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浮顶罐带芯人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884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浮顶罐带芯人孔,包括人孔筒节、人孔盖及芯板,芯板和人孔盖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筋板,所述人孔筒节靠近人孔盖的位置处设有法兰,所述人孔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法兰上,所述芯板的周向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周面与人孔筒节内壁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显著缩小了芯板与人孔筒节的间隙,更好的保证了浮盘顺利升降,极大降低了带芯人孔处内浮盘密封装置的损坏风险。与此同时,由于增设了芯板密封装置,可有效阻止罐内介质进入人孔筒节,保证了内浮盘顶部及人孔筒节内部的洁净程度,为浮盘检维修操作创造有利条件,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浮顶罐带芯人孔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浮顶罐带芯人孔,是一种内浮顶罐检修配套部件,属于检修配套部件

技术介绍
内浮顶罐设计时通常会在罐壁距罐底一定高度处设置一带芯人孔(高位人孔),用于内浮盘的检修及维护。这种带芯人孔要求芯板与罐壁内表面齐平,从而防止内浮盘升降通过人孔位置时发生卡涩或损坏内浮盘密封装置。目前此类带芯人孔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直接在HG/T21516~HG/T21521标准人孔的基础上,在人孔盖内侧增设一组筋板及芯板。此种结构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浮盘卡涩和保护其密封装置的作用,现有技术人孔盖是通过铰链装配在人孔筒节上的,受限于这种旋转开启人孔盖的形式,芯板直径往往要比人孔筒节内径小50mm以上才能保证芯板从人孔筒节中顺利抽出。由于芯板与人孔筒节之间的间隙仍相对较大,内浮盘升降通过带芯人孔时仍存在密封装置局部损伤的风险。此外,内浮盘升起后罐内介质也会从芯板与人孔筒节之间的间隙进入人孔内部,浮盘下降后人孔内部充满的介质来不及流回罐内,很大一部分流至内浮盘上方,人孔筒节内也往往会残留较多介质,给检修人员的操作带来极大不便以及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罐内介质进入人孔筒节、方便检维修人员进罐操作的内浮顶罐带芯人孔。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浮顶罐带芯人孔,包括人孔筒节、人孔盖及芯板,芯板和人孔盖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筋板,所述人孔筒节靠近人孔盖的位置处设有法兰,所述人孔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法兰上,所述芯板的周向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周面与人孔筒节内壁密封配合。所述芯板边缘上固定有环形连接圈,环形连接圈与芯板同心设置,所述环形槽开设在环形连接圈的外周面上。所述环形连接圈焊接在芯板靠近人孔盖一侧上,环形连接圈的外周与人孔筒节内壁的间距小于10mm。所述人孔盖外侧对称设有两个顶丝。所述法兰靠近人孔盖顶部的位置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上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吊臂,吊臂和人孔盖顶部之间安装有吊钩组件,吊钩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人孔盖上,吊钩组件的上方设有轴承,轴承装配在吊臂内沿吊臂来回移动使人孔盖开启或闭合。所述支撑柱包括焊接在法兰上的套筒和旋转安装在套筒内的旋转吊柱,所述吊臂固定在旋转吊柱上。所述旋转吊柱顶部和吊臂之间连接有斜拉筋。所述吊臂为H型钢,H型钢腹板两侧的翼缘上设有轴承限位板,轴承在H型钢上沿H型钢翼缘移动,吊臂远离支撑柱的端部设有轴承挡板。所述轴承为滚动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人孔筒节的开口处设置法兰,人孔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法兰上,从而改变人孔盖的打开方式,这样芯板与人孔筒节内壁之间的间隙就能设置的比较小,通过在芯板和人孔筒节之间安装密封圈,能保证罐内介质不会进入人孔筒节。本技术能显著缩小了芯板与人孔筒节的间隙,更好的保证了浮盘顺利升降,极大降低了带芯人孔处内浮盘密封装置的损坏风险。与此同时,由于增设了芯板密封装置,可有效阻止罐内介质进入人孔筒节,保证了内浮盘顶部及人孔筒节内部的洁净程度,为浮盘检维修操作创造有利条件,降低了安全隐患。优选的,在芯板边缘设置环形连接圈,可以在现有的芯板外焊接带有凹槽的环形连接圈,便于对现有的芯板进行改造。优选的,人孔的法兰上对称设置一对顶丝,方便带芯人孔的开启及芯板的抽出。优选的,通过设置支撑柱和吊臂组件,将轴承装配在吊臂内,轴承在吊臂来回移动时,通过吊钩组件带动人孔盖,使人孔盖开启或闭合。优选的,当人孔盖和芯板抽出后,再使旋转吊柱在套筒中旋转使吊臂旋转,从而将人孔盖旋至人孔一侧,以便检维修人员的进出。优选的,人孔盖开启时使轴承沿着H型钢翼缘滚动,保证人孔盖在人孔中心线轴向方向有足够的自由行程,使芯板能从筒节中顺利抽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芯板密封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人孔盖旋转吊臂结构简图。图中,1-人孔筒节,2-人孔盖,3-芯板,4-筋板,5-法兰,6-密封圈,7-环形连接圈,8-顶丝,9-支撑柱,9.1-套筒,9.2-旋转吊柱,10-吊臂,11-吊钩组件,12-轴承,13-斜拉筋,14-轴承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内浮顶罐带芯人孔包括人孔筒节1、人孔盖2及芯板3,芯板3和罐内壁齐平,芯板3和人孔盖2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筋板4,所述人孔筒节1靠近人孔盖2的位置处设有法兰5,所述人孔盖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法兰5上,所述芯板3的周向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固定有密封圈6,密封圈6的外周面与人孔筒节内壁密封配合。本实施例中,芯板3边缘上固定有环形连接圈7,环形连接圈7与芯板3同心设置,所述环形槽开设在环形连接圈7的外周面上,所述环形连接圈7焊接在芯板3靠近人孔盖2一侧上,环形连接圈7的外周与人孔筒节1内壁的间距小于10mm。如图1所示,人孔盖2外侧对称设有两个顶丝8,如图3所示,在法兰5靠近人孔盖2顶部的位置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9,支撑柱9上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吊臂10,吊臂10和人孔盖2顶部之间安装有吊钩组件11,吊钩组件1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人孔盖2上,吊钩组件11的上方设有轴承12,轴承12装配在吊臂10内沿吊臂来回移动使人孔盖2开启或闭合。所述支撑柱9包括焊接在法兰5上的套筒9.1和旋转安装在套筒9.1内的旋转吊柱9.2,所述吊臂10固定在旋转吊柱9.2上,所述旋转吊柱9.2顶部和吊臂10之间连接有斜拉筋13。所述吊臂10为H型钢,H型钢腹板两侧的翼缘上设有轴承限位板,轴承12在H型钢上沿H型钢翼缘移动,吊臂远离支撑柱的端部设有轴承挡板14,轴承12为滚动轴承。附图中未显示轴承限位板,这是因为在H型钢腹板两侧的翼缘上设置放置轴承脱出的轴承限位板,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本技术通过在人孔筒节的开口处设置法兰,人孔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法兰上,从而改变人孔盖的打开方式,这样芯板与人孔筒节节内壁之间的间隙就能设置的比较小,通过在芯板和人孔筒节之间安装密封圈,能保证罐内介质不会进入人孔筒节。通过设置支撑柱和吊臂组件,将轴承装配在吊臂内,轴承在吊臂来回移动时,通过吊钩组件带动人孔盖,使人孔盖开启或闭合。人孔盖开启时使轴承沿着H型钢翼缘滚动,保证人孔盖在人孔中心线轴向方向有足够的自由行程,使芯板能从筒节中顺利抽出。当人孔盖和芯板抽出后,再使旋转吊柱在套筒中旋转使吊臂旋转,从而将人孔盖旋至人孔一侧,以便检维修人员的进出。上述实施例是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在本技术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支撑柱和吊臂结构,可以采用外力直接作用于人孔盖上,直接使人孔盖拔掉,从而使人孔盖和芯板与人孔筒节分离。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浮顶罐带芯人孔,包括人孔筒节、人孔盖及芯板,芯板和人孔盖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筒节靠近人孔盖的位置处设有法兰,所述人孔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法兰上,所述芯板的周向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周面与人孔筒节内壁密封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浮顶罐带芯人孔,包括人孔筒节、人孔盖及芯板,芯板和人孔盖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筒节靠近人孔盖的位置处设有法兰,所述人孔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法兰上,所述芯板的周向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周面与人孔筒节内壁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浮顶罐带芯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边缘上固定有环形连接圈,环形连接圈与芯板同心设置,所述环形槽开设在环形连接圈的外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浮顶罐带芯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圈焊接在芯板靠近人孔盖一侧上,环形连接圈的外周与人孔筒节内壁的间距小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浮顶罐带芯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盖外侧对称设有两个顶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浮顶罐带芯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青朱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