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接头组件及抗弯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57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管桩接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接头组件及抗弯管桩,其中的抗弯接头包括端板、裙板以及多个加固件;其中,所述裙板呈环形设置,且所述裙板与管桩的外径对应设置;所述端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上的中心圆孔,所述裙板的一端与所述板体一侧的边缘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加固件等间距分布设置在所述裙板的内腔中,且每个加固件的一端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裙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弯接头,包括端板、裙板以及加固件,通过加固件有利于提高端板与裙板之间的强度和抗弯性能,从而提高大直径管桩的抗弯性能,并且结构简单。并且结构简单。并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接头组件及抗弯管桩


[0001]本技术属于管桩接头
,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接头组件及抗弯管桩。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相比灌注桩具有桩身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经济性好、成桩质量有保证、无泥浆排放以及文明施工等优点,因此高强混凝土管桩成为近几年在沿海软土地区大力推广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型式。
[0003]由于生产、运输及施工等原因,单根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长往往不能一次满足设计深度需要,因此必须在打桩前进行现场接桩,将一段段管桩拼接起来。但是,在管桩受弯时,管桩接头端板与混凝土这两种不同介质之间存在变形不协调的现象,受弯时端板极易发生脱开现象,端板侧混凝土有明显裂纹,接头桩极限弯矩仅达到整桩极限弯矩的60%左右,远不如整桩的抗弯性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具有更好抗弯能力的管桩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该抗弯接头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
[0005]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抗弯接头的接头组件。
[0006]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接头组件的抗弯管桩。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包括端板、裙板以及多个加固件;其中,所述裙板呈环形设置,且所述裙板与管桩的外径对应设置;所述端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上的中心圆孔,所述裙板的一端与所述板体一侧的边缘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加固件等间距分布设置在所述裙板的内腔中,且每个加固件的一端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裙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板体上设有多个预应力钢筋孔,多个所述预应力钢筋孔沿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端板与所述裙板之间通过焊接的形式实现固定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端板厚度为24

30mm。
[0012]作为优选,所述加固件呈直角三角形设置,所述加固件的一直角边与所述端板的板体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件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裙板内壁固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加固件的厚度为15

20mm。
[0014]作为优选,所述裙板长度为300

1000mm,厚度为10

20mm。
[0015]一种接头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两个所述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的端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0016]一种抗弯管桩,包括若干个短距离管桩以及若干个所述接头组件;每个所述接头
组件的两个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短距离管桩的连接端上;相邻两个短距离管桩之间通过接头组件的端板焊接实现拼接。
[0017]作为优选,所述短距离管桩包括钢纤维增韧混凝土桩身段和未掺加钢纤维混凝土桩身段;所述钢纤维增韧混凝土桩身段位于所述连接端上,且与所述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连接,所述钢纤维增韧混凝土和未掺加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均为C80~C160,所述钢纤维增韧混凝土桩身段的长度为2

6m。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的抗弯接头,包括端板、裙板以及加固件,通过改变管桩接头处的结构形式,进而改变管桩的受力状态,即将通常管桩接头焊缝的受力变成整个端板、裙板、肋板以及纤维混凝土桩身的受力,极大提高了管桩接头的抗弯承载能力,从而提高大直径管桩的抗弯性能,并且结构设计合理。
[0020]本技术的接头组件,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只需要将两个抗弯接头的端板进行焊接,即可完成两个管桩之间的拼装连接,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
[0021]本技术的抗弯管桩,结合钢纤维增韧混凝土桩身段的使用,改善管桩接头端板与混凝土这两种不同介质之间存在变形不协调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管桩抗弯承载力。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主视图。
[0024]图2为加固件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抗弯管桩的主视图。
[0026]其中:
[0027]1‑
端板,2

裙板,3

加固件,4

中心圆孔,5

板体,6

张拉螺栓孔,7

预应力钢筋孔,8

螺栓,9

螺母,10

通孔,11

钢纤维增韧混凝土桩身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30]实施例1
[0031]参见图1

图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包括端板1、裙板2以及多个加固件3;其中,所述裙板2呈环形设置,且所述裙板2与管桩的外径对应设置;所述端板1包括板体5以及设置在板体5上的中心圆孔4,所述裙板2的一端与所述板体5一侧的边缘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加固件3等间距分布设置在所述裙板2的内腔中,且每个加固件3的一端与所述板体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裙板2的内壁固定连接。
[0032]参见图1,所述板体5上设有多个预应力钢筋孔7,多个所述预应力钢筋孔7沿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端板1与所述裙板2之间通过焊接的形式实现固定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端板1与裙板2之间,采用满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固定。所述端板1厚度为24

30mm。此外,端板1的材质可选用Q235B或Q345B。
[0034]参见图2

图3,所述加固件3呈直角三角形设置,所述加固件3的一直角边与所述端板1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裙板以及多个加固件;其中,所述裙板呈环形设置,且所述裙板与管桩的外径对应设置;所述端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上的中心圆孔,所述裙板的一端与所述板体一侧的边缘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加固件等间距分布设置在所述裙板的内腔中,且每个加固件的一端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裙板的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设有多个预应力钢筋孔,多个所述预应力钢筋孔沿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与所述裙板之间通过焊接的形式实现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厚度为24

3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呈直角三角形设置,所述加固件的一直角边与所述端板的板体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件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裙板内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大直径管桩抗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的厚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玉亮黄柯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