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氢灯箱及手提式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236 阅读:197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氢灯箱50中,可从光射出开口69将与重氢灯10的光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朝前方导出。即,当使透明形式的重氢灯10亮灯时,可从光射出开口69将重氢灯10产生的光导出。另外,当使重氢灯10熄灯、使第2灯85亮灯时,第2灯85产生的光在由透镜84聚光的状态下通过重氢灯10,从光射出开口69导出。另外,当使重氢灯10和第2灯85同时亮灯时,在混合不同的光波长的状态下从光射出开口69导出。这样,由灯10、85的亮灯的方法可形成3种光,与仅收容1个灯的灯箱相比,可以说通用性极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容重氢灯的灯箱及可带入作业现场的手提式光源装置。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特别是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高的重氢灯箱和手提式光源装置。第1重氢灯箱的特征在于具有插入重氢灯的灯收容本体、形成于灯收容本体并将从重氢灯射出的光朝前方导出的光射出开口、形成于灯收容本体并与光射出开口相向的光入射开口、在通过光射出开口和光入射开口的光轴上配置于光入射开口侧的聚光透镜、及在光轴上配置于光入射开口后方的第2灯。在该重氢灯箱中,可直列地配置2种灯,从1个光射出开口朝前方导出与重氢灯的光不同的波长的光。即,当使透明形式的重氢灯亮灯时,可从光射出开口将重氢灯产生的光导出。另外,当使重氢灯熄灯、使第2灯亮灯时,第2灯产生的光在由透镜聚光的状态下通过重氢灯,从光射出开口导出。另外,当使重氢灯和第2灯同时亮灯时,在混合不同的光波长的状态下从光射出开口导出。这样,由灯的亮灯的方法可形成3种光,与仅收容1个灯的灯箱相比,可以说通用性极高。另外,利用于灯箱的重氢灯不限于透明形式,只要为不使第2灯亮灯那样的利用,则一般的重氢灯当然也可利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用性极高,这可通过在灯箱设置第2灯和聚光透镜、在光轴上配置光射出开口和光入射开口而加以实现。在第2重氢灯箱中,最好可相对灯收容本体自由装拆灯罩,该灯罩将聚光透镜配置于前部,将第2灯配置于后部。在该场合,通过采用组装了第2灯的灯罩,可简单地安装与要求相应的第2灯,而且,可容易地仅进行第2灯的更换和维修,可在使第2灯和聚光透镜的匹配为最佳的状态下将这些部件组装到灯箱,可利用各种第2灯,可利用的范围进一步变宽。在第3重氢灯箱中,最好在灯收容本体配置聚光透镜,将第2灯配置到灯罩,灯罩可相对灯收容本体自由装拆。在该场合,通过采用装入第2灯的灯罩,可简单地安装与要求相应的第2灯,而且,可容易地仅对第2灯进行更换和维修。在第4重氢灯箱中,最好在灯收容本体一体形成从光入射开口朝外方延伸的光通道,在光通道的前部配置透镜,在光通道的后部配置第2灯。这可减少部件数量,降低成本。在第5重氢灯箱中,最好使得可相对形成于光轴上的灯插入口自由插入第2灯。采用这样的构成的场合,使灯插入口位于光轴上,从而使得可在光轴上简单地设置第2灯的发光点,可确实地安装灯。在第6重氢灯箱中,最好在光轴上将聚光透镜配置于光射出开口侧。在采用这样的构成的场合,可在使重氢灯发生的光聚光的状态下确实地使其射出。在第7重氢灯箱中,最好重氢灯为在朝前方射出光的同时使从后方入射的光朝前方通过的透明形式。在采用这样的灯的场合,第2灯的光可通过重氢灯,从1个光射出开口射出第2灯的光。第8的在手提式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固定于箱体内并收容产生规定波长的光的重氢灯的灯箱和固定于箱体内用于驱动重氢灯的电源部,灯箱设置有插入重氢灯的灯收容本体、形成于灯收容本体并将从重氢灯射出的光朝前方导出的光射出开口、形成于灯收容本体并与光射出开口相向的光入射开口、在通过光射出开口和光入射开口的光轴上配置于光入射开口侧的聚光透镜、及在光轴上配置于光入射开口后方的第2灯。该手提式光源装置为可从光射出开口朝前方导出与重氢灯的光不同的光的装置。即,当使透明形式的重氢灯亮灯时,可从光射出开口将重氢灯产生的光导出。另外,当使重氢灯熄灯、使第2灯亮灯时,第2灯产生的光在由透镜聚光的状态下通过重氢灯,从光射出开口导出。另外,当使重氢灯和第2灯同时亮灯时,在混合不同的光波长的状态下从光射出开口导出。这样,由灯的亮灯的方法可形成3种光,与仅收容1个灯的灯箱相比,可以说通用性极高。另外,利用于灯箱的重氢灯不限于透明形式,只要为不使第2灯亮灯那样的利用,则一般的重氢灯当然也可利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用性极高,适用范围极广。在第9重氢灯箱中,最好具有在灯箱的光射出口延伸地固定于灯箱的导光筒和配置于灯箱的光射出开口内并由导光筒和灯收容本体夹入固定的聚光透镜。在采用这样的构成的场合,可由聚光透镜的简单而且适当的装入,接近重氢灯地配置聚光透镜,所以,可使更多的光汇聚,提高光强度。另外,由夹入固定可提高聚光透镜的组装作业性。在第10重氢灯箱中,重氢灯最好为朝前方射出光并使从后方入射的光朝前方通过的透明(ミ-スル-)形式。在采用这样的灯的场合,第2灯的光可通过重氢灯从1个光射出开口射出第2灯的光。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重氢灯箱和手提式光源装置的重氢灯的一实施形式的透视图。图2为图1的横断面图。图3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手提式光源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图4为图3所示光源装置的断面图。图5为图3所示光源装置的断面图。图6为示出本专利技术重氢灯箱的第1实施形式的断面图。图7为示出本专利技术重氢灯箱的第2实施形式的断面图。图8为示出本专利技术重氢灯箱的第3实施形式的断面图。图9为示出本专利技术重氢灯箱的第4实施形式的断面图。图1为示出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手提式光源装置的重氢灯的透视图。该图所示重氢灯10为从侧面射出紫外线(200-400nm)的侧开型的放电灯,同时,也是可从后方使别的光通过的透明型。这样的重氢灯10可使从置于灯10后方的别的灯发出的光照射到置于灯10前方的检查对象物。在该重氢灯10中,将发光部组装体20收容于玻璃制的圆筒状容器11的内部,并封入数个torr左右的重氢气(图中未示出)。在容器11的底部形成玻璃制的底座12。另外,容器11由具有良好的紫外线透过率的紫外线透过玻璃和石英玻璃等形成。在底座12以一直线状并列固定4根导销13-16,各导销13-16贯通底座12并分别由绝缘材料覆盖,作为导线17引出,连接到外部电源(图中未示出)。另外,发光部组装体20具有配置于前部的金属制(Ni或SUS)或陶瓷制的前面罩23、配置于后部的陶瓷制的阳极支承构件22、及配置于该阳极支承构件22与前面罩23之间的陶瓷制的隔离构件21。下面,详细说明发光部组装体20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在导销14的前端固定金属制的阳极24。该阳极24固定于导销14前端。另外,在阳极支承构件22的前部形成沿相对管轴L直交的方向延伸的光入射开口22A,在阳极24形成与其同心的光透过孔24A。因此,可由光入射开口22A和光透过孔24A使来自后方的光入射到发光部组装体20内。另外,在阳极支承构件22接触支承阳极24的背面,阳极支承构件22由具有电绝缘性和高导热性的陶瓷一体形成。因此,阳极支承构件22对于成为高温的阳极24起到散热器的作用,可有效地使积蓄在发光部组装体20的热散发到外部。在配置于阳极部22前方的隔离构件21设置矩形的开口部27,该开口部27形成于光入射开口22A的前方。在隔离构件21接触配置金属制的聚焦电极固定板28。在该聚焦电极固定板28的前面固定金属制的聚焦电极部29。聚焦电极固定板28固定于隔离构件21前面,聚焦电极部29的聚焦开口29a对着隔离构件21的开口部27配置,并与光透过孔24A呈相向关系。前面罩23的断面大体形成为U字状,同时,固定于隔离构件21的前面。在该前面罩23的中央形成与聚焦开口29a和光透过孔24A呈相向关系的紫外线投光用的开口孔30。这样,使光入射开口22A、光透过孔24A、聚焦开口29a、及开口孔30排成一列,从而使入射到发光部组装体20内的光从开口孔30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氢灯箱,其特征在于:具有灯收容本体、聚光透镜、及第2灯;该灯收容本体将重氢灯插入其中,并且具有将从上述重氢灯射出的光朝前方导向的光射出开口和与上述光射出开口相向的光入射开口;该聚光透镜在通过上述光射出开口和上述光入射开口的光轴上配置于上述光入射开口侧,该第2灯在上述光轴上配置于上述光入射开口的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勇二郎伊藤真城
申请(专利权)人: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联通] 2014年12月19日 08:26
    氘为氢的一种稳定形态同位素也被称为重氢元素符号一般为D或2H它的原子核由一颗质子和一颗中子组成在大自然的含量约为一般氢的7000分之一用于热核反应被誉为未来天然燃料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