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22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7
一种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包括:机架、顶升装置、第一绕线装置、第二绕线装置、转子固定座,所述顶升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上部;所述第一绕线装置和第四绕线装置为对称设置在顶升装置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绕线装置和第四绕线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上部;所述转子固定座与第一绕线装置及第二绕线装置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制造使用成本低;转子上下料均自动化完成,提高生产效率,且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两组飞叉同时工作,实现电机转子的快速绕制,加倍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机转子生产
,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转子的每一绕组要同时穿绕两个间隔的线槽,绕完一组线圈后再绕下一组线圈,现有的电机转子绕线机采用一组绕线叉绕制转子线圈,其缺点在于绕线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转子上料、下料均需要人工操作,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且人工速度慢,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制造使用成本低;转子上下料均自动化完成,提高生产效率,且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两组飞叉同时工作,实现电机转子的快速绕制,加倍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包括:机架、顶升装置、第一绕线装置、第二绕线装置、转子固定座,所述顶升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上部;所述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为对称设置在顶升装置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上部;所述转子固定座与第一绕线装置及第二绕线装置配合设置,所述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包括:支撑架、进步气缸、底座、绕线电机、线圈、模板,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机架的上部;所述进步气缸及底座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且所述底座的端部与进步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所述绕线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上部,且所述绕线电机转轴端部设置有锥形齿轮;所述线圈设置在底座远离进步电机的一端;所述模板设置在绕线圈远离底座的一端。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制造使用成本低;转子上下料均自动化完成,提高生产效率,且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两组飞叉同时工作,实现电机转子的快速绕制,加倍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所述支撑架上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部设置有电机转子。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气缸、第二支撑座,所述顶升气缸活塞杆向上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在顶升气缸的活塞杆顶部。上下料实现自动化操作,速度快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上部设置有V形槽,所述V形槽与电机转子相配合。V形槽与电机转子表面接触面积小,有效宝华电机转子表面不被划伤。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外锥形齿轮,且所述外锥形齿轮与锥形齿轮配合连接。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所述外锥形齿轮内周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轴承;所述外锥形齿轮靠近线圈的一侧设置有平面轴承。轴承的设置使绕线过程更加平稳,提高生产质量及效率。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所述外锥形齿轮外侧设置有绕线飞叉,所述绕线飞叉的一端与外锥形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模板相配合。能够精确地实现绕线过程。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所述模板远离线圈的一端设置有绕线口,所述绕线口为弧形,且所述绕线口与电机转子配合连接。结构设计简单,生产使用方便。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制造使用成本低;转子上下料均自动化完成,提高生产效率,且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两组飞叉同时工作,实现电机转子的快速绕制,加倍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转子固定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传送带、12第一支撑座、2顶升装置、21顶升气缸、22第二支撑座、221V形槽、3第一绕线装置、31支撑架、32进步气缸、33底座、331外锥形齿轮、332轴承、333平面轴承、334绕线飞叉、34绕线电机、341锥形齿轮、35线圈、36模板、361绕线口、4第二绕线装置、5转子固定座、6电机转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包括:机架1、顶升装置2、第一绕线装置3、第二绕线装置4、转子固定座5,所述顶升装置2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第一绕线装置3和第二绕线装置4为对称设置在顶升装置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绕线装置3和第二绕线装置4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转子固定座5与第一绕线装置3及第二绕线装置4配合设置,所述第一绕线装置3和第二绕线装置4包括:支撑架31、进步气缸32、底座33、绕线电机34、线圈35、模板36,所述支撑架31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进步气缸32及底座33设置在支撑架31的上部,且所述底座33的端部与进步气缸32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所述绕线电机34设置在底座33的上部,且所述绕线电机34转轴端部设置有锥形齿轮341;所述线圈35设置在底座33远离进步电机32的一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顶升装置(2)、第一绕线装置(3)、第二绕线装置(4)、转子固定座(5),所述顶升装置(2)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第一绕线装置(3)和第二绕线装置(4)为对称设置在顶升装置(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绕线装置(3)和第二绕线装置(4)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转子固定座(5)与第一绕线装置(3)及第二绕线装置(4)配合设置,所述第一绕线装置(3)和第二绕线装置(4)包括:支撑架(31)、进步气缸(32)、底座(33)、绕线电机(34)、线圈(35)、模板(36),所述支撑架(31)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进步气缸(32)及底座(33)设置在支撑架(31)的上部,且所述底座(33)的端部与进步气缸(32)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所述绕线电机(34)设置在底座(33)的上部,且所述绕线电机(34)转轴端部设置有锥形齿轮(341);所述线圈(35)设置在底座(33)远离进步气缸(32)的一端;所述模板(36)设置在绕线圈(35)远离底座(33)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顶升装置(2)、第一绕线装置(3)、第二绕线装置(4)、转子固定座(5),所述顶升装置(2)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第一绕线装置(3)和第二绕线装置(4)为对称设置在顶升装置(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绕线装置(3)和第二绕线装置(4)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转子固定座(5)与第一绕线装置(3)及第二绕线装置(4)配合设置,所述第一绕线装置(3)和第二绕线装置(4)包括:支撑架(31)、进步气缸(32)、底座(33)、绕线电机(34)、线圈(35)、模板(36),所述支撑架(31)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进步气缸(32)及底座(33)设置在支撑架(31)的上部,且所述底座(33)的端部与进步气缸(32)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所述绕线电机(34)设置在底座(33)的上部,且所述绕线电机(34)转轴端部设置有锥形齿轮(341);所述线圈(35)设置在底座(33)远离进步气缸(32)的一端;所述模板(36)设置在绕线圈(35)远离底座(3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部设置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上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座(12),所述第一支撑座(12)上部设置有电机转子(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转子双飞叉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库明张志水查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磐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