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的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57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片的涂布装置,包括:传动组件,所述极片配合在所述传动组件上,所述传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极片向下游运动;浆料涂布机构,所述浆料涂布机构位于所述极片远离所述传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浆料涂布机构可向所述极片喷涂浆料;陶瓷涂刷机构,所述陶瓷涂刷机构和所述浆料涂布机构位于所述极片的同侧,且沿所述极片的运动方向上所述陶瓷涂刷机构设在所述浆料涂布机构的上游,所述陶瓷涂刷机构可在所述极片上涂刷陶瓷。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极片的涂布装置,通过采用陶瓷涂刷机构对极片进行涂刷陶瓷,减少设备及工装成本,在浆料涂布机构对极片进行喷涂浆料之前,就已经完成对极片的陶瓷涂布,降低制程鼓边混料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的涂布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片的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锂电池制造行业,在极片涂布上引入在其边缘处陶瓷涂布,在极片的边缘涂覆陶瓷,可有效避免电芯内满电负极与正极铝箔直接相对,避免电芯短路风险;另外,可有效改善极片在模切工序存在的毛刺问题,改善电芯制程风险,提高电芯安全性。在相关技术中,在极片的边缘涂覆陶瓷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采用单独模头进行陶瓷涂布,使陶瓷与正极浆料分别涂覆在铝箔上,需要额外购置陶瓷涂布模头,并且模头同样采用垫片形式进行涂布,在变更设计时,还需单独设计陶瓷的垫片尺寸,成本较高;另外一种通过在涂布垫片内设计陶瓷流道,使陶瓷与正极浆料同时涂覆在铝箔上,由于陶瓷流道与正极浆料流道距离较近,在涂布过程中极易发生混料的异常情况,并且陶瓷与正极浆料在流径上相互干扰,涂布过程易发生鼓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旨在提出一种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及工装成本、降低制程风险的极片的涂布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极片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所述极片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传动组件上,所述传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极片向下游运动;浆料涂布机构,所述浆料涂布机构位于所述极片远离所述传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浆料涂布机构可向所述极片喷涂浆料;陶瓷涂刷机构,所述陶瓷涂刷机构和所述浆料涂布机构位于所述极片的同侧,且沿所述极片的运动方向上所述陶瓷涂刷机构设在所述浆料涂布机构的上游,所述陶瓷涂刷机构可在所述极片上涂刷陶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陶瓷涂刷机构包括: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极片的左右方向延伸;多个涂刷部件,多个所述涂刷部件均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导轨上,每个所述涂刷部件均可在所述极片上涂刷出相应的陶瓷条。可选地,每个所述涂刷部件均可相对于所述导轨进行转动。可选地,所述涂刷部件内设有输送陶瓷物料的管路,所述管路上设有节流阀以调节所述管路内的陶瓷物料的流量大小。可选地,在垂直于左右方向上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每个所述涂刷部件上设有圆形的连接孔。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浆料涂布机构形成为浆料涂布模头。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驱动辊轮,所述极片的一部分贴设在所述主驱动辊轮上,所述极片随着所述主驱动辊轮的转动向下游运动;第一导向辊轮,所述第一导向辊轮和所述陶瓷涂刷机构均位于所述极片的同侧,在沿所述极片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向辊轮位于所述陶瓷涂刷机构的上游且靠近所述主驱动辊轮设置;第二导向辊轮,所述第二导向辊轮和所述主驱动辊轮均位于所述极片的同侧,在沿所述极片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向辊轮设在所述浆料涂布机构的下游。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辊轮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向辊轮在所述极片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极片的涂布装置还包括:烘箱,在沿所述极片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烘箱位于所述第二导向辊轮的下游,涂覆有浆料和陶瓷的所述极片通过所述第二导向辊轮输送至所述烘箱处。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极片为铝箔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汇流排支架具有以下优势:根据本技术的极片的涂布装置,通过位于所述浆料涂布机构上游的陶瓷涂刷机构对极片进行涂刷陶瓷,以达到减少设备及工装成本,在浆料涂布机构对极片进行喷涂浆料之前,就已经完成对极片的陶瓷涂布,降低制程鼓边混料风险。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极片的涂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陶瓷涂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涂刷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极片在涂覆陶瓷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极片在涂覆浆料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涂布装置100,主驱动辊轮11,第一导向辊轮12,第二导向辊轮13,浆料涂布机构20,陶瓷涂刷机构30,导轨31,涂刷部件32,管路321,陶瓷条322,浆料区323。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下面参考图1-图5并结合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极片的涂布装置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片的涂布装置100包括传动组件、浆料涂布机构20和陶瓷涂刷机构30。具体地,极片200的一部分配合在传动组件上,传动组件可带动极片200向下游运动,浆料涂布机构20位于极片200远离传动组件的一侧,浆料涂布机构20可向极片200喷涂浆料,陶瓷涂刷机构30和浆料涂布机构20位于极片200的同侧,且沿极片200的运动方向上陶瓷涂刷机构30设在浆料涂布机构20的上游,陶瓷涂刷机构30可在极片200上涂刷陶瓷。如图1所示,在极片200围绕传动组件由下至上的运动(即上游位于下游的下方)的过程中,由于陶瓷涂刷机构30设在浆料涂布机构20的上游,因此陶瓷涂刷机构30可先对极片200进行陶瓷涂覆,经过陶瓷涂覆的部分运动至浆料涂布机构20所在位置时,浆料涂布机构20再向极片200喷涂浆料。可以理解的是,在极片200由下至上的运动方向上,由于陶瓷涂刷机构30处于浆料涂布机构20的上游位置,在浆料涂布机构20对极片200进行喷涂浆料之前,就已经完成对极片200的陶瓷涂布,从而可以降低制程鼓边混料风险。进一步地,与相关技术中的采用陶瓷涂布摸头的方式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极片的涂布装置100采用陶瓷涂刷机构30在浆料涂布机构20涂覆浆料之前先对极片200进行陶瓷涂覆,无需使用摸头设备,且无需在变更设计时更换不同的垫片尺寸,可以极大地减少设备和工装成本。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片的涂布装置100,通过位于所述浆料涂布机构20上游的陶瓷涂刷机构30对极片200进行涂刷陶瓷,以达到减少设备及工装成本,在浆料涂布机构20对极片200进行喷涂浆料之前,就已经完成对极片200的陶瓷涂布,降低制程鼓边混料风险。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陶瓷涂刷机构30包括导轨31和多个涂刷部件32,导轨31沿极片200的左右方向延伸,多个涂刷部件32均可滑动地套设在导轨31上,每个涂刷部件32均可在极片200上涂刷出陶瓷条322,这样,可以方便对涂刷部件32进行左右调节。如图2所示,四个涂刷部件32均安装在导轨31上且相互独立,每个涂刷部件32可分别在导轨31上进行左右调节,以适应不同型号、不同涂宽的极片200的陶瓷涂刷。如图3所示,可选地,每个涂刷部件32均可相对于导轨31进行转动,如此,涂刷部件32可以围绕导轨31进行转动,通过围绕导轨31转动涂刷部件32,可以改变陶瓷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的涂布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传动组件,所述极片(200)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传动组件上,所述传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极片(200)向下游运动;/n浆料涂布机构(20),所述浆料涂布机构(20)位于所述极片(200)远离所述传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浆料涂布机构(20)可向所述极片(200)喷涂浆料;/n陶瓷涂刷机构(30),所述陶瓷涂刷机构(30)和所述浆料涂布机构(20)位于所述极片(200)的同侧,且沿所述极片(200)的运动方向上所述陶瓷涂刷机构(30)设在所述浆料涂布机构(20)的上游,所述陶瓷涂刷机构(30)可在所述极片(200)上涂刷陶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的涂布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组件,所述极片(200)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传动组件上,所述传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极片(200)向下游运动;
浆料涂布机构(20),所述浆料涂布机构(20)位于所述极片(200)远离所述传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浆料涂布机构(20)可向所述极片(200)喷涂浆料;
陶瓷涂刷机构(30),所述陶瓷涂刷机构(30)和所述浆料涂布机构(20)位于所述极片(200)的同侧,且沿所述极片(200)的运动方向上所述陶瓷涂刷机构(30)设在所述浆料涂布机构(20)的上游,所述陶瓷涂刷机构(30)可在所述极片(200)上涂刷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的涂布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涂刷机构(30)包括:
导轨(31),所述导轨(31)沿所述极片(200)的左右方向延伸;
多个涂刷部件(32),多个所述涂刷部件(32)均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导轨(31)上,每个所述涂刷部件(32)均可在所述极片(200)上涂刷出相应的陶瓷条(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的涂布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涂刷部件(32)均可相对于所述导轨(31)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的涂布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刷部件(32)内设有输送陶瓷物料的管路(321),所述管路(321)上设有节流阀以调节所述管路(321)内的陶瓷物料的流量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的涂布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左右方向上所述导轨(31)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旭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