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驳运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22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疏浚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泥浆驳运管路,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包括多个下行管、弯管和上行管,所述下行管与所述上行管交替设置,所述下行管和所述上行管通过所述弯管连接,通过将管路设为上下起伏的驳运管线,在水平状态的管线长度接近零,使泥浆内的砂石在管线中通过地球引力加速度自然形成加速,增加泥浆的动能,使泥沙可加速下行,保证泥浆的运输,并通过泥浆的上行角度形成扰动,防止泥沙沉淀,实现以低流速完成远距离的泥浆驳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浆驳运管路
本技术涉及疏浚船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泥浆驳运管路。
技术介绍
疏浚船舶用于河道挖泥,并将泥浆通过驳运管路运输。疏浚中的泥浆驳运一直是疏浚行业中的核心问题,驳运泥管的主要部分处于水平状态,因为泥质沉淀问题,尤其是远距离驳运,泥浆驳运的流速需要足够大来产生泥浆防沉淀扰动,以保证泥浆正常的驳运,而泥浆的驳运速度即驳运能耗,速度越大则泥浆驳运系统需要提供的能耗越大,远距离泥浆驳运的能耗问题已经成为疏浚行业的核心能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低流速完成远距离运输的泥浆驳运管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泥浆驳运管路,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包括多个下行管、弯管和上行管,所述下行管与所述上行管交替设置,所述下行管和所述上行管通过所述弯管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行管、所述下行管和所述弯管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行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行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6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管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大于1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管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小于2m。本技术的泥浆驳运管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管路设为上下起伏的驳运管线,在水平状态的管线长度接近零,使泥浆内的砂石在管线中通过地球引力加速度自然形成加速,增加泥沙的动能,使泥沙可加速下行,保证泥浆的上行,保证泥浆的运输,并通过泥浆的上行角度行形成扰动,防止泥浆沉淀,实现以低流速完成远距离的泥浆驳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泥浆驳运管路的示意图。图中,1、下行管;2、弯管;3、上行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上”、“下”、是相对于地平面指示的方位,“竖直”是指与地平面垂直的方向,“水平”是指与地平面平行的方向。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泥浆驳运管路,包括管道,管道包括多个下行管1、弯管2和上行管3,下行管1和上行管3交替设置,下行管1和上行管3通过弯管2连接。将管路设为上下起伏的驳运管线,在水平状态的管线长度接近零,使泥浆内的砂石在管线中通过地球引力加速度自然形成加速,增加泥沙的动能,使泥沙的动能可满足上行需求,保证泥浆的运输,泥浆在下行时在拐弯处会形成冲击,形成扰动,并通过泥浆的上行角度的增加泥沙的扰动,防止泥沙沉淀,在现有的管路中,随着泥浆运输距离的增长,泥浆会逐渐沉淀,因此只能缩短运输路程使泥浆未完全沉淀时输出,限制了泥浆运输距离,本实施例的管路可防止沉淀,使运输距离不受限制,实现以低流速完成远距离的泥浆驳运。在本实施例中,上行管3、弯管2和下行管1位于同一竖直面上,避免无意义的延伸,减少损失,降低能耗。本实施例的下行管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在管路起伏落差确定后,当下行管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小时,下行管1越缓,下行管1的长度越长,使泥浆驳运水平方向的运输路程越长,在泥浆下行时,砂石做加速运动,有利于推动泥浆向前运动,完成泥浆的运输距离,并且,下行管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会导致上行管3的上升角度增大,不利于泥浆上升,增大了泥浆驳运系统需要提供的能耗。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上行管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60°。基于上升角度在在理想状态理论上没有限制,但根据双相的泥水混合物中砂砾的沉淀扰动理论,上升角度越大,越有利于减少泥浆传输沉淀阻力,因此,上行管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设置的较大,但根据现实情况可知,上行管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小于90°。同时考虑到上行管3与下行管1的连接的柔顺性,弯管2的角度应大于90°,防止出现管路急拐点,引起拐点处的泥浆沉淀堆积。另外考虑到泥浆中的砂石在上行中做减速运动,应适当减小上行管3的上升角度以防泥沙在拐角处大量堆积。应当注意的是,下行管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上行管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根据驳运泥质的颗粒直径进行适当修正。另外,本实施例的管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大于1m。根据通常的泥浆驳运的平均稳定流速为4.5m/s,通过设定泥浆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0m/s,到达最低点的垂向速度为4.5m/s,根据在重力作用下的速度公式v2=2gh,可得到该速度在理想状态下的高度落差h为1m,追加流体的粘滞系数和系统安全保护系数,管道的起伏落差应大于1m,另外,本实施例根据通常泥浆的粘滞系数,将管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修正为1.5m。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管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小于2m,当起伏落差越高,泥浆流速需要越高,泥浆驳运系统需要提供的能耗越大,并且泥浆越容易在拐角处沉淀堆积,因此,设置管路的起伏落差小于2m。具体数值可以根据泥质进一步优化,泥浆流速可以降低到约3米/秒。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泥浆驳运管路,其通过下行管1、弯管2和上行管3将管路设为上下起伏的驳运管线,在水平状态的管线长度接近零,使使泥浆内的砂石在管线中通过地球引力加速度自然形成加速,增加泥浆的动能,使泥浆可上行,保证泥浆的运输,并通过泥浆的上下行形成扰动,防止泥沙沉淀,实现以低流速完成远距离的泥浆驳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浆驳运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包括多个下行管、弯管和上行管,所述下行管与所述上行管交替设置,所述下行管和所述上行管通过所述弯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浆驳运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包括多个下行管、弯管和上行管,所述下行管与所述上行管交替设置,所述下行管和所述上行管通过所述弯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驳运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管、所述下行管和所述弯管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驳运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管与水平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丘秉焱苏士斌杜巧玲刘英策陈方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