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出机构及具有该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2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产品脱模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顶出机构及具有该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设置在动模上的滑道、设置在定模上的滑动座以及顶针,滑道上设置有凸台,滑动座上设置有镶针、与镶针平行设置的通孔,顶针的底端从通孔中伸出且顶针的顶端与成型产品的型面相抵,滑动座与滑道正面相对,滑动座可以带动顶针底部沿滑道移动到凸台的上方。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应用到注塑模具中,利用滑动座带动顶针底部沿滑道移动到凸台的上方,凸台将顶针向上抬起,顶针将成型产品的型面向上顶出,使成型产品与镶针脱离,保证螺丝柱与排气孔等注塑孔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出机构及具有该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产品脱模的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顶出机构及具有该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产品开模时通常情况下都是用顶针来顶出的。汽车保险杠壳体上一般都设置有螺丝柱,且螺丝柱的位置在壳体内设置的比较深。在模具上针对螺丝柱的位置处不方便直接放置顶针,使得壳体上的螺丝柱无法使用顶针来顶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顶出机构,针对螺丝柱的位置在模具内设置顶针,用顶出机构驱动顶针将螺丝柱顶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动模上的滑道、设置在定模上的滑动座以及顶针,滑道上设置有凸台,滑动座上设置有镶针、与镶针平行设置的通孔,顶针的底端从通孔中伸出且顶针的顶端与成型产品的型面相抵,滑动座与滑道正面相对,滑动座可以带动顶针沿滑道移动到凸台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有以下优点:滑动座带动顶针底部沿滑道移动到凸台的上方,凸台将顶针向上抬起,顶针将成型产品的型面向上顶出,使成型产品与镶针脱离,比如使螺丝柱与螺丝柱镶针脱离,或者使排气孔与排气镶针脱离。优选的,凸台上设置有导向斜面,顶针可以沿所述的导向斜面移动到凸台的上方。采用此结构,顶针可以沿所述的导向斜面顺利移动到凸台的上方,减小顶针移动到凸台上方的阻力。优选的,滑动座上还设置有位于通孔正上方的弹簧限位件,顶针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台,顶针上套接有弹簧,弹簧被限位在弹簧限位件与限位台之间。采用此结构,可以利用弹簧的弹性势能,使顶针在离开凸台的时候向下运动并与成型产品的型面脱离开。优选的,通孔内设置有与限位台相配合的台阶面,限位台被限位在台阶面与弹簧之间。采用此结构,可以防止顶针在运动过程中脱离通孔。优选的,动模上沿滑道的方向还设置有导向台,滑动座上设置有与导向台相配合的滑动面。采用此结构,可以精准控制滑动座在滑道上方移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在该注塑模具内设置顶出机构,用于将螺丝柱顶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以及上述的顶出机构。现有技术中,模具在脱模时,如果模具的型腔或者型芯的脱模斜度太小,或者模具型腔、型芯的光洁度不好,镶针很可能会由于受力过大而导致断裂。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则可以在产品脱模前,先用顶针将成型产品的型面向上顶出,使成型产品先行与镶针脱离,避免脱模时镶针断裂在产品中造成注塑件孔内出现多胶或堵塞的问题,保证螺丝柱或排气孔等注塑孔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在注塑模具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与成型产品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成型产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与动模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5中顶出机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中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中顶针与滑动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1、定模,2、动模,3、成型产品,3-1、螺丝柱,3-2、排气孔,4、顶出机构,4-1、滑动座,4-2、镶针,4-3、顶针,4-4、弹簧,4-5、凸台,4-6、导向台,4-7、滑道,4-8、滑动面,4-9、限位台,4-10、滑动杆,4-11,排气镶针,4-12、通孔,4-13、台阶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得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非严格按比例绘制。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具有”、“包含”、“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改列表中的单独元件。如图1至图10中所示是汽车保险杠壳体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成型产品3上还成型有螺丝柱3-1。该注塑模具中设置有用于顶出螺丝柱3-1的顶出机构4,如图2至图10中所示,顶出机构4包括设置在动模2上的滑道4-7,滑道4-7的一端设置有凸台4-5,凸台4-5上设置有导向斜面。顶出机构4还包括顶针4-3和设置在定模1上的滑动座4-1,顶针4-3中部设置有限位台4-9,限位台4-9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杆4-10,滑动座4-1与滑道4-7正面相对,滑动座4-1上设置有镶针4-2、与镶针4-2平行方向的通孔4-12和位于通孔4-12正上方的弹簧管道(未图示),弹簧管道顶部设置有弹簧限位件,镶针4-2用于成型螺丝柱3-1并与成型后的螺丝柱3-1粘连,通孔4-12内设置有与限位台4-9相配合的台阶面4-13,滑动杆4-10设置在通孔4-12中,顶针4-3上套接有弹簧4-4,且弹簧4-4被限位在弹簧管道中,顶针4-3向上伸出弹簧管道并与成型产品3的型面相抵,弹簧4-4的两端分别与弹簧限位件和限位台4-9的上端面相抵触,限位台4-9被限位在台阶面4-13与弹簧4-4之间,滑动杆4-10的长度大于通孔4-12的孔深。动模2上紧邻滑道4-7并沿滑道4-7方向还设置有导向台4-6,滑动座4-1上设置有与导向台4-6相配合的滑动面4-8。当滑动面4-8配合在导向台4-6上并使滑动座4-1沿导向台4-6移动时,滑动杆4-10的底端在滑道4-7上滑动并能沿凸台4-5上的导向斜面滑动到凸台4-5上。所述的弹簧限位件可以是所述的弹簧管道内壁上的凸起结构。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开模前,使定模1与动模2发生相对运动,滑动座4-1上的滑动面4-8配合在导向台4-6上并沿导向台4-6向凸台4-5的方向移动,则滑动座4-1带动镶针4-2和顶针4-3共同向凸台4-5的方向移动,滑动杆4-10的底端在滑道4-7上滑动直至沿斜面滑动到凸台4-5上,凸台4-5将滑动杆4-10顶起,此时限位台4-9沿弹簧管道方向压缩弹簧4-4,顶针4-3则向上顶起成型产品3的型面,使成型产品3上的螺丝柱3-1脱离镶针4-2,即螺丝柱3-1被顶针4-3顶出;然后使滑动座4-1上的滑动面4-8继续配合在导向台4-6上并沿导向台4-6向远离凸台4-5的方向移动,滑动杆4-10的底端离开凸台4-5后沿斜面下滑,滑动杆4-10的底端的作用力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弹簧4-4释放弹性势能,限位台4-9受弹簧的作用向下运动,使顶针4-3同时下移脱离成型产品3的型面。此时,成型产品3脱模完毕。将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应用到注塑模具中,则在注塑成型产品脱模前,顶针可以顶出设置在产品内部深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动模上的滑道(4-7)、设置在定模上的滑动座(4-1)以及顶针(4-3),滑道(4-7)上设置有凸台(4-5),滑动座(4-1)上设置有镶针(4-2)、与镶针(4-2)平行设置的通孔(4-12),顶针(4-3)的底端从通孔(4-12)中伸出且顶针(4-3)的顶端与成型产品的型面相抵,滑动座(4-1)与滑道(4-7)正面相对,滑动座(4-1)可以带动顶针(4-3)沿滑道(4-7)移动到凸台(4-5)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动模上的滑道(4-7)、设置在定模上的滑动座(4-1)以及顶针(4-3),滑道(4-7)上设置有凸台(4-5),滑动座(4-1)上设置有镶针(4-2)、与镶针(4-2)平行设置的通孔(4-12),顶针(4-3)的底端从通孔(4-12)中伸出且顶针(4-3)的顶端与成型产品的型面相抵,滑动座(4-1)与滑道(4-7)正面相对,滑动座(4-1)可以带动顶针(4-3)沿滑道(4-7)移动到凸台(4-5)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凸台(4-5)上设置有导向斜面,顶针(4-3)可以沿所述的导向斜面移动到凸台(4-5)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动座(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扬王翔翔娄开尧王海明方财福吴鸿波应华梁刘赛科李恒青徐利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