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夹持装置及具有其的龙门电镀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11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PCB板夹持装置及具有其的龙门电镀设备,PCB板夹持装置包括支架和成对设置的夹具,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及连接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的支撑柱,每对夹具的其中一者设于第一横梁上并与第一横梁电连接,每对夹具的其中另一设于第二横梁上并与第二横梁电连接,且每对夹具朝向彼此相对设置,夹具远离支架的一端具有导电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对PCB板的两端通电,从而提高PCB板镀铜的均匀性,提高产品品质,而且可避免薄的PCB板随夹具在电镀液中上下运动时受电镀液的影响而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B板夹持装置及具有其的龙门电镀设备
本技术涉及PCB电镀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PCB板夹持装置及具有其的龙门电镀设备。
技术介绍
在印刷电路板制作领域内,通过将PCB板浸入电镀液中,通电后PCB板作为阴极,电镀槽作为阳极,从而在PCB板上镀铜。目前,PCB板向轻、薄、高密度线路、线距的方向发展,为了生产镀铜薄板,通常将PCB板的上端固定在挂具上,挂具上下运动浸入电镀液中,PCB板通过夹具通电后作为阴极,电镀液作为阳极,从而在PCB板上镀铜。然而,由于PCB板仅上端与夹具连接通电,下端为自由端,PCB板与夹具连接的一端与电镀液的电压差较大,而PCB板远离夹具的一端与电镀液的电压差较小,从而导致PCB板与夹具连接的一端镀铜较多,而远离夹具的一端镀铜较少,使PCB板镀铜不均。另外,在生产镀铜薄板过程中,由于PCB板随夹具在电镀液中上下运动,薄的PCB板容易受电镀液的影响而弯曲,从而引起品质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PCB板夹持装置及具有其的龙门电镀线用电镀设备,以解决PCB板镀铜厚度不均、以及薄的PCB板容易受电镀液的影响而弯曲造成的品质不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CB板夹持装置,包括支架和成对设置的夹具,所述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支撑柱,每对所述夹具的其中一者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并与所述第一横梁电连接,每对所述夹具的其中另一设于所述第二横梁上并与所述第二横梁电连接,且每对所述夹具朝向彼此相对设置,所述夹具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具有导电点。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为伸缩件。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锁止机构,所述第一杆套设于所述第二杆中,所述锁止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杆上并锁紧固定所述第一杆。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固定端、以及远离所述连接部的自由端,所述导电点设于所述自由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部为夹爪。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平行设置,所述夹具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对。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横梁设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控制所述第二横梁上的若干所述夹具同步打开。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外裹覆有绝缘胶层。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龙门电镀线用电镀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PCB板夹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沿竖直方向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上的夹具对PCB板进行夹持并通电,不仅可对PCB板的两端通电,从而提高PCB板镀铜的均匀性,提高产品品质,而且可避免薄的PCB板随夹具在电镀液中上下运动时受电镀液的影响而弯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PCB板夹持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技术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技术的主题的基本结构。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龙门电镀线用电镀设备,其包括PCB板夹持装置100和电镀槽。其中,电镀槽中填充有电镀液,通过PCB板夹持装置100夹持PCB板,从而将需要电镀的PCB板放入电镀槽中并浸入电镀液中,通过电镀槽中的电镀液对PCB板进行电镀。参看图1,PCB板夹持装置100包括支架1和成对设置的夹具2,支架1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以及连接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12的支撑柱13,每对夹具2的其中一者设于第一横梁11上并与第一横梁11电连接,每对夹具2的其中另一设于第二横梁12上并与第二横梁12电连接,且每对夹具2朝向彼此相对设置,夹具2远离支架1的一端具有导电点。这样,一方面,通过成对设置的夹具2对PCB板相对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避免了薄的PCB板在镀铜过程中,随支架1进入和离开电镀液的过程中受电镀液的压力而弯曲,提高产品的品质,而且可提高PCB板的夹持牢度,避免PCB板自夹具2中脱落。另一方面,夹具2远离支架1的一端具有导电点,当PCB板浸入电镀液中并通电时,夹持于夹具2中的PCB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夹具2和第一横梁11、夹具2和第二横梁12与电源连通,PCB板作为阴极,电镀槽通电后作为阳极,从而使PCB板镀铜,由于PCB板的相对两端分别通电,使PCB板与夹具2连接的两端与电镀槽的电压差大致相同,从而提高了PCB板镀铜的均匀性,提高产品品质。进一步地,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12平行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延伸,以便每对夹具2上下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1设于第二横梁12的上方,支撑柱13垂直于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也即,支撑柱13沿竖直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3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柱13沿第一横梁1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于第一横梁11的两端,由于第二横梁12与第一横梁11平行,故,两个支撑柱13也沿第二横梁12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于第二横梁12的两端。参看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1、两个支撑柱13的其中一者、第二横梁12、两个支撑柱13的其中另一依序首尾相接,共同形成了PCB板夹持装置100的支架1,且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与两个支撑柱1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以便PCB板夹持在支架1内时处于竖直平面内,便于其置于电镀槽中进行电镀。进一步地,支撑柱13为伸缩件,可以根据PCB板的长度调节支撑柱13的长度,以便成对设置的夹具2夹持PCB板的两端,一方面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夹持不到PCB板,导致镀铜不均;另一方面,在生产薄的PCB板时,可避免电镀液对PCB板的影响而使PCB板弯曲褶皱,影响其品质,或者,对PCB板拉扯对其造成损坏。进一步地,支撑柱13包括第一杆131、第二杆132和锁止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成对设置的夹具,所述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支撑柱,每对所述夹具的其中一者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并与所述第一横梁电连接,每对所述夹具的其中另一设于所述第二横梁上并与所述第二横梁电连接,且每对所述夹具朝向彼此相对设置,所述夹具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具有导电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成对设置的夹具,所述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支撑柱,每对所述夹具的其中一者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并与所述第一横梁电连接,每对所述夹具的其中另一设于所述第二横梁上并与所述第二横梁电连接,且每对所述夹具朝向彼此相对设置,所述夹具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具有导电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伸缩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锁止机构,所述第一杆套设于所述第二杆中,所述锁止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杆上并锁紧固定所述第一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固定端、以及远离所述连接部的自由端,所述导电点设于所述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琦
申请(专利权)人:昱鑫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