风方案,保持上方排风,有效控制机组外形尺寸,增加装柜数量,减轻客户运输费用。同时,利用冷却风口与过风孔错位设置延长了进风通道的长度,减小进风噪音,通过阻风组件和遮板有效增加了风排出的行程,并通过消音棉提高了消音效果。另外,通过遮板也避免了雨水直接落入排风腔内或通过出风口进入发电机组腔室,提高了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组结构。
技术介绍
发电机组是一种能够提供应急电力供应或是大型发电需求的设备,为了能够保障发电机组内的发电机持续稳定的运行需要保证内部的降温,为此需要在发电机组的外壳体内内置风冷结构,利用发电机组自身的电机引入外部空气进行冷却。现有的热量排出方法通常是直接排出,严重影响发电机组的消音效果,并且直接排出也容易使得在露天使用时,雨水进入发电机组腔室内,影响发电机组腔室的使用寿命。目前也有采用逆向排风的技术方案,但是该种技术方案会使得发电机组的外形尺寸较大,占用空间,减少设备运输时的装柜数量,也增加客户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该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控制机组外形尺寸。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进风腔,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排风腔,所述进风腔与排风腔之间夹有发电机组腔室,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向发电机组腔室内通入冷风的进风组件,所述排风腔内设置有排出发电机组腔室内热风的排风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设置于进风腔一侧壁下部的进风通孔,所述进风通孔上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前后侧与进风腔的腔壁之间留有通风间隙,所述进风腔另一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过风孔,所述过风孔旁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沿与壳体内部底面留有空间形成冷却风口,所述冷却风口与发电机组腔室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进风腔的腔壁贴合,所述隔板的顶部及两侧与外壳紧贴。r>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排风腔一侧壁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发电机组腔室相连通,所述排风腔内横向设置有阻风组件,所述阻风组件的前后侧分别与排风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排风腔的上部横向设置有纵向宽度大于阻风组件的遮板,所述遮板的前后侧与排风腔的腔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排风腔的顶部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上设置有排风网板。进一步地,所述排风腔的下部设置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的进气管与设置于发电机组腔室内的发电机组相连接,消音器的排气管经排风通道自下而上穿出机柜。进一步地,所述阻风组件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横向挡板,所述横向挡板的两侧端分别与排风腔的腔壁固定连接,横向挡板的前后侧分别与排风腔的侧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横向挡板的的纵向宽度大于或等于通风口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遮板的两侧端与排风腔的腔壁固定连接,遮板的前后部分别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弯折部。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组腔室的各侧内壁上贴设有消音棉。进一步地,所述进风腔内壁、挡板、挡板与进风腔腔壁之间的壳体内壁均贴设有消音棉。进一步地,所述遮板的下侧面贴设有消音棉,所述横向挡板的下侧面贴设有消音棉,或横向挡板的上下侧面分别贴设有消音棉,所述排风腔的各侧内壁分别贴设有消音棉。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结构抛弃了占用空间的逆向排风方案,保持上方排风,有效控制机组外形尺寸,增加装柜数量,减轻客户运输费用。同时,利用冷却风口与过风孔错位设置延长了进风通道的长度,减小进风噪音,通过阻风组件和遮板有效增加了风排出的行程,并通过消音棉提高了消音效果。另外,通过遮板也避免了雨水直接落入排风腔内或通过出风口进入发电机组腔室,提高了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省略发电机组外壳体的前侧部分);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省略发电机组外壳体的前侧及顶部部分);图3为本技术结构排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的A-A剖视图;图中:100-壳体,110-进风腔,120-排风腔,130-发电机组腔室,111-进风通孔,112-控制箱,113-过风孔,114-隔板,115-冷却风口,121-出风口,122-遮板,123-出风通道,124-排风网板,125-消音器,126-进气管,127-排气管,128-横向挡板,129-弯折部,140-消音棉。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1-图4。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进风腔110,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排风腔120,所述进风腔与排风腔之间夹有发电机组腔室130,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向发电机组腔室内通入冷风的进风组件,所述排风腔内设置有排出发电机组腔室内热风的排风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设置于进风腔一侧壁下部的进风通孔111,所述进风通孔上侧设置有控制箱112,所述控制箱的前后侧与进风腔的腔壁之间留有通风间隙,所述进风腔另一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过风孔113,所述过风孔旁侧设置有隔板114,所述隔板的下沿与壳体内部底面留有空间形成冷却风口115,所述冷却风口与发电机组腔室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进风腔的腔壁贴合,保证由进风通孔进入的风经由控制箱前后侧的通风间隙排出,增大控制箱与冷却风的接触面积并增长通风风道,所述隔板的顶部及两侧与外壳紧贴,从而保证从过风口进入的风完全从冷却风口排出,进而在不增加外壳的体积下延长风道减少噪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排风腔一侧壁的出风口121,所述出风口与发电机组腔室相连通,所述排风腔内横向设置有阻风组件,所述阻风组件的前后侧分别与排风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排风通道,以便通过阻风组件的阻挡,使得由出风口输入的风不会直接向上排出,而是由阻风组件的前后侧排出,所述排风腔的上部横向设置有纵向宽度大于阻风组件的遮板122,通过遮板进一步防止风直接向上排出,所述遮板的前后侧与排风腔的腔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排风腔的顶部设置有出风通道123,所述出风通道上设置有排风网板124,以便风的排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完成发电机组的消音,所述排风腔的下部设置有消音器125,所述消音器的进气管126与设置于发电机组腔室内的发电机组相连接,消音器的排气管127经排风通道自下而上穿出壳体。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完成阻风工作,所述阻风组件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横向挡板128,所述横向挡板的两侧端分别与排风腔的腔壁固定连接,横向挡板的前后侧分别与排风腔的侧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横向挡板的的纵向宽度大于或等于出风口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板的两侧端与排风腔的腔壁固定连接,遮板的前后部分别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弯折部129,通过遮板让雨水从排风通道落下,为阻风组件遮挡雨水、灰尘,而不落在阻风组件上。同时,排风腔的下部设置有雨水排出口。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消音效果,所述发电机组腔室的各侧内壁上贴设有消音棉140。所述进风腔内壁、挡板、挡板与进风腔腔壁之间的壳体内壁均贴设有消音棉。所述遮板的下侧面贴设有消音棉,所述横向挡板的下侧面贴设有消音棉,或横向挡板的上下侧面分别贴设有消音棉,所述排风腔的各侧内壁分别贴设有消音棉。所述消音棉可以采用聚酯纤维防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进风腔,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排风腔,所述进风腔与排风腔之间夹有发电机组腔室,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向发电机组腔室内通入冷风的进风组件,所述排风腔内设置有排出发电机组腔室内热风的排风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进风腔,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排风腔,所述进风腔与排风腔之间夹有发电机组腔室,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向发电机组腔室内通入冷风的进风组件,所述排风腔内设置有排出发电机组腔室内热风的排风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设置于进风腔一侧壁下部的进风通孔,所述进风通孔上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前后侧与进风腔的腔壁之间留有通风间隙,所述进风腔另一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过风孔,所述过风孔旁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沿与壳体内部底面留有空间形成冷却风口,所述冷却风口与发电机组腔室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进风腔的腔壁贴合,所述隔板的顶部及两侧与壳体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静音发电机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排风腔一侧壁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发电机组腔室相连通,所述排风腔内横向设置有阻风组件,所述阻风组件的前后侧分别与排风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排风腔的上部横向设置有纵向宽度大于阻风组件的遮板,所述遮板的前后侧与排风腔的腔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排风腔的顶部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云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鑫恒鑫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