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阴极挂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629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电镀阴极挂具,其结构是挂具主体固定在主体上固定架下方,主体上固定架一侧设导电块,挂具主体中部设安装槽,导电片通过压板压装在安装槽内,导电片上层覆盖有氟橡胶导电片密封圈,挂具主体上设沟槽,导电线设置在沟槽内并通过密封胶密封绝缘,导电线一端连接导电片、另一端沿主体上固定架引线至导电块上,主体盖板上设有沟槽,气囊固定在主体盖板上的沟槽内,后盖板盖合在压板外侧面并与主体盖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挂具主体抗腐蚀功能且保证了强度;产品导电区域分布均匀;可更有效防止药液进入产品的非镀面,避免导电片上也镀上镀层,而影响产品的镀层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镀层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阴极挂具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镀阴极挂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电镀工艺中固定阴极,与阳极连接传导电流至产品从而形成一定的镀层的2寸、4寸、6寸、8寸、12寸或16寸挂具。
技术介绍
电镀挂具的作用是悬挂或固定各种产品,使其与阴极连接,在阳极氧化及电抛光时则与阳极连接,传导电流至产品,从而达到形成镀层(如镀铜、镀镍、镀金等)或其他处理目的。具体的,镀件依靠挂具进行传递,并作为导体装镀件载入镀槽,通过挂具将镀件与镀液连接,配上电流后,将电流由电极传入镀液,使镀件附近得到电子,从而使产品表面形成镀层。在镀件上还原而获得镀层的全过程中,挂具的设计合理与否对所获的镀层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电镀挂具的设计和制作技术已日趋成熟,但由于电镀加工产品多样性,在实际生产中多数尚需根据加工件的外形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制作。现有技术中的电镀挂具存在以下不足:1)产品的非镀面容易渗液导致导电区域容易被镀上镀层;2)导电接触部分使用一段时间后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会造成产品镀层不均匀;3)电流传导部位容易发热烧焦,会导致挂具主体损坏;4)后盖通常采用螺丝拧紧的方式密封,螺丝易损,挂具主体容易损坏,导致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是一种电镀阴极挂具,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有效防止药液进入产品非镀面、提高镀层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电镀阴极挂具,其结构包括挂具主体、导电片、导电片密封圈、压板、导电线、导电块、主体盖板、气囊、后盖板和主体上固定架,其中挂具主体固定在主体上固定架下方,主体上固定架一侧设导电块,挂具主体中部设有与导电片形状配合的安装槽,导电片通过压板压装在挂具主体上的安装槽内,导电片上层覆盖有氟橡胶导电片密封圈,导电片边缘设弹片,挂具主体上设与导电线形状配合的沟槽,导电线设置在挂具主体上的沟槽内并通过密封胶密封绝缘,导电线一端连接导电片、另一端沿主体上固定架引线至导电块上,主体盖板上设有沟槽,气囊固定在主体盖板上的沟槽内,后盖板盖合在压板外侧面并与主体盖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导电线为单芯线,导电块为紫铜压块,导电线与导电块接触处为插槽式。优选的,所述的后盖板上对应主体盖板的沟槽设有等比例的斜面,后盖板通过斜面与主体盖板旋转拧紧、并通过设置在主体盖板上的进气后的气囊密封产品。优选的,所述的后盖板包括主体部、密封部和凸出部,密封部配合主体盖板上的沟槽固定气囊。优选的,所述的压板通过塑料轴承埋藏在挂具主体上,后盖板上的斜面和主体盖板上的沟槽旋转收紧将产品压在挂具主体导电片的导电片密封圈上。本技术的优点:1)挂具主体优选HT-PVC材质,使用材料还包括PVC、NPP、PTFE、PVDF、PEEK、PE配合厚度选择,轻便,带有一定的抗腐蚀功能且保证了挂具本身强度;2)阴极挂具导电部分采用Cr13一体成型与产品接触区域为多点片针式,确保产品导电区域分布均匀;可更有效防止药液进入产品的非镀面,避免导电片上也镀上镀层,而影响产品的镀层效果;3)导电线优选单芯线,埋藏于预先加工的沟槽内,使用密封胶密封,可避免导电线暴露于药液中烧坏的可能,延长了使用寿命;4)导电块优选导电性能好的紫铜,导电接触处优选插槽式,保证在挂具放入槽体后挂钩正好配合进入插槽,使电流能顺利通过,提高镀层质量;5)密封采用气囊进气方式对后盖进行密封,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寿命;6)后盖采用斜面旋转拧紧装置对产品进行压紧处理,保证了产品的导电密封性,从而提高了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镀阴极挂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主体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1是挂具主体、2是导电片、3是导电片密封圈、4是压板、5是导电线、6是导电块、7是主体盖板、8是气囊、9是后盖板、10是主体上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电镀阴极挂具,其结构包括挂具主体1、导电片2、导电片密封圈3、压板4、导电线5、导电块6、主体盖板7、气囊8、后盖板9和主体上固定架10,其中挂具主体1固定在主体上固定架10下方,主体上固定架10一侧设导电块6,挂具主体1中部设有与导电片2形状配合的安装槽,导电片2通过压板4压装在挂具主体1上的安装槽内,导电片2上层覆盖有氟橡胶导电片密封圈3,导电片2边缘设弹片,挂具主体1上设与导电线5形状配合的沟槽,导电线5设置在挂具主体1上的沟槽内并通过密封胶密封绝缘,导电线5一端连接导电片2、另一端沿主体上固定架10引线至导电块6上,主体盖板7上设有沟槽,气囊8固定在主体盖板7上的沟槽内,后盖板9盖合在压板4外侧面并与主体盖板7固定连接。所述的导电线5为单芯线,导电块6为紫铜压块,导电线5与导电块6接触处为插槽式。所述的后盖板9上对应主体盖板7的沟槽设有等比例的斜面,后盖板9通过斜面与主体盖板7旋转拧紧,并通过预先设置在主体盖板7上的气囊8进气后使得产品得到密封。所述的后盖板9包括主体部、密封部和凸出部,密封部配合主体盖板7上的沟槽固定气囊8,通过进气达到旋紧密封的作用。所述的压板4通过塑料轴承埋藏在挂具主体1上,使得后盖板9上的斜面和主体盖板7上的沟槽旋转收紧作用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将产品压在挂具主体1导电片2的导电片密封圈3上,达到上下密封的效果。所述的挂具主体1为HT-PVC、PVC、NPP、PTFE、PVDF、PEEK或PE材质。所述的导电片2为Cr13一体成型,导电片2与产品接触区域为多点片针式。工作时,导电线5通过导电块6压到外设机台固定的导电机构处进行导电。以上所述各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任意可实现其对应功能的型号和现有设计。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阴极挂具,其特征包括挂具主体(1)、导电片(2)、导电片密封圈(3)、压板(4)、导电线(5)、导电块(6)、主体盖板(7)、气囊(8)、后盖板(9)和主体上固定架(10),其中挂具主体(1)固定在主体上固定架(10)下方,主体上固定架(10)一侧设导电块(6),挂具主体(1)中部设有与导电片(2)形状配合的安装槽,导电片(2)通过压板(4)压装在挂具主体(1)上的安装槽内,导电片(2)上层覆盖有氟橡胶导电片密封圈(3),导电片(2)边缘设弹片,挂具主体(1)上设与导电线(5)形状配合的沟槽,导电线(5)设置在挂具主体(1)上的沟槽内并通过密封胶密封绝缘,导电线(5)一端连接导电片(2)、另一端沿主体上固定架(10)引线至导电块(6)上,主体盖板(7)上设有沟槽,气囊(8)固定在主体盖板(7)上的沟槽内,后盖板(9)盖合在压板(4)外侧面并与主体盖板(7)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阴极挂具,其特征包括挂具主体(1)、导电片(2)、导电片密封圈(3)、压板(4)、导电线(5)、导电块(6)、主体盖板(7)、气囊(8)、后盖板(9)和主体上固定架(10),其中挂具主体(1)固定在主体上固定架(10)下方,主体上固定架(10)一侧设导电块(6),挂具主体(1)中部设有与导电片(2)形状配合的安装槽,导电片(2)通过压板(4)压装在挂具主体(1)上的安装槽内,导电片(2)上层覆盖有氟橡胶导电片密封圈(3),导电片(2)边缘设弹片,挂具主体(1)上设与导电线(5)形状配合的沟槽,导电线(5)设置在挂具主体(1)上的沟槽内并通过密封胶密封绝缘,导电线(5)一端连接导电片(2)、另一端沿主体上固定架(10)引线至导电块(6)上,主体盖板(7)上设有沟槽,气囊(8)固定在主体盖板(7)上的沟槽内,后盖板(9)盖合在压板(4)外侧面并与主体盖板(7)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四化祁志明李松松莫科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姆西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