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膜、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255128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膜、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基体树脂、第一引发剂及光扩散剂进行混合,得到光扩散层配料;将第二基体树脂、第二引发剂及长余辉材料进行混合,得到长余辉层配料;将第三基体树脂、第三引发剂及白色填料进行混合,得到白色填料层配料;使光扩散层配料、长余辉层配料及白色填料层配料进行熔融共挤,得到胶膜。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具有上述结构的胶膜具有较高的发光或透光率,将其应用于制备光伏组件能够大大提升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降低电站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膜、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胶膜、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成为各电池板厂家研发选择的必由之路。目前,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使用透明胶膜加白色背板。利用白色背板的反射将片间距及串间距间的照射光反射到电池片正反面。该方法因背板反射率低导致其功率增益不大。(2)电池背面使用白色胶膜加透明玻璃。由于白膜紧靠电池片,反射层与电池片背面距离变小使反射角变小,背面电池获得的反射光减小,其获得的功率增益也不显著。(3)电池正面使用含光转换试剂胶膜。这可将紫外光转换成可见光以增加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但因其含量高会使得胶膜整体透光率下降,从而对电池整体的功率增益不显著。现有文献CN102140314A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反光率的EVA胶膜,其在制备过程中直接添加钛白粉等无机反光材料,其可能造成上下层胶膜交叉熔融,影响上层透明胶膜的透光率,并且其只能在白天进行发电工作,整体发电效率不佳;现有文献CN101882634A提供了一种可夜间工作的太阳能电池,其虽能在夜间也能进行有效发电,但其使用的长余辉材料设置于前层,其夜间发电所获得的能量是靠牺牲白天被长余辉材料所吸收的光照而来,事实上其组件功率增益不大甚至降低;现有文献CN102863916A提供了一种POE光谱转换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其虽能有效把紫外光和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但其使用了高含量的光转换颗粒,其将导致胶膜的透光率下降,因而对电池整体的功率增益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膜、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胶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基体树脂、第一引发剂及光扩散剂进行混合,得到光扩散层配料;将第二基体树脂、第二引发剂及长余辉材料进行混合,得到长余辉层配料;将第三基体树脂、第三引发剂及白色填料进行混合,得到白色填料层配料;使光扩散层配料、长余辉层配料及白色填料层配料进行熔融共挤,得到胶膜。进一步地,光扩散层配料还包括:第一助交联剂和第一增粘剂;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光扩散层配料包括100份第一基体树脂、0.05~1.5份第一引发剂、0.5~3份第一助交联剂、0.1~5份第一增粘剂及0.1~5份光扩散剂。进一步地,光扩散剂为有机硅树脂,优选为乙烯基类硅烷和/或芳香基类硅烷,粒径为1~10μm。进一步地,长余辉层配料还包括第二助交联剂和第二增粘剂;优选地,按重量份计,长余辉层配料包括100份第二基体树脂,0.05~1.5份第二引发剂,0.5~3份第二助交联剂,0.1~5份第二增粘剂,0.5~5份长余辉材料。进一步地,长余辉材料为碱土铝酸盐,优选为SrAl2O4:Eu、Sr4Al14O25:Eu或CaAl2O4:Eu,且粒度为5~100nm。进一步地,白色填料层配料还包括第三助交联剂和第三增粘剂及超分散剂;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白色填料层配料包括100份第三基体树脂、0.05~1.5份第三引发剂、0.5~3份第三助交联剂、0.1~5份第三增粘剂、0.5~10份白色填料及0.1~1份超分散剂。进一步地,白色填料选自钛白粉、硫酸钡、碳酸钙、云母和滑石粉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超分散剂为端羟基脂肪族超支化聚酯。进一步地,第一基体树脂、第二基体树脂和第三基体树脂分别独立地选自聚烯烃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醇缩丁醛酯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引发剂、第二引发剂和第三引发剂分别独立地选自自由基热引发剂,优选地,第一引发剂、第二引发剂和第三引发剂分别独立地选自叔丁基过氧化碳酸异丙酯、2,5-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基)己烷、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叔丁基过氧化碳酸-2-乙基己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1-双(叔戊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2,2-双(叔丁基过氧)丁烷、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戊酯和过氧化碳酸叔戊酯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助交联剂、第二助交联剂和第三助交联剂为多官能团丙烯酸酯,且官能团数≥2;优选地,第一助交联剂、第二助交联剂和第三助交联剂分别独立地选自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丙氧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2,4,6-三(2-丙烯基氧基)-1,3,5-三嗪、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增粘树脂、第二增粘树脂和第三增粘树脂分别独立地选自硅烷偶联剂;优选地,第一增粘树脂、第二增粘树脂和第三增粘树脂分别独立地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光扩散层、长余辉层和白色填料层的厚度之比为1:(0.2~5):(0.4~10)。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胶膜,胶膜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封装胶膜,该封装胶膜包括上述胶膜。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白色反射层中的白色填料层能够使入射光发生反射,而光扩散层在白天能够使经白色反射层反射的光在各方向发生扩散,增加光的散射和反射率;长余辉层能够在夜间继续发光,弥补光散射层在夜间无法发光的缺陷。在上述几方面原因的作用下,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具有上述结构的胶膜具有较高的发光或透光率,将其应用于制备光伏组件能够大大提升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降低电站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制得的三层共挤胶膜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含有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制得的三层共挤胶膜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正如
技术介绍
所描述的,现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存在发电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胶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基体树脂、第一引发剂及光扩散剂进行混合,得到光扩散层配料;将第二基体树脂、第二引发剂及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n将第一基体树脂、第一引发剂及光扩散剂进行混合,得到光扩散层配料;/n将第二基体树脂、第二引发剂及长余辉材料进行混合,得到长余辉层配料;/n将第三基体树脂、第三引发剂及白色填料进行混合,得到白色填料层配料;/n使所述光扩散层配料、所述长余辉层配料及所述白色填料层配料进行熔融共挤,得到所述胶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第一基体树脂、第一引发剂及光扩散剂进行混合,得到光扩散层配料;
将第二基体树脂、第二引发剂及长余辉材料进行混合,得到长余辉层配料;
将第三基体树脂、第三引发剂及白色填料进行混合,得到白色填料层配料;
使所述光扩散层配料、所述长余辉层配料及所述白色填料层配料进行熔融共挤,得到所述胶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层配料还包括:第一助交联剂和第一增粘剂;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光扩散层配料包括100份所述第一基体树脂、0.05~1.5份所述第一引发剂、0.5~3份所述第一助交联剂、0.1~5份所述第一增粘剂及0.1~5份所述光扩散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剂为有机硅树脂,优选为乙烯基类硅烷和/或芳香基类硅烷,粒径为1~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余辉层配料还包括第二助交联剂和第二增粘剂;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长余辉层配料包括100份所述第二基体树脂,0.05~1.5份所述第二引发剂,0.5~3份所述第二助交联剂,0.1~5份所述第二增粘剂,0.5~5份所述长余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余辉材料为碱土铝酸盐,优选为SrAl2O4:Eu、Sr4Al14O25:Eu或CaAl2O4:Eu,且粒度为5~100n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填料层配料还包括第三助交联剂和第三增粘剂及超分散剂;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白色填料层配料包括100份所述第三基体树脂、0.05~1.5份所述第三引发剂、0.5~3份所述第三助交联剂、0.1~5份所述第三增粘剂、0.5~10份所述白色填料及0.1~1份所述超分散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填料选自钛白粉、硫酸钡、碳酸钙、云母和滑石粉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超分散剂为端羟基脂肪族超支化聚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树脂、所述第二基体树脂和所述第三基体树脂分别独立地选自聚烯烃弹性体、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盘龚健侯宏兵唐国栋王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