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86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分别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三爪卡口夹具、螺纹状水路结构和约束模块。夹具部分的U型卡口通过卡盘上的滑动导轨移动位置可夹紧不同直径的管道工件。加工有内流道的磨料筒内外壁安装对齐后可形成螺纹状水路结构。由两块加工有内螺纹的半空心圆柱组成的约束模块通过磨料筒内壁的定位槽安装,可提高磨粒流的湍流程度。磨粒流加工过程中,在螺纹状水路中通入冷却液可使磨粒流加工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本机构制造成本低,使用简单可靠,可提高磨粒流对工件表面的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磨粒流抛光技术是一种采用专用夹具对复杂模具型腔表面形成结构化流道,并采用磨粒与液体混合的流体磨料不断冲刷被加工表面的光整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软性磨粒流在工件表面与约束模块构成的约束仿形流道中形成湍流流动,磨粒在湍流的带动下无序的撞击加工表面达到切削效果,这种抛光方法客服了由于加工轮廓复杂、尺寸细小带来的加工困难,磨粒流抛光技术所能达到的微量切削能保证复杂曲面的位置、形状精度,防止造成加工零件的表面出现加工变质层和亚表面损伤。磨粒流抛光技术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船舶管道、汽车油管、卫浴、空调制冷管、灯饰、建筑机械等行业零件的精密加工。磨粒流抛光技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磨料温度是影响工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磨料在约束管道内循环流动时的摩擦力会导致磨料温度升高,进一步导致磨料黏度下降,降低加工质量。为满足加工要求,专利技术了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磨料筒筒壁内设计螺纹状水路,在水路内通入冷却液来控制磨料的温度在适当范围,从而提升磨粒流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磨粒流抛光工件过程中磨料温度升高导致降低抛光效果的问题,提供的一种加工装置,所述装置的磨料筒组装后筒壁内形成螺纹状水路,通过在螺纹状水路入口通入冷却液来降低磨料温度,提高磨粒流抛光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螺纹状水路结构、三爪卡口夹具和约束模块组成,所述螺纹状水路流道由磨料筒外壁及磨料筒内壁拼装后形成,所述水路流道可提高控温效率。所述磨料筒内外壁的拼合通过定位槽及螺栓定位。所述三爪卡口夹具由卡盘及U型卡口组成,U型卡口通过与卡盘上的滑轨配合来移动位置,可夹紧不同直径的管类零件。所述约束模块由两块加工有内螺纹的空心半圆柱组成,可增大磨粒流湍流程度,提高磨粒流对工件的加工效果。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磨料筒内壁加工有定位槽,约束模块通过定位槽安装到磨料筒内壁。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U型卡口通过卡盘上的导轨根据工件直径移动位置,所述三爪卡口夹具能通过调节U型卡口的位置夹紧不同直径的工件。进一步,作为优选,磨料筒内壁两端加工卡盘及磨料出入口的定位槽,卡盘与磨料入口、出口通过定位槽安装在磨料筒内壁上。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磨料筒内、外壁通过定位槽和定位键组装,形成螺纹状水路流道。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磨料筒组装平面加工有长方形凹槽,将密封垫片置于凹槽内可达到密封作用,防止液体流出。附图说明图1为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爆炸图示意图图2为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装配图示意图图3为磨料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三爪卡盘夹具示意图图5为约束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三爪卡口夹具、螺纹状水路结构和约束模块。所述三爪卡口夹具由卡盘(6)及U型卡口(7)组成,每个卡盘(6)加工有三条滑动轨道(6-1),U型卡口(7)可通过滑动轨道(6-1)移动位置,进而对不同直径的管道夹紧,卡盘(6)安装在磨料筒内壁(3)两端上的卡盘定位槽(3-2)上,进一步使工件固定在磨料筒内壁(3)上。所述螺纹状水路由磨料筒外壁(1)、(11)和磨料筒内壁(3)、(8)拼装后形成,所述磨料筒内外壁分别加工有流道(1-4)、(3-4),所述磨料筒外壁(1)加工有定位槽(1-5),所述磨料筒内壁(3)加工有定位槽(3-5),磨料筒外壁(1)与磨料筒内壁(3)通过在定位槽上安装定位键(4)组装对齐,进一步使水路流道对齐,所述磨料筒内壁两端加工有卡盘定位槽(3-2)及磨料出、入口定位槽(3-6),所述磨料出、入口(5)安装在磨料筒内壁(3)两端的磨料出、入口定位槽(3-6)上,所述磨料筒内壁(8)通过两端的卡盘定位槽(3-2)及磨料出入口定位槽(3-6)与磨料筒内壁(3)安装对齐,所述磨料筒外壁(11)通过螺栓(9)连接磨料筒外壁(1),所述磨料筒内壁(3)、(8)和磨料筒外壁(1)、(11)形成完整的螺纹状水路。所述约束模块(12)通过磨料筒内壁(3)、(8)上加工的约束模块定位槽(3-1)安装对齐,所述约束模块(12)加工有与工件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可提高磨粒流的湍流程度,提高工件表面抛光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三爪卡口夹具、螺纹状水路结构和约束模块。所述三爪卡口夹具由卡盘及U型卡口组成,所述U型卡口可通过卡盘上的滑动轨道移动位置,进而对不同直径的管道夹紧。所述螺纹状水路由磨料筒外壁和磨料筒内壁拼装后形成,所述磨料筒内外壁通过定位槽、卡盘和螺栓对齐安装。所述约束模块由两块加工有内螺纹的空心半圆柱组成,所述约束模块通过磨料筒内壁上加工的约束模块定位槽对齐安装。磨粒流加工过程中,在螺纹状水路中通入冷却液可使磨粒流加工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提高磨粒流对工件表面的抛光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三爪卡口夹具、螺纹状水路结构和约束模块。所述三爪卡口夹具由卡盘及U型卡口组成,所述U型卡口可通过卡盘上的滑动轨道移动位置,进而对不同直径的管道夹紧。所述螺纹状水路由磨料筒外壁和磨料筒内壁拼装后形成,所述磨料筒内外壁通过定位槽、卡盘和螺栓对齐安装。所述约束模块由两块加工有内螺纹的空心半圆柱组成,所述约束模块通过磨料筒内壁上加工的约束模块定位槽对齐安装。磨粒流加工过程中,在螺纹状水路中通入冷却液可使磨粒流加工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提高磨粒流对工件表面的抛光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烨朱尚滏倪国东石广丰李学光赵伟宏蔡洪彬王菲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