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79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9
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数控装置通过连接组件与主轴箱连接,固定柱的一端插入固定孔中,在固定柱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在主轴箱的侧面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弧形槽,在主轴箱与数控装置的相对的面上设有安装孔,控制杆的一端插入导向槽中,连接板的一端与固定柱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杆的侧面连接,固定板与数控装置与主轴箱的相对的面连接,在固定板的侧面上设有配合孔,配合孔的孔壁的上侧沿固定孔的轴线弯曲向上延伸并与固定板的顶面连通,固定板插入安装孔中,在安装有控制杆的主轴箱的侧面上连接有配合环,限位板的一端穿过配合环后限位板的底面与控制杆远离地面的一侧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车床上的数控装置不便维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数控车床包括底座、工作台、主轴箱、数控装置和多工位刀架,所述工作台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连接,所述主轴箱和多工位刀架在工作台上依次连接,所述主轴箱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数控装置上,最常见的数控车床是将数控装置与车床一体化设计,但是在日常维护检修时,需要将整个机壳拆卸下来,工作非常不便,当数控装置中的电路出现问题时,电线起火会将数控装置的构件烧毁,而且火会顺着电线损坏主轴箱中的构件,导致整个车床无法使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需要定期进行检修保证机床能够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在主轴箱的侧面上设置不会脱离与导向槽配合的控制杆,用控制杆与固定板配合,使数控装置与主轴箱固定连接,再用限位板限制住控制杆的位置,使其不会随意移动,保证数控装置与主轴箱能稳定固定在一起,检修时可以直接将数控装置拆卸下来,解决了车床上的数控装置不便维护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包括底座、工作台、主轴箱、数控装置和多工位刀架,所述工作台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连接,所述主轴箱和多工位刀架在工作台上依次连接,所述数控装置通过连接组件与主轴箱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柱、连接板、控制杆、螺栓和固定板;在所述主轴箱的侧面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插入固定孔中,在固定柱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通孔,所述螺栓穿过连接孔后与固定孔的孔底固定连接,固定柱与螺栓间隙配合,在主轴箱的侧面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弧形槽,导向槽的槽壁与主轴箱的内腔连通,导向槽的两端绕着固定孔的轴线弯曲;在主轴箱与数控装置的相对的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底与主轴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控制杆的一端插入导向槽中,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固定柱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杆的侧面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数控装置与主轴箱的相对的面连接,在固定板的侧面上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为通孔,配合孔的轴线与固定柱的轴线平行,配合孔的孔壁的上侧沿固定孔的轴线弯曲向上延伸并与固定板的顶面连通,固定板插入安装孔中,控制杆与固定板上的配合孔配合;在安装有控制杆的主轴箱的侧面上连接有配合环,在所述配合环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穿过配合环后限位板的底面与控制杆远离地面的一侧接触。拆卸时,推动限位板向远离固定柱移动,使控制杆不再与限位板接触,然后推动控制杆沿导向槽移动,使控制杆与固定板脱离配合,固定板失去控制杆的限制作用后,可以将数控装置从主轴箱上取下来,对数控装置检修完成后再安装回原位。安装时,将数控装置上的固定板插入安装孔中,然后推动控制杆沿导向槽移动,直到控制杆与固定板上的配合孔配合,在连接板的控制下,控制杆不会脱离导向槽,使数控装置与主轴箱配合固定在一起,推动限位板向靠近固定柱移动,使控制杆的位置被限制住无法移动,保证数控装置被稳定固定在主轴箱的侧面上。本技术在主轴箱的侧面上设置不会脱离与导向槽配合的控制杆,用控制杆与固定板配合,使数控装置与主轴箱固定连接,再用限位板限制住控制杆的位置,使其不会随意移动,保证数控装置与主轴箱能稳定固定在一起,检修时可以直接将数控装置拆卸下来,解决了车床上的数控装置不便维护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所述控制杆的侧面上远离导向槽的槽底的一端设有防滑纹路。可以增大手掌与控制杆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转动控制杆使脱手。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与控制杆焊接。保证连接处不会断裂,影响对控制杆位置的控制。进一步地,在所述限位板远离固定柱的一侧连接有推板。限位板体积相对比较小,外接一个推板方便控制限位板的位置。进一步地,在所述限位板远离地面的侧面、且位于固定柱与配合环之间连接有固定块,当固定块与配合环接触时限位板不与控制杆接触。防止限位板从配合环上脱落。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有两组。用两组连接组件固定数控装置与主轴箱,提高数控装置与主轴箱的连接的保障性。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在主轴箱的侧面上设置不会脱离与导向槽配合的控制杆,用控制杆与固定板配合,使数控装置与主轴箱固定连接,再用限位板限制住控制杆的位置,使其不会随意移动,保证数控装置与主轴箱能稳定固定在一起,检修时可以直接将数控装置拆卸下来,解决了一体化外壳检修不便的问题。2.本技术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在所述控制杆的侧面上远离导向槽的槽底的一端设有防滑纹路。可以增大手掌与控制杆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转动控制杆使脱手。3.本技术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与控制杆焊接。保证连接处不会断裂,影响对控制杆位置的控制。4.本技术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在所述限位板远离固定柱的一侧连接有推板。限位板体积相对比较小,外接一个推板方便控制限位板的位置。5.本技术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在所述限位板远离地面的侧面、且位于固定柱与配合环之间连接有固定块,当固定块与配合环接触时限位板不与控制杆接触。防止限位板从配合环上脱落。6.本技术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所述连接组件有两组。用两组连接组件固定数控装置与主轴箱,提高数控装置与主轴箱的连接的保障性。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数控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主轴箱,2-数控装置,3-固定柱,4-连接板,5-控制杆,6-固定板,7-螺栓,8-配合环,9-限位板,10-固定块,11-推板,12-安装孔,13-导向槽,14-固定孔,15-连接孔,16-配合孔,17-底座,18-工作台,19-多工位刀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说明书中各部件之间的尺寸比例,并不代表实际使用时各部件的尺寸比例。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包括底座17、工作台18、主轴箱1、数控装置2和多工位刀架19,所述工作台18的底面与底座17的顶面连接,所述主轴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包括底座(17)、工作台(18)、主轴箱(1)、数控装置(2)和多工位刀架(19),所述工作台(18)的底面与底座(17)的顶面连接,所述主轴箱(1)和多工位刀架(19)在工作台(18)上依次连接,所述主轴箱(1)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数控装置(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柱(3)、连接板(4)、控制杆(5)、螺栓(7)和固定板(6);/n在所述主轴箱(1)的侧面上设有固定孔(14),所述固定柱(3)的一端插入固定孔(14)中,在固定柱(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15),所述连接孔(15)为通孔,所述螺栓(7)穿过连接孔(15)后与固定孔(14)的孔底固定连接,固定柱(3)与螺栓(7)间隙配合,在主轴箱(1)的侧面上设有导向槽(13),所述导向槽(13)为弧形槽,导向槽(13)的槽壁与主轴箱(1)的内腔连通,导向槽(13)的两端绕着固定孔(14)的轴线弯曲;/n在主轴箱(1)与数控装置(2)的相对的面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的孔底与主轴箱(1)的内腔连通,所述控制杆(5)的一端插入导向槽(13)中,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与固定柱(3)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杆(5)的侧面连接;/n所述固定板(6)与数控装置(2)与主轴箱(1)的相对的面连接,在固定板(6)的侧面上设有配合孔(16),所述配合孔(16)为通孔,配合孔(16)的轴线与固定柱(3)的轴线平行,配合孔(16)的孔壁的上侧沿固定孔(14)的轴线弯曲向上延伸并与固定板(6)的顶面连通,固定板(6)插入安装孔(12)中,控制杆(5)与固定板(6)上的配合孔(16)配合;/n在安装有控制杆(5)的主轴箱(1)的侧面上连接有配合环(8),在所述配合环(8)上设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的一端穿过配合环(8)后限位板(9)的底面与控制杆(5)远离地面的一侧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控卧式车床,包括底座(17)、工作台(18)、主轴箱(1)、数控装置(2)和多工位刀架(19),所述工作台(18)的底面与底座(17)的顶面连接,所述主轴箱(1)和多工位刀架(19)在工作台(18)上依次连接,所述主轴箱(1)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数控装置(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柱(3)、连接板(4)、控制杆(5)、螺栓(7)和固定板(6);
在所述主轴箱(1)的侧面上设有固定孔(14),所述固定柱(3)的一端插入固定孔(14)中,在固定柱(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15),所述连接孔(15)为通孔,所述螺栓(7)穿过连接孔(15)后与固定孔(14)的孔底固定连接,固定柱(3)与螺栓(7)间隙配合,在主轴箱(1)的侧面上设有导向槽(13),所述导向槽(13)为弧形槽,导向槽(13)的槽壁与主轴箱(1)的内腔连通,导向槽(13)的两端绕着固定孔(14)的轴线弯曲;
在主轴箱(1)与数控装置(2)的相对的面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的孔底与主轴箱(1)的内腔连通,所述控制杆(5)的一端插入导向槽(13)中,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与固定柱(3)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杆(5)的侧面连接;
所述固定板(6)与数控装置(2)与主轴箱(1)的相对的面连接,在固定板(6)的侧面上设有配合孔(16),所述配合孔(16)为通孔,配合孔(16)的轴线与固定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连发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