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郁金毛状根的诱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1348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郁金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侵染液的制备;2)活体组培苗的培养;3)毛状根的诱导;4)毛状根的脱菌培养及繁殖。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利用温郁金的内生菌侵染组培苗,作为发根农杆菌的受体,再利用发根农杆菌活体侵染温郁金活体组培苗的茎段,实现高效诱导出毛状根,为利用温郁金毛状根诱导体系生长药用成分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郁金毛状根的诱导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培快繁
,具体涉及一种温郁金毛状根的诱导方法。
技术介绍
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是姜科姜黄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浙江省的温州地区,全株均可供药用。其块根加工成的药材“温郁金”为浙江省著名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根据药用部位与加工方法的不同,温郁金植物体的地下根茎可分别加工成3种不同药材:块根煮熟晒干称“温郁金”,侧根茎纵切厚片晒干称“片姜黄”,主根茎煮熟晒干称“温莪术”。3种药材均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温郁金的化学成分研究方面,迄今为止,已从其中分离得到82种化学成分,主要类型有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生物碱及其他成分。在温郁金药理活性研究方面,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温郁金中含有抗肿瘤的活性物质,包括蓬莪术环二烯、β-榄香烯、δ-榄香烯等。蓬莪术二烯,作为温郁金根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从温郁金中分离的β-榄香烯表现出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活性,药理研究证实β-榄香烯对肺癌、肝癌、脑癌、食道癌、胃癌和骨转移癌等多种癌症安全有效,具有增加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据此已研制出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植物药物。并且,温郁金在抗炎、镇痛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还具有保肝、抗忧郁作用、抗血栓和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另一方面,毛状根(hairyroots)是发根农杆菌所含Ri质粒的T-DNA片段在植物细胞基因组中插入、整合并表达,诱导植物细胞形成的不定根。毛状根在形态上保持了植物原根系统的特征,在生理上具有原根系统完整的代谢通路;毛状根起源于单细胞而不存在嵌合体,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应用上,由于毛状根具有天然根的结构、能够在不含有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快速生长、且遗传稳定性高并能合成和积累次生代谢物质,因此,毛状根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植物的药用活性成分。因此,诱导出温郁金的毛状根,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诱导温郁金毛状根的高效诱导的方法,克服目前根系药用植物产量少、培养难的问题,以便利用毛状根生产温郁金的药用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导温郁金毛状根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所述的一种温郁金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侵染液的制备分别取-80℃保存的野生型的发根农杆菌K599及-80℃保存的温郁金内生菌WYJ-E13,经活化与培养后分别制得发根农杆菌侵染液和内生菌侵染液,待用;2)活体组培苗的培养于200mL的培养瓶中,加入MS(0)固体培养基50mL,在培养基中接入高1-2cm的组培苗,在培养瓶中接入组培苗后,随即用加样枪吸取5-10μL的内生菌侵染液,加到组培苗基部的培养基表面;3)毛状根的诱导经步骤2)处理的组培苗与内生菌侵染液共培养15天,然后用无菌剪刀在距离组培苗根部0.5-1cm的茎处,剪除组培苗上部,仅留组培苗0.5-1cm的茎和根,用微量加样枪吸收发根农杆菌侵染液2-5μL直接滴加到组培苗茎的剪切口处,随后将侵染后的组培苗于28℃的温度条件下遮光培养15-30天,在组培苗的剪切口上部得到毛状根;4)毛状根的脱菌培养及繁殖待诱导出的毛状根长至3cm以上时,剪下毛状根并接种到含500mg/LCef(头孢霉素)的MS培养基上,每20d继代1次,经过3次继代完全灭杀农杆菌后,转入MS培养基培育繁殖毛状根。所述的一种温郁金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发根农杆菌侵染液的制备,具体为将-80℃保存的野生型的发根农杆菌K599在含有50mg/LStr(链霉素)的LB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取培养后的单菌落于含有50mg/LStr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当农杆菌生长到菌液OD值约为1.0时,取1mL菌液于1.5mL离心管中,离心、除上清;用MS液体培养基悬浮菌体,离心、除上清;再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至OD值约为0.1,用作农杆菌侵染液。所述的一种温郁金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内生菌侵染液的制备,具体为将-80℃保存的温郁金内生菌WYJ-E13在含有50mg/LStr的PDA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取培养后的单菌落于含有50mg/LStr的PDA液体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当内生菌的菌液OD值约为1.0时,取1mL菌液于1.5mL离心管中,离心、除上清;用MS液体培养基悬浮菌体,离心、除上清;再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至OD值约为0.01,用作内生菌侵染液。所述的一种温郁金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培养均于28℃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且200r/min的条件下摇床培养。本专利技术首先利用温郁金的内生菌侵染组培苗,作为发根农杆菌的受体,再利用发根农杆菌活体侵染温郁金活体组培苗的茎段,实现高效诱导出毛状根,为温郁金毛状根诱导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不同组培苗茎上诱导毛状根;图2为对比叶片侵染未能诱导出毛状根;图3为对比离体茎段诱导毛状根;图4为毛状根的PCR鉴定,图中,M:DNA标准分子量;1:普通组培苗的根;2和3:从离体茎诱导出的毛状根;4和5:从活体组培苗茎上诱导的毛状根;箭头所指:为扩增的条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诱导毛状根侵染液的制备1)农杆菌侵染液的制备:将-80℃保存的野生型的发根农杆菌K599在含有50mg/LStr的LB培养基上划线培养,28℃;取培养后的单菌落于含有50mg/LStr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当农杆菌生长到菌液OD值约为1.0时,取1mL菌液于1.5mL离心管中,离心、除上清;用MS液体培养基悬浮菌体,离心、除上清;再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至OD值为约0.1,用作农杆菌侵染液。2)内生菌侵染液的制备将-80℃保存的温郁金内生菌WYJ-E13在含有50mg/LStr的PDA培养基上划线培养,28℃;取培养后的单菌落于含有50mg/LStr的PDA液体培养基中过夜培养,28℃、200r/min,当内生菌的菌液OD值约为1.0时,取1mL菌液于1.5mL离心管中,离心、除上清;用MS液体培养基悬浮菌体,离心、除上清;再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至OD值约为0.01,用作内生菌侵染液。2、活体组培苗的培养于200mL的培养瓶中,加入MS(0)固体培养基50mL,在培养基中接入高1-2cm的组培苗,在培养瓶中接入组培苗后,随即用加样枪吸取5-10μL的内生菌侵染液,加到组培苗基部的培养基表面;MS(0)固体培养基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3、毛状根的诱导将经过内生菌侵染的组培苗与内生菌侵染液共培养15天,然后用无菌剪刀在距离组培苗根部0.5-1cm的茎处,剪除组培苗上部,仅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郁金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侵染液的制备/n分别取-80℃保存的野生型的发根农杆菌K599及-80℃保存的温郁金内生菌WYJ-E13,经活化与培养后分别制得发根农杆菌侵染液和内生菌侵染液,待用;/n2)活体组培苗的培养/n于200mL的培养瓶中,加入MS(0)固体培养基50mL,在培养基中接入高1-2cm的组培苗,在培养瓶中接入组培苗后,随即用加样枪吸取5-10μL的内生菌侵染液,加到组培苗基部的培养基表面;/n3)毛状根的诱导/n经步骤2)处理的组培苗与内生菌侵染液共培养15天,然后用无菌剪刀在距离组培苗根部0.5-1cm的茎处,剪除组培苗上部,仅留组培苗0.5-1cm的茎和根,用微量加样枪吸收发根农杆菌侵染液2-5μL直接滴加到组培苗茎的剪切口处,随后将侵染后的组培苗于28℃的温度条件下遮光培养15-30天,在组培苗的剪切口上部得到毛状根;/n4)毛状根的脱菌培养及繁殖/n待诱导出的毛状根长至3cm以上时,剪下毛状根并接种到含500 mg/LCef的MS培养基上,每20 d继代1次,经过3次继代完全灭杀农杆菌后,转入MS培养基培育繁殖毛状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郁金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侵染液的制备
分别取-80℃保存的野生型的发根农杆菌K599及-80℃保存的温郁金内生菌WYJ-E13,经活化与培养后分别制得发根农杆菌侵染液和内生菌侵染液,待用;
2)活体组培苗的培养
于200mL的培养瓶中,加入MS(0)固体培养基50mL,在培养基中接入高1-2cm的组培苗,在培养瓶中接入组培苗后,随即用加样枪吸取5-10μL的内生菌侵染液,加到组培苗基部的培养基表面;
3)毛状根的诱导
经步骤2)处理的组培苗与内生菌侵染液共培养15天,然后用无菌剪刀在距离组培苗根部0.5-1cm的茎处,剪除组培苗上部,仅留组培苗0.5-1cm的茎和根,用微量加样枪吸收发根农杆菌侵染液2-5μL直接滴加到组培苗茎的剪切口处,随后将侵染后的组培苗于28℃的温度条件下遮光培养15-30天,在组培苗的剪切口上部得到毛状根;
4)毛状根的脱菌培养及繁殖
待诱导出的毛状根长至3cm以上时,剪下毛状根并接种到含500mg/LCef的MS培养基上,每20d继代1次,经过3次继代完全灭杀农杆菌后,转入MS培养基培育繁殖毛状根。


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贤向太和江洁罗灶霞李江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