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口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34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洞口盖板,包括第一板体和与所述第一板体能够并列拼接成洞口遮盖面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相拼接的边沿铰接,且所述第一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内侧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限位部以在所述第一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拼接时阻止继续相对转动。在不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取出该洞口盖板,然后使第一板体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内侧贴合设置,以呈叠置状态,进而收纳。通过上述描述可以发现,该洞口盖板操作方便简单,且结构简单、更易收纳,综上所述,该洞口盖板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洞口盖板因体积较大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洞口盖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施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洞口盖板。
技术介绍
目前施工现场临时洞口防护设备虽已有专利技术,但其加工制作较为复杂,安装步骤繁琐并且不易拆卸携带。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洞口盖板因体积较大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洞口盖板,该洞口盖板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洞口盖板因体积较大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洞口盖板,包括第一板体和与所述第一板体能够并列拼接成洞口遮盖面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相拼接的边沿铰接,且所述第一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内侧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限位部以在所述第一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拼接时阻止继续相对转动。在该洞口盖板中,在应用时,使第一板体相对第二板体转动限位部限制转动时,此时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呈现展开的状态,然后使第一板体远离第二板体一端下侧面搭接在洞口一侧口沿上,并使第二板体远离第一板体一端的下侧面搭接在洞口另一侧口沿上,两侧口沿分别对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形成向上的支撑力,而两侧的支持力所形成的扭矩均是使第一板体的上侧面与第二板体的上侧面之间的夹角变小,而因为限位部限制的原因,所以第一板体会与第二板体保持在当前的拼接关系,以能够持续遮盖在洞口上。而在不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取出该洞口盖板,然后使第一板体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内侧贴合设置,以呈叠置状态,进而收纳。通过上述描述可以发现,该洞口盖板操作方便简单,且结构简单、更易收纳,综上所述该洞口盖板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洞口盖板体积较大的问题。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的拼接边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拼接边均呈平面状,且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拼接边的内侧,以在第一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拼接时,所述第一板体的拼接边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拼接边相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通过多个沿拼接缝依次布置的合页依次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均为矩形板体,且大小形状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均为组合板体,所述组合板体包括框型内架和覆盖在所述框型内架外侧的蒙皮。优选地,所述框型内架为方管焊接框,所述框型内架包括矩形外框和多根连接相对两侧框体的横杆,所述蒙皮为不锈钢片。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拼接边的一侧设置有提手,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拼接边的一侧对应设置有提手,以在所述第一板体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叠置时,所述第一板体的提手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提手对齐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拼接边的一侧设置有提手,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拼接边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拼接边的一侧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以在所述第一板体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叠置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洞口盖板的底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洞口盖板的工作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合页3、提手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洞口盖板,以有效地解决目前洞口盖板因体积较大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洞口盖板的底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洞口盖板的工作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洞口盖板,具体的该洞口盖板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其中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能够并列拼接成洞口遮盖面,当目标对象为方形洞口时,此时洞口遮盖面可以是一个方形面,当目标对象为圆形洞口时,此时洞口遮盖面可以是一个圆形面,具体的洞口遮盖面应当为能够覆盖住洞口的面板结构,其中洞口形状根据实际结构相应设计。其中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相拼接的边沿铰接,以使得第一板体1可以相对第二板体2转动,以调节彼此之间的夹角。当夹角为零时,此时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叠置,且第一板体1的内侧面与第二板体2的内侧面贴合设置;而当夹角为平角时,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拼接,以呈一块板面面积是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板面面积总和的板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的铰接应当满足,其中第一板体1能够相对第二板体2转动至两者内侧贴合设置,即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叠置在一起。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的盖板结构,其中内侧指的靠近洞口内部的一侧。同时其中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设置有限位部以在第一板体1能够相对第二板体2转动至两者拼接时阻止继续相对转动,以使得第一板体1的外侧面与第二板体2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不过分小于180度角,以使得第一板体1相对第二板体2转动限位部限制转动时,整体形成覆盖面积不小于第一板体1覆盖面积以及第二板体2覆盖面积。在该洞口盖板中,在应用时,使第一板体1相对第二板体2转动限位部限制转动时,此时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呈现展开的状态,然后使第一板体1远离第二板体2一端下侧面搭接在洞口一侧口沿上,并使第二板体2远离第一板体1一端的下侧面搭接在洞口另一侧口沿上,两侧口沿分别对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形成向上的支撑力,而两侧的支持力所形成的扭矩均是使第一板体1的上侧面与第二板体2的上侧面之间的夹角变小,而因为限位部限制的原因,所以第一板体会与第二板体保持在当前的拼接关系,以能够持续遮盖在洞口上。而在不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取出该洞口盖板,然后使第一板体1相对所述第二板体2转动至两者内侧贴合设置,以呈叠置状态,进而收纳。通过上述描述可以发现,该洞口盖板操作方便简单,且结构简单、更易收纳,综上所述该洞口盖板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洞口盖板体积较大的问题。关于其中限位部的设置,以能够在第一板体1相对第二板体2转动至拼接时阻止继续相对转动为准,如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分别设置有凸起部,第一板体1相对第二板体2转动至拼接时,两个凸起部相抵,但是这种结构设置起来繁杂。基于此,此处优选,第一板体1的拼接边与第二板体的拼接边均呈平面状,且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拼接边的内侧,即靠近洞口的一侧,以在第一板体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2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洞口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和与所述第一板体能够并列拼接成洞口遮盖面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相拼接的边沿铰接,且所述第一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内侧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限位部以在所述第一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拼接时阻止继续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口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和与所述第一板体能够并列拼接成洞口遮盖面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相拼接的边沿铰接,且所述第一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内侧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限位部以在所述第一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拼接时阻止继续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口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拼接边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拼接边均呈平面状,且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拼接边的内侧,以在第一板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两者拼接时,所述第一板体的拼接边与所述第二板体的拼接边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洞口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通过多个沿拼接缝依次布置的合页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洞口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均为矩形板体,且大小形状相等。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靖熊金龙刘鹏杨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