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71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照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灯罩,所述外壳与灯罩卡和固定,通过第一旋转盘顺时针旋转使第二旋转盘旋转,使齿轮进行旋转,使第二移动杆与第一移动杆向相反方向移动,移动块对镜片进行挤压,镜片进行旋转,灯光射到镜片的表面进行偏移,而第一旋转盘逆时针旋转第三旋转盘进行旋转,使另一个镜片进行翻转,可以根据需求,有效的控制光线偏移方向;通过第三通过槽与第一通过槽相通,可以对装置进行散热,遇到雨水时,水到达第三通过槽的内部,最后从第二通过槽排出,当雨水过多时,泡沫浮起,使挡板将第一通过槽挡住,防止水进入外壳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照灯
,尤其涉及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前照灯是指装于汽车头部两侧,用于夜间行车道路的照明装置。有两灯制和四灯制之分,汽车前照灯一般由灯泡、反射镜、配光镜散光镜三部分组成,汽车前照灯使用的灯泡有白炽灯泡、卤钨灯泡、新型高亮度弧光灯,反射镜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将灯泡发出的光线聚合成强光束,以增加照射距离,配光镜又称散光玻璃,由透光玻璃压制而成,是多块特殊棱镜和透镜的组合,外形一般为圆形和矩形,配光镜的作用是将反射镜反射出的平行光束进行折射,使车前的路面有良好而均匀的照明。汽车灯光的角度不可调,当遇到弯路时,只能照到一部分,存在行驶风险,而灯罩与灯之间为密封空间,导致热量难以散去,而开孔容易进水导致内部零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通过第一旋转盘顺时针旋转使第二旋转盘旋转,使镜片进行旋转,使灯泡的灯光射到镜片的表面进行偏移,起到光线偏移的作用,第三通过槽与第一通过槽相通,可以对装置进行散热,当雨水过多时,泡沫浮起,使挡板将第一通过槽挡住,防止水进入外壳的内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灯罩,所述外壳与灯罩卡和固定,所述外壳的内部远离灯罩的一侧安装有灯泡,所述灯泡的外部安装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与灯泡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镜片,所述镜片与外壳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镜片的一侧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外壳的内部,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移动块与第一移动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移动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移动杆与第一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卡块,两个所述第一卡块均与移动块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的内部对应移动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卡槽,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第二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卡槽与外壳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外壳的一端与外壳焊接,所述固定板与镜片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固定板焊接,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镜片通过热熔胶固定,所述第二移动杆与第一移动杆之间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旋转杆焊接,所述灯罩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通过槽,所述第三通过槽与灯罩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灯罩的内部远离第三通过槽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通过槽,所述第一通过槽与灯罩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三通过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通过槽,所述第二通过槽与灯罩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通过槽的内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安装有泡沫,所述挡板与泡沫之间通过热熔胶固定,所述泡沫的底部安装有浮板,所述泡沫与浮板之间通过3M胶固定,所述第一移动杆与第二移动杆一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旋转盘,所述第一旋转盘与第四弹簧焊接,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旋转盘所述第二旋转盘与第二移动杆焊接,所述第一旋转盘的底部安装有第三旋转盘优选的,所述反射镜的轴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镜片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镜片的轴截面形状的倾斜面靠近移动块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对应第一卡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滑动连接于第一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卡槽与外壳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靠近第一卡块的一端与第一卡块焊接,所述第一卡块远离第一卡块的一端与第一卡槽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杆与第一移动杆之间对应旋转杆的位置安装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旋转杆相匹配,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内部对应齿轮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齿轮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的内部,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内部对应齿轮的位置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齿轮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的顶部安装有多个第一固定槽,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槽均与第二移动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固定槽的轴截面形状为锐角三角形,所述第二滑轨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第二固定槽,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槽均与第一移动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固定槽的轴截面形状为锐角三角形,所述第二固定槽与第一固定槽均与齿轮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泡沫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卡块,所述灯罩的内部对应第二卡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与灯罩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卡块滑动连接于第三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二通过槽的内部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与灯罩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与灯罩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灯罩与旋转板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三通过槽的轴截面靠近泡沫的一侧向泡沫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通过槽的轴截面靠近泡沫的一侧向泡沫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通过槽靠近泡沫的一端向泡沫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盘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旋转盘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盘与第一弧形板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靠近第一弧形板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板焊接,所述第四弹簧原理第一弧形板的一端与第二旋转盘焊接,所述第一旋转盘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与第一旋转盘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与第一旋转盘之间安装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弧形板,所述第三弧形板与第一旋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弧形板与第一旋转盘之间安装有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与第三弧形板焊接,所述第三旋转盘的内部安装有第四弧形板,所述第四弧形板与第三旋转盘之间安装有第七弹簧,所述第七弹簧与第四弧形板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三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远离第一旋转盘的一端指向相反,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三旋转盘呈轴对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第一旋转盘顺时针旋转使第二旋转盘旋转,使齿轮进行旋转,使第二移动杆与第一移动杆向相反方向移动,移动块对镜片进行挤压,使镜片进行旋转,使灯泡的灯光射到镜片的表面进行偏移,起到光线偏移的作用,而第一旋转盘逆时针旋转第三旋转盘进行旋转,使另一个镜片进行翻转,可以根据需求,有效的控制光线偏移方向;2、通过第三通过槽与第一通过槽相通,可以对装置进行散热,遇到雨水时,水到达第三通过槽的内部,最后从第二通过槽排出,当雨水过多时,泡沫浮起,使挡板将第一通过槽挡住,防止水进入外壳的内部,可以起到对装置散热的作用,防止雨水到达外壳的内部使装置零件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俯视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图1的A部分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图1的B部分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包括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一侧安装有灯罩(1),所述外壳(2)与灯罩(1)卡和固定,所述外壳(2)的内部远离灯罩(1)的一侧安装有灯泡(9),所述灯泡(9)的外部安装有反射镜(8),所述反射镜(8)与灯泡(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镜片(7),所述镜片(7)与外壳(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镜片(7)的一侧安装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滑动连接于外壳(2)的内部,所述移动块(5)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移动杆(3),所述移动块(5)与第一移动杆(3)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移动杆(3)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移动杆(4),所述第二移动杆(4)与第一移动杆(3)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5)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卡块(10),两个所述第一卡块(10)均与移动块(5)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2)的内部对应移动块(5)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卡槽(13),所述移动块(5)滑动连接于第二卡槽(13)的内部,所述第二卡槽(13)与外壳(2)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靠近外壳(2)的一端与外壳(2)焊接,所述固定板(6)与镜片(7)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二弹簧(21)的底部与固定板(6)焊接,所述第二弹簧(21)的顶部与镜片(7)通过热熔胶固定,所述第二移动杆(4)与第一移动杆(3)之间安装有旋转杆(14),所述旋转杆(14)的外表面安装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与旋转杆(14)焊接,所述灯罩(1)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通过槽(31),所述第三通过槽(31)与灯罩(1)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灯罩(1)的内部远离第三通过槽(3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通过槽(22),所述第一通过槽(22)与灯罩(1)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三通过槽(3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通过槽(27),所述第二通过槽(27)与灯罩(1)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通过槽(22)的内部安装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的底部安装有泡沫(30),所述挡板(23)与泡沫(30)之间通过热熔胶固定,所述泡沫(30)的底部安装有浮板(29),所述泡沫(30)与浮板(29)之间通过3M胶固定,所述第一移动杆(3)与第二移动杆(4)一侧安装有安装板(32),所述安装板(32)与外壳(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的外表面安装有第四弹簧(35),所述第四弹簧(35)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旋转盘(33),所述第一旋转盘(33)与第四弹簧(35)焊接,所述旋转杆(14)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旋转盘(34)所述第二旋转盘(34)与第二移动杆(4)焊接,所述第一旋转盘(33)的底部安装有第三旋转盘(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包括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一侧安装有灯罩(1),所述外壳(2)与灯罩(1)卡和固定,所述外壳(2)的内部远离灯罩(1)的一侧安装有灯泡(9),所述灯泡(9)的外部安装有反射镜(8),所述反射镜(8)与灯泡(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镜片(7),所述镜片(7)与外壳(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镜片(7)的一侧安装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滑动连接于外壳(2)的内部,所述移动块(5)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移动杆(3),所述移动块(5)与第一移动杆(3)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移动杆(3)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移动杆(4),所述第二移动杆(4)与第一移动杆(3)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5)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卡块(10),两个所述第一卡块(10)均与移动块(5)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2)的内部对应移动块(5)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卡槽(13),所述移动块(5)滑动连接于第二卡槽(13)的内部,所述第二卡槽(13)与外壳(2)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靠近外壳(2)的一端与外壳(2)焊接,所述固定板(6)与镜片(7)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二弹簧(21)的底部与固定板(6)焊接,所述第二弹簧(21)的顶部与镜片(7)通过热熔胶固定,所述第二移动杆(4)与第一移动杆(3)之间安装有旋转杆(14),所述旋转杆(14)的外表面安装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与旋转杆(14)焊接,所述灯罩(1)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通过槽(31),所述第三通过槽(31)与灯罩(1)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灯罩(1)的内部远离第三通过槽(3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通过槽(22),所述第一通过槽(22)与灯罩(1)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三通过槽(3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通过槽(27),所述第二通过槽(27)与灯罩(1)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通过槽(22)的内部安装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的底部安装有泡沫(30),所述挡板(23)与泡沫(30)之间通过热熔胶固定,所述泡沫(30)的底部安装有浮板(29),所述泡沫(30)与浮板(29)之间通过3M胶固定,所述第一移动杆(3)与第二移动杆(4)一侧安装有安装板(32),所述安装板(32)与外壳(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的外表面安装有第四弹簧(35),所述第四弹簧(35)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旋转盘(33),所述第一旋转盘(33)与第四弹簧(35)焊接,所述旋转杆(14)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旋转盘(34)所述第二旋转盘(34)与第二移动杆(4)焊接,所述第一旋转盘(33)的底部安装有第三旋转盘(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8)的轴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镜片(7)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镜片(7)的轴截面形状的倾斜面靠近移动块(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灯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对应第一卡块(10)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卡槽(12),所述第一卡块(10)滑动连接于第一卡槽(12)的内部,所述第一卡槽(12)与外壳(2)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卡槽(1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靠近第一卡块(10)的一端与第一卡块(10)焊接,所述第一卡块(10)远离第一卡块(10)的一端与第一卡槽(12)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角度可调的汽车前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灿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宏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