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091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原木加工成板材;将所述板材拼接成薄板;将多层所述薄板压制成模板;将所述模板上用于形成混凝土木纹纹理的木纹成型面进行碳化拉丝处理,碳化拉丝深度不超过所述薄板的厚度的一半;采用脱模剂处理碳化拉丝后的所述木纹成型面;采用脱模剂处理后的所述模板围成浇筑空间并对所述模板进行箍紧固定;浇筑混凝土;拆除所述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自然效果与木材使用量不能兼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多采用大木结构为主体框架的结构形式,而现在大多的仿古建筑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单纯的混凝土结构无法表现木纹效果,故通常采用木纹漆的处理方法或木质结构做外包装饰来达到木纹纹理外观的装饰效果。但是,木纹漆的处理方法会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无法达到自然的纹理效果,而木结构外包装饰所用木材数量较多,树木的砍伐对于环境影响严重,不利于保护国内有限的木材资源,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由于气候原因,外装饰木结构还会出现开裂、变形等影响美观及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自然效果与木材使用量不能兼顾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原木加工成板材;将所述板材拼接成薄板;将多层所述薄板压制成模板;将所述模板上用于形成混凝土木纹纹理的木纹成型面进行碳化拉丝处理,碳化拉丝深度不超过所述薄板的厚度的一半;采用脱模剂处理碳化拉丝后的所述木纹成型面;采用脱模剂处理后的所述模板围成浇筑空间并对所述模板进行箍紧固定;浇筑混凝土;拆除所述模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板的厚度为10mm。r>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化拉丝深度为4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板具有3或4层所述薄板。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原木加工成板材的步骤中,将原木按照木纹的方向进行切割形成具有顺纹的板材。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板材拼接成薄板的步骤中,至少具有所述木纹成型面的所述薄板由同一根原木加工成的板材拼接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多层所述薄板压制成模板的步骤中,相邻所述薄板的木纹纹理交错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板的含水率小于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拆除所述模板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修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可应用于仿古建筑中混凝土柱子、梁、枋、椽子、望板等表面,其按照纯大木结构的木纹效果进行木纹纹理处理,可使得混凝土表面的木纹纹理一次成型。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在采用原木制成板材后,先板材拼接成薄板,再将多个薄板层层压制形成强度足够的模板,可实现模板的重复利用,有利于减少木材使用量。模板上用于形成混凝土木纹纹理的木纹成型面首先进行碳化拉丝处理,既能保护模板还能加深纹理,使得纹理成型面的纹理更加清晰,在应用到混凝土浇筑装置中时,能够使得混凝土表面形成效果自然、仿真度高的木纹纹理,碳化拉丝后的木纹成型面需采用脱模剂进行处理,既有利于实现模板的快速拆除,还能增加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稳定性,增加木纹纹理的光滑性和致密性、减少外界侵蚀介质入侵,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耐磨强度。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板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浇筑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浇筑装置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模板1;薄板11;钢管2;垫块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原木加工成板材。在切割原木时,板材的厚度可优选为10mm,本实施例中具体切割形成10mm厚的板材,从而能够拼接成10mm厚的薄板11。要注意木纹的方向及截面纹路,为了提高美观度的同时确保足够的硬度,具体将原木按照木纹的方向进行切割,从而形成具有顺纹的板材。步骤S2:将板材拼接成薄板11。在进行拼接时,同一薄板11尽量采用由同一根原木加工成的板材拼接而成。步骤S3:将多层薄板11压制成模板1。为了使得模板1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能够重复利用,优选使用3或4层薄板11压制成混凝土浇筑用的模板1,具体地,本实施例采用3层薄板11压制模板1,如图1所示。为了降低模板1的干缩湿胀率,相邻薄板11的木纹纹理交错布置。为了防止模板1开裂、变形,在制造模板1的过程中还需控制模板1的含水率小于0.08,含水率的控制和检测可参考现有技术。步骤S4:将模板1上用于形成混凝土木纹纹理的木纹成型面进行碳化拉丝处理,碳化拉丝深度不超过薄板11的厚度的一半。在进行碳化拉丝处理时,碳化拉丝深度不超过薄板11的厚度的一半,可避免碳化过度、产生内层薄板11外露的现象,以致降低木纹纹理自然度、影响了纹理的连续性。本实施例碳化拉丝深度具体为4mm,能够有效加深纹理、提高纹理的清晰度。步骤S5:采用脱模剂处理碳化拉丝后的木纹成型面。采用脱模剂处理木纹成型面,既能再次提高纹理的清晰度,还能增加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稳定性,增加木纹纹理的光滑性和致密性、减少外界侵蚀介质入侵,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耐磨强度。步骤S6:采用脱模剂处理后的模板1围成浇筑空间并对模板1进行箍紧固定。如图2、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用于浇筑出方柱形的柱体,其包括采用上述步骤S1至S5所形成的模板1以及箍紧组件、垫块3。模板1具有4个,用于围成方柱形的浇筑空间。箍紧组件位于模板1外侧,用于将形成浇筑空间的4个模板1箍紧固定,其包括4个钢管2,4个钢管2围成箍紧模板1用的框架结构,具体可采用焊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箍紧组件沿浇筑空间的高度方向上设有两组。垫块位于箍紧组件、模板1之间,特别地,在相邻模板1的拐角处的两侧各设置1个垫块3,在各个模板1的外侧各设置有2个垫块3,垫块3为长条形木质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采用上述步骤S1至S5所形成的模板1来形成其他形状的浇筑空间。步骤S7:浇筑混凝土。在利用模板1形成浇筑空间后,便可向浇筑空间内浇筑设定量的混凝土。步骤S8:拆除模板1。在带模养护足够的时间后,便可拆除模板1。在拆除模板1后,可采用砂纸、纱网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修饰,从而使得木纹纹理更加自然、逼真。在步骤S2中,为了降低成本,也可仅将具有木纹成型面的薄板11采用同一根原木加工成的板材拼接而成。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将原木加工成板材;/n将所述板材拼接成薄板;/n将多层所述薄板压制成模板;/n将所述模板上用于形成混凝土木纹纹理的木纹成型面进行碳化拉丝处理,碳化拉丝深度不超过所述薄板的厚度的一半;/n采用脱模剂处理碳化拉丝后的所述木纹成型面;/n采用脱模剂处理后的所述模板围成浇筑空间并对所述模板进行箍紧固定;/n浇筑混凝土;/n拆除所述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原木加工成板材;
将所述板材拼接成薄板;
将多层所述薄板压制成模板;
将所述模板上用于形成混凝土木纹纹理的木纹成型面进行碳化拉丝处理,碳化拉丝深度不超过所述薄板的厚度的一半;
采用脱模剂处理碳化拉丝后的所述木纹成型面;
采用脱模剂处理后的所述模板围成浇筑空间并对所述模板进行箍紧固定;
浇筑混凝土;
拆除所述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的厚度为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拉丝深度为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仿古建筑中混凝土表面木纹纹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具有3或4层所述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军刘春磊周中强
申请(专利权)人: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