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11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座及压合件;固定座包括用于插入卷芯中间的极柱及与极柱垂直连接的座体,极柱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螺孔,螺孔连续延伸并贯穿座体;座体开设有用于供极耳穿过的通孔;压合件包括可导电的盖体及与盖体垂直连接的螺杆,螺杆与螺孔相配合将盖体压合在座体背离极柱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固定座的极柱插入到卷芯中,极耳穿过通孔向座体的中心内折,压合件通过螺杆与螺孔配合,将极耳压合在座体上,实现将多个极耳进行固定的效果,避免了采用传统焊接方式产生的不良现象,提升了加工过程中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锂电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对于锂电池的放电倍率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有的锂电池已经越来越多的使用在极片上设置多个极耳的技术方案。当极片缠绕成卷芯后,对多个极耳进行连接固定通常是采用焊接的方式,然而,多个极耳焊接时容易发生虚焊、过焊等不良现象,影响电池内阻的一致性,从而导致电池极耳的加工过程良率较低。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卷芯多个极耳采用焊接时容易产生虚焊、过焊等不良现象的问题,提升了极耳加工时的良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座及压合件;所述固定座包括用于插入卷芯中间的极柱及与所述极柱垂直连接的座体,所述极柱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连续延伸并贯穿所述座体;所述座体开设有用于供极耳穿过的通孔;所述压合件包括可导电的盖体及与所述盖体垂直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孔相配合将所述盖体压合在所述座体背离所述极柱的一侧。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座体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座体及所述盖体均为圆柱状。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包括多组弧形孔组;每组弧形孔组包括位于多个等间隔设置且沿所述座体同一半径分布的弧形孔,相邻所述弧形孔组交错设置。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极柱与所述座体同轴。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柱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极柱与所述座体同轴。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柱外壁开设有若干个条形凹槽。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柱沿与长度垂直的方向开设有若干个过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固定座的极柱插入到卷芯中,极耳穿过通孔向座体的中心内折,压合件通过螺杆与螺孔配合,将极耳压合在座体上,实现将多个极耳进行固定的效果,避免了采用传统焊接方式产生的不良现象,提升了加工过程中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未装配时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的固定座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100,用于将卷芯的多个极耳进行连接固定,形成一个总极耳,便于后续的装配步骤。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100包括固定座10及压合件20。固定座10包括极柱11与座体12。其中,极柱11呈柱状,横截面优选为圆形,用于插入到卷芯中间,在固定固定座10的同时还对卷芯的缠绕起到支撑作用,或用于插入到卷芯中心的中心管内,其中中心管的形状与极柱11相适配,例如,可将中心管的内壁与极柱11的横截面形状都设为正六边形,从而中心管可限制极柱11进行转动,当然,极柱11与中心管的内壁也都可为圆形,便于生产加工以及装配时效率更高。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极柱11外壁开设有若干个条形凹槽111,条形凹槽111可为在卷芯中间或中心管内的电解液的渗透提供通道,促进卷芯内部电解液的循环渗透;当然,也可在极柱11沿与长度垂直的方向开设若干个的过孔(图中未示出),在促进电解液循环的同时降低极柱11的重量,使装配后的卷芯的重量更轻。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极柱11与座体12垂直连接,座体12的边缘不超出卷芯的外周缘,避免影响卷芯后续的放入壳体的加工过程。在本实施例中,极柱11与座体12的横截面均为正多边形或圆形,呈同轴设置,即,极柱11垂直连接于座体12的中心,此时,另外,极柱11与座体12可均为绝缘材质制作。极柱11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螺孔101,螺孔101连续延伸并贯穿座体12,即,螺孔101穿过座体12伸入到极柱11内,螺孔101可穿透极柱11远离座体12的一端也可不穿透。座体12开设有用于供极耳穿过的通孔102,通孔102的数量与位置可根据卷芯中多个极耳的具体情形设置,极耳穿过对应的通孔102后朝向座体12的中心内折。进一步的,通孔102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于座体12上,通孔102的数量可多于极耳的数量,以应对不同的极耳的设置情况。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孔102包括多组弧形孔组(图中未示出),每组弧形孔组包括位于多个等间隔设置且沿座体同一半径分布的弧形孔,相邻弧形孔组交错设置,其中,弧形孔朝向座体12的中心方向设置,长度略大于极耳的宽度,避免极耳在弧形孔内横向移动。多个弧形孔组可更快的将极耳对应的固定在座体12上。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压合件20包括可导电的盖体21及与盖体21垂直连接的螺杆22,螺杆22与螺孔101相配合将盖体21压合在座体12背离极柱11的一侧;具体的,盖体21面积小于或等于座体12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1与座体12的形状大小相一致。另外,盖体21可导电,材质可为与对应连接极耳或极片的材质相同,例如铝质或铜质。同时,螺杆22的长度小于螺孔101的深度,避免当螺杆22完全进入到螺孔101时,盖体21不能与座体12紧密连接。本技术的装配流程为:首先,将极柱11插入卷芯的中心或中心管内,座体12与卷芯的一端相抵接;其次,将卷芯一侧的极耳穿过座体12上的通孔102并朝座体12中心内折;再次,将压合件20的螺杆22伸入到固定座10的螺孔101内进行螺纹拧合,将极耳紧密的压合在盖体21与座体12之间。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上述方式代替传统的焊接,避免了采用传统焊接方式产生的不良现象,提升了加工过程中的良率,省去了昂贵的焊接设备投入,节约了设备成本;同时采用螺纹拧合的方式,使极耳与盖体的充分连接,保证了电池的过电流能力。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及压合件;所述固定座包括用于插入卷芯中间的极柱及与所述极柱垂直连接的座体,所述极柱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连续延伸并贯穿所述座体;所述座体开设有用于供极耳穿过的通孔;/n所述压合件包括可导电的盖体及与所述盖体垂直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孔相配合将所述盖体压合在所述座体背离所述极柱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及压合件;所述固定座包括用于插入卷芯中间的极柱及与所述极柱垂直连接的座体,所述极柱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连续延伸并贯穿所述座体;所述座体开设有用于供极耳穿过的通孔;
所述压合件包括可导电的盖体及与所述盖体垂直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孔相配合将所述盖体压合在所述座体背离所述极柱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座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芯极耳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及所述盖体均为圆柱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芯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应强吴传官陈浩峰范志超陈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