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74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包括第一基座模块、第二基座模块和若干个横梁模块,第一基座模块与第二基座模块之间通过若干个横梁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成一体,若干个横梁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座模块、第二基座模块可拆卸连接,第一基座模块、第二基座模块的顶部上均预埋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连接件;第一基座模块的底部内设有多个第一预留钢筋孔道,第二基座模块的底部内设有多个第二预留钢筋孔道,若干个横梁模块的底部内设有多个第三预留钢筋孔道,各个第三预留钢筋孔道分别与各个第一预留钢筋孔道、各个第二预留钢筋孔道一一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可降低应急式建筑的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筑的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筑的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基础的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地基;永久性建筑、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建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临时建筑、应急式建筑等都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和地基上,保证建筑物具有较高的结构可靠性、安全保障性和使用舒适性;其中,应急式建筑是指在社会动荡或自然灾害时期为人们提供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庇护场所,其层数不宜过多,为保证设计、生产、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一般为2-4层。
[0003]条形基础是一种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基础形式,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由于其对于低多层建筑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因此条形基础已在应急式建筑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现阶段的条形基础需要由设计师根据设计条件和荷载要求出具施工图,施工单位按图在现场开挖基槽并通过现浇方式浇筑而成,其主要过程包括施工图设计、现场测量放线、基槽开挖、模板安装、钢筋绑扎、预埋件预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成型、回填土回填等,现场作业工序冗杂、作业量大、涉及工人工种多,因此,若采用传统现浇方式为应急式建筑设置条形基础,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而且会延长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其不仅可降低应急式建筑的施工成本,而且可缩短应急式建筑的施工周期。
[0005]本技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包括第一基座模块、第二基座模块和若干个横梁模块,所述第一基座模块与所述第二基座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若干个横梁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成一体,其中,所述若干个横梁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座模块、所述第二基座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基座模块、所述第二基座模块的顶部上均预埋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基座模块的底部内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一预留钢筋孔道,所述第二基座模块的底部内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二预留钢筋孔道,所述若干个横梁模块的底部内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三预留钢筋孔道,其中,各个所述第三预留钢筋孔道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预留钢筋孔道、各个所述第二预留钢筋孔道一一对应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模块的顶部具有呈棱台状的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的顶部上预埋有若干个所述连接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座模块的顶部具有呈棱台状的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的顶部上预埋有若干个所述连接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横梁模块的顶部上预埋有若干个吊钩。
第一钢筋锚固板,141-第一锚固孔,2-第二基座模块,21-第二预留钢筋孔道,22-第二支撑台, 23-第二连接企口,24-第二钢筋锚固板,3-横梁模块,31-第三预留钢筋孔道,32-吊钩,33
-ꢀ
第三连接企口,34-第四连接企口,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8]参照图1、图2、图4和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包括第一基座模块1、第二基座模块2和若干个横梁模块3,第一基座模块1与第二基座模块2 之间通过若干个横梁模块3可拆卸地连接成一体,其中,若干个横梁模块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座模块1、第二基座模块2可拆卸连接,第一基座模块1、第二基座模块2的顶部上均预埋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连接件4;第一基座模块1的底部内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一预留钢筋孔道,第二基座模块2的底部内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二预留钢筋孔道,若干个横梁模块3的底部内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三预留钢筋孔道,其中,各个第三预留钢筋孔道分别与各个第一预留钢筋孔道、各个第二预留钢筋孔道一一对应设置。其中,横梁模块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而定,即,在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可通过改变横梁模块 3的数量来获得所需长度的条形基础。其中,所述连接件4的结构形式和预埋数量可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而定,可选地,所述连接件4为锚栓,图示性地,第一基座模块1、第二基座模块2的顶部上均预埋有四个连接件4。
[0029]本实施例的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的施工过程如下:
[0030]施工时,根据施工要求,将所需数量的第一基座模块1、第二基座模块2和横梁模块3 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按照“两端为基座模块,中间部分为横梁模块3”的组装原则,将各个模块首尾依次连接成一体,其中,连接时将各模块的预留钢筋孔道对准并排除孔道内的障碍物,组装完成后复核尺寸和各预埋件的位置和数量(如连接件4的位置和数量);复核无误后,将预先准备的预应力钢筋穿过各个预留钢筋孔道并使用现有的锚具将各根预应力钢筋的两端进行固定,从而完成条形基础的组装工作;其中,建筑物上部结构可通过预埋于第一基座模块1、第二基座模块2上的连接件4快速地与整个条形基础可靠连接。
[0031]本实施例的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基于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通过将适用于应急式建筑的条形基础预制成不同的标准化模块,在现场施工时,只需将各个基座模块和横梁模块3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组装,即可快速成型出所需长度的条形基础,非常方便快捷,而且,各个组成模块可重复周转使用,因此与传统采用现浇方式为应急式建筑设置条形基础的方式相比,不仅可有效降低应急式建筑的施工成本,而且可有效缩短应急式建筑
的施工周期。
[0032]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基座模块1的顶部具有呈棱台状的第一支撑台12,第一支撑台12的顶部上预埋有若干个连接件4;第二基座模块2的顶部具有呈棱台状的第二支撑台22,第二支撑台22的顶部上预埋有若干个连接件4。
[0033]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在两个基座模块的顶部设置呈上窄下宽棱台状的支撑台作为连接件4的锚固部位,可提供良好的传力机制,使得整个条形基础可更好地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
[0034]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和图5,为方便生产、运输、周转过程中对横梁模块3进行吊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若干个横梁模块3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模块、第二基座模块和若干个横梁模块,所述第一基座模块与所述第二基座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若干个横梁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成一体,其中,所述若干个横梁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座模块、所述第二基座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基座模块、所述第二基座模块的顶部上均预埋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基座模块的底部内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一预留钢筋孔道,所述第二基座模块的底部内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二预留钢筋孔道,所述若干个横梁模块的底部内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三预留钢筋孔道,其中,各个所述第三预留钢筋孔道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预留钢筋孔道、各个所述第二预留钢筋孔道一一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模块的顶部具有呈棱台状的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的顶部上预埋有若干个所述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模块的顶部具有呈棱台状的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的顶部上预埋有若干个所述连接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横梁模块的顶部上预埋有若干个吊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式建筑预制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模块靠近所述若干个横梁模块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企口,所述第二基座模块靠近所述若干个横梁模块的另一端具有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珊吴才伍苏建华李觐廖奕斌孙虎郑俊颖植嘉生熊伟谭进王业韦玉莹梁启颖白帆满棠黄柯柯刘馨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