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749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其包括回转支架,回转支架上侧连接设有两个挡辊,回转支架带动挡辊回转,回转支架上侧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侧设有传送带,传送带位于两个挡辊之间,两个挡辊相向的一侧均与传送带抵触。当传送带偏移抵顶挡辊时,挡辊带动回转支架转动,此时,回转支架带动挡辊回转,进而挡辊抵顶传送带,使得传送带恢复原位,使得传送带存在偏转时,挡辊便能纠正传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偏转角度较小的传送带也能被纠正,减小传送带与挡辊之间摩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送带纠偏
,尤其是涉及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传送带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传送物品重量过大、传送带过长,导致传送带出现偏移、磨损等情况。现有技术中,参考授权公开号为CN201647564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带式输送机纠偏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托辊组、回转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两旋转体,旋转体上分别连接有回转支架,在回转支架上设有托辊组,两内侧的托辊平行固定支架,外侧的托辊向上倾斜,在回转支架的外侧设有挡辊,两旋转体之间设有连杆控制调节回转支架的位置。该技术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调整回转支架移动,可减小回转半径,增大回转角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技术中挡辊与传送带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当传送带运行至纠偏装置处时,传送带偏移较多的情况下,传送带才能与挡辊抵触,使得传送带偏移量较小时,传送带无法被纠正,只有传送带偏转角度较大时纠正传送带使得传送带与挡辊之间的摩擦更大,从而对传送带造成较大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当传送带稍有偏离,便可对传送带进行纠偏处理,避免偏离较小的传送带无法被纠正,从而减小传送带与挡辊之间的磨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主权的内容: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包括回转支架,所述回转支架上侧连接设有两个挡辊,所述回转支架带动挡辊回转,所述回转支架上侧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侧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位于两个挡辊之间,两个所述挡辊相向的一侧均与传送带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各抵触设有一个挡辊,且挡辊与回转支架连接,当传送带偏移抵顶挡辊时,挡辊带动回转支架转动,此时,回转支架带动挡辊回转,进而挡辊抵顶传送带,使得传送带恢复原位,使得传送带存在偏转时,挡辊便能纠正传送带,从而使得偏转角度较小的传送带也能被纠正,使得传送带偏离角度较小,进而减小传送带与挡辊之间的摩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向中间位置高度逐渐降低,且所述传送带的中间位置水平,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侧辊,所述侧辊与传送带两侧抵触,两个所述侧辊之间设有水平辊,所述水平辊上侧与传送带中间位置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送带设置为中间低两侧高的状态,且传送带下侧设有固定机构,利用侧辊、水平辊与传送带抵触,继而对传送带进行支撑,利用传送带的形状,使得传送带上侧传送的物品向中间聚集,并使得物品不易由传送带上侧掉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辊中间同轴连接有轴体,所述轴体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轴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侧辊与轴体同轴连接,且轴体两端均可拆卸连接,使得侧辊整体可拆卸,当侧辊损坏后,可将侧辊拆下进行修理或更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上侧设有豁口,所述轴体端部与支撑板搭接,使得所述轴体与豁口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的方式将支撑板与轴体连接,使得整个侧辊拆装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轴体侧面靠近支撑板的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轴体与豁口插接后,所述连接槽与豁口内侧的支撑板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轴体端部的连接槽与支撑板再次插接,进而在平行于轴体的方向对轴体运动进行限制,防止轴体在豁口内移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豁口上侧设有搭扣,所述搭扣将豁口封闭,且所述搭扣可启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搭扣将豁口的开口处挡住,通过搭扣对侧辊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传送带传送过程中,带动侧辊移动与支撑板分离,且搭扣可启闭,当需要将侧辊拆下时,可将搭扣打开将侧辊卸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上侧设有固定槽,所述轴体远离支撑板的一侧与固定槽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的方式使得轴体与支撑杆之间拆卸方便快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辊下侧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下侧与回转支架连接,所述安装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与挡辊之间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挡辊的立杆与挡辊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挡辊与立杆之间拆装方便,且挡辊与立杆之间固定牢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各抵触设有一个挡辊,且挡辊与回转支架连接,当传送带偏移抵顶挡辊时,挡辊带动回转支架转动,此时,回转支架带动挡辊回转,进而挡辊抵顶传送带,使得传送带恢复原位,使得传送带存在偏转时,挡辊便能纠正传送带,从而使得偏转角度较小的传送带也能被纠正;2.将侧辊与轴体同轴连接,且轴体两端均可拆卸连接,使得侧辊整体可拆卸,当侧辊损坏后,可将侧辊拆下进行修理或更换,并通过插接的方式使得轴体与支撑杆之间拆卸方便快捷;3.将轴体端部的连接槽与支撑板再次插接,进而在平行于轴体的方向对轴体运动进行限制,防止轴体在豁口内移动,利用搭扣将豁口的开口处挡住,通过搭扣对侧辊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传送带传送过程中,带动侧辊移动与支撑板分离,且搭扣可启闭,当需要将侧辊拆下时,可将搭扣打开将侧辊卸下。附图说明图1是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纠偏装置的局部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体现轴体固定方式以及搭扣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6是图5中B部分体现转动轴固定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纠偏装置的爆炸图;图8是图7中C部分体现挡辊固定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传送带;2、回转支架;21、支撑板;211、豁口;212、限位槽;213、搭扣;2131、连接轴;2132、搭片;2132-1、搭块;22、底座;221、轴套;23、支撑杆;231、固定槽;232、安装槽;24、回转板;241、水平板;242、固定板;3、支撑机构;31、侧辊;311、轴体;3111、连接槽;32、水平辊;321、转动轴;4、限位机构;41、挡辊;411、凹槽;42、安装架;421、插接杆;422、安装杆;423、立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包括回转支架2,回转支架2带动传送带1回转恢复原位。回转支架2上侧设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上侧设有传送带1。传送带1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机构4,且限位机构4与回转支架2连接。回转支架2的回转功能为现有技术,此处对回转支架2的功能实现不做过多阐述,具体实施原理及过程参照
技术介绍
中的专利文件。回转支架2包括底座22,底座22水平固定于传送带1下侧,且底座22垂直于传送带1传送方向。参照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包括回转支架(2),所述回转支架(2)上侧连接设有两个挡辊(41),所述回转支架(2)带动挡辊(41)回转,所述回转支架(2)上侧设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上侧设有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位于两个挡辊(41)之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辊(41)相向的一侧均与传送带(1)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包括回转支架(2),所述回转支架(2)上侧连接设有两个挡辊(41),所述回转支架(2)带动挡辊(41)回转,所述回转支架(2)上侧设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上侧设有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位于两个挡辊(41)之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辊(41)相向的一侧均与传送带(1)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传送方向的两侧向中间位置高度逐渐降低,且所述传送带(1)的中间位置水平,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两个侧辊(31),所述侧辊(31)与传送带(1)两侧抵触,两个所述侧辊(31)之间设有水平辊(32),所述水平辊(32)上侧与传送带(1)中间位置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辊(31)中间同轴连接有轴体(311),所述轴体(311)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23),所述轴体(31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艳军罗越
申请(专利权)人: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