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连接套筒及钢筋混凝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274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4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连接套筒及钢筋混凝柱,钢筋连接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包括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和末端套筒段,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末端套筒段沿套筒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而形成一体,首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一剪力槽和第一台阶,末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二剪力槽和第二台阶,相邻的两圈第一剪力槽之间通过第一台阶相隔离,相邻的两圈第二剪力槽之间通过第二台阶相隔离,在沿首端套筒段至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各圈第一剪力槽的槽宽、各圈第一台阶的宽度逐渐变小;在沿末端套筒段至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各圈第二剪力槽的槽宽、各圈第二台阶的宽度逐渐变小。该钢筋连接套筒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连接套筒及钢筋混凝柱
本申请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连接套筒及钢筋混凝柱。
技术介绍
为提高效率,建筑行业强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其中,钢筋是受力的关键,钢筋的连接成为重要的环节。在过往的使用中,钢筋大量使用灌浆套筒进行连接,灌浆套筒内部均使用环状结构的剪力槽,为了增加灌浆套筒的强度,提高灌浆套筒的使用寿命,剪力槽一般采用等强度的结构设计,即,灌浆套筒内部采用等槽宽等槽距(即各圈剪力槽的宽度相等,相邻两圈的剪力槽之间的间距相等)的剪力槽设计,然而这种等强度的结构设计虽然可以增加灌浆套筒的强度,但是会导致套筒加工量的增加,使得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连接套筒及钢筋混凝柱,旨在解决现有钢筋连接套筒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连接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包括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和末端套筒段,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末端套筒段沿套筒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而形成一体,首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一剪力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包括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和末端套筒段,所述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末端套筒段沿所述套筒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而形成一体,所述首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一剪力槽和第一台阶,所述末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二剪力槽和第二台阶,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剪力槽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台阶相隔离,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二剪力槽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台阶相隔离,其中,在沿所述首端套筒段至所述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各圈所述第一剪力槽的槽宽逐渐变小,各圈所述第一台阶的宽度逐渐变小;在沿所述末端套筒段至所述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各圈所述第二剪力槽的槽宽逐渐变小,各圈所述第二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包括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和末端套筒段,所述首端套筒段、中部套筒段、末端套筒段沿所述套筒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而形成一体,所述首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一剪力槽和第一台阶,所述末端套筒段的腔壁上设有多圈第二剪力槽和第二台阶,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剪力槽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台阶相隔离,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二剪力槽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台阶相隔离,其中,在沿所述首端套筒段至所述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各圈所述第一剪力槽的槽宽逐渐变小,各圈所述第一台阶的宽度逐渐变小;在沿所述末端套筒段至所述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各圈所述第二剪力槽的槽宽逐渐变小,各圈所述第二台阶的宽度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首端套筒段至所述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剪力槽之间的槽宽之比以及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台阶之间的宽度之比均为σi/σi+1,其中,σ表示在具有等槽宽等槽距的钢筋连接套筒内注满浆体并待所述浆体凝固后,利用试验机所测得的各圈所述第一台阶所承受的应力,σi表示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台阶中离所述中部套筒段更远的一圈所述第一台阶所承受的应力,σi+1表示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台阶中离所述中部套筒段更近的另一圈所述第一台阶所承受的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末端套筒段至所述中部套筒段的方向上,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二剪力槽之间的槽宽之比以及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二台阶之间的宽度之比均为δi/δi+1,其中,δ表示在具有等槽宽等槽距的钢筋连接套筒内注满浆体并待所述浆体凝固后,利用试验机所测得的各圈所述第二台阶所承受的应力,δi表示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二台阶中离所述中部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玉亮梁湖清唐孟雄房营光谷任国杨医博吴才伍苏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