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防护等级的双动力雷电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649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双动力雷电分流器,包括安装支架、缠绕机构、铜编织带和防风摆组件;缠绕机构包括固定主轴、缠绕筒体和回转组件,固定主轴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缠绕筒体转动设置于固定主轴上,回转组件具有两组且分别固定设置于缠绕筒体两侧,缠绕筒体低于回转组件,铜编织带缠绕设置于缠绕筒体上且位于两侧的回转组件之间,回转组件能迫使铜编织带回收缠绕于缠绕筒体上;防风摆组件包括固定底座和限位环,固定底座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上,限位环具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固定底座上,限位环位于缠绕筒体两侧,且限位环高于回转组件。具有动力强劲,运行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防护等级的双动力雷电分流器
本技术涉及防雷防静电
,具体涉及雷电分流器。
技术介绍
大型原油贮罐一般为浮顶储罐,使用时其浮盘漂浮在原油上面。目前,为了防止原油油汽从浮盘的边缘处泄漏,通常将其密封,这种密封由非导电性材料完成,一般是丁腈橡胶,此材料能使浮盘与罐壁之间电气绝缘,使浮盘成为孤立导体。由于原油电阻率较高,在雷电发生及原油快速装罐时原油均能产生大量静电荷,这些电荷将逐渐地转移到一个带有相反电荷的有引力的导体上,由于受罐壁低电位影响浮盘将收集原油静电荷,该静电荷的感应电压可达上百千伏,空气击穿电压约为500kV/m,标准浮盘与罐壁间隙约为250mm,由于密封材料老化及工艺偏差,浮盘与罐壁间隙会缩小,两者之间的静电荷感应电压约为100kV时即可形成引燃性的飞弧放电,一旦密封材料老化油汽溢出,即可引起火灾事故。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及《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95)对浮盘防雷、防静电接地均有明确规定:“浮顶油罐或内浮顶油罐不应装设避雷针,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2根导线做电气连接。浮顶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复绞线。对于内浮顶油罐,钢质浮盘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16mm2的软铜复绞线;铝质浮盘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直径不小于1.8mm的不锈钢钢丝绳”。传统的原油贮罐浮盘防雷、防静电接地方式普遍采用两条25mm2的软铜复绞线由贮罐罐壁顶端按大于罐高的长度与浮盘连接,当浮盘随液位升高时,软铜复绞线散落在浮盘上,由于原油油气含硫及风吹雨打使该软铜复绞线极易腐蚀,因而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国内外现在多采用一种浮顶罐雷电流分流器进行防雷。雷电流分流器采用平面涡卷弹簧固定在壳体和转轴一端上,铜编织带固定缠绕在转轴另一端,铜编织带的伸缩靠平面涡卷弹簧的弹力来控制。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遇到大风天气时,铜编织带被吹动,导致频繁的伸出和回缩。频繁的伸缩振动会导致设备内的平面涡卷弹簧出现弹力疲劳甚至是断裂。一旦平面涡卷弹簧的弹力变小甚至断裂,会导致编织带不能缩回设备内,散落在浮盘上。因此,如何对现有雷电流分流器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动力强劲,运行可靠的高防护等级的双动力雷电分流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防护等级的双动力雷电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缠绕机构和防风摆组件;所述安装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缠绕机构和所述防风摆组件,且所述安装支架适于固定连接于设备上;所述缠绕机构包括固定主轴、缠绕筒体、回转组件和铜编织带,所述固定主轴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缠绕筒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主轴上,所述回转组件具有两组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缠绕筒体两侧,所述缠绕筒体低于所述回转组件,所述铜编织带缠绕设置于所述缠绕筒体上且位于两侧的所述回转组件之间,所述回转组件能迫使所述铜编织带回收缠绕于所述缠绕筒体上;所述防风摆组件包括固定底座和限位环,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限位环具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缠绕筒体两侧,且所述限位环高于所述回转组件。作为优选,所述回转组件包括回转壳体和涡卷弹簧,所述回转壳体同心固定于所述缠绕筒体上,所述固定主轴穿过所述回转壳体,所述涡卷弹簧设置于所述回转壳体内,所述涡卷弹簧内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主轴上,所述涡卷弹簧外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回转壳体上。作为改进,两侧的所述限位环之间设置有横杆,至少一所述横杆上固定设置有止退针,所述止退针的朝向与所述涡卷弹簧的卷曲方向相反。横杆的设置一方面能加强防风摆组件的结构,另一方面为止退针提供安装位置。止退针用于在铜编织带完全收回时,抵触最外侧的铜编织带,使缠绕筒体只能沿涡卷弹簧卷曲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即铜编织带只能从该方向拉出,保证分流器的正常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缠绕筒体和所述固定主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卡簧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主轴上,所述轴承和所述回转壳体之间设置有垫片。轴承是常用的转动连接结构,而垫片的设置能确保回转壳体与轴承内圈保持一定间隙,避免回转时干涉;轴卡簧确保轴承的内圈定位。作为改进,所述回转壳体外侧面和所述固定主轴之间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内设置有双向密封圈。双向密封圈能确保回转壳体的密封性,实现更高的防护要求。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两侧设置有防转法兰,所述固定主轴穿过所述防转法兰,并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防转法兰结构上限制了固定主轴的自由旋转,保证工作中固定主轴不动。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两侧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铰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拉手的设置方便移动雷电分流器,拉手自由状态下垂,不占用额外空间,结构紧凑。其工作原理如下:当原油储罐浮盘位置上浮时,涡卷弹簧驱动回转壳体及缠绕筒体、铜编织带实现回收,保持铜编织带处于最佳状态。而当原油储罐浮盘位置下降时,铜编织带拉动整个缠绕机构,包括回转壳体、涡卷弹簧、缠绕筒体同时回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两个回转组件的设置,提高了雷电分流器缠绕机构的可靠性,当单个涡卷弹簧断裂时也能将铜编织带有效收回;而且采用双动力回转结构受力更加均衡,运行更加可靠,动力也更加强劲;同时,在相同的回卷力的前提下,采用双平面涡卷弹簧后外径尺寸更小,使得雷电分流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且小巧。防风摆机构可有效防止铜编织带因意外因素摆动偏离雷电分流器,保证雷电分流器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半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中B处的放大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缠绕机构的爆炸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如图1至6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安装支架1、缠绕机构2、铜编织带3、防风摆组件4和止退针5;具体的:安装支架1用于支撑缠绕机构2和防风摆组件4,且安装支架1适于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防护等级的双动力雷电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缠绕机构、铜编织带和防风摆组件;/n所述安装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缠绕机构和所述防风摆组件,且所述安装支架适于固定连接于设备上;/n所述缠绕机构包括固定主轴、缠绕筒体和回转组件,所述固定主轴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缠绕筒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主轴上,所述回转组件具有两组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缠绕筒体两侧,所述缠绕筒体低于所述回转组件,所述铜编织带缠绕设置于所述缠绕筒体上且位于两侧的所述回转组件之间,所述回转组件能迫使所述铜编织带回收缠绕于所述缠绕筒体上;/n所述防风摆组件包括固定底座和限位环,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限位环具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缠绕筒体两侧,且所述限位环高于所述回转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防护等级的双动力雷电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缠绕机构、铜编织带和防风摆组件;
所述安装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缠绕机构和所述防风摆组件,且所述安装支架适于固定连接于设备上;
所述缠绕机构包括固定主轴、缠绕筒体和回转组件,所述固定主轴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缠绕筒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主轴上,所述回转组件具有两组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缠绕筒体两侧,所述缠绕筒体低于所述回转组件,所述铜编织带缠绕设置于所述缠绕筒体上且位于两侧的所述回转组件之间,所述回转组件能迫使所述铜编织带回收缠绕于所述缠绕筒体上;
所述防风摆组件包括固定底座和限位环,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限位环具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缠绕筒体两侧,且所述限位环高于所述回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双动力雷电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组件包括回转壳体和涡卷弹簧,所述回转壳体同心固定于所述缠绕筒体上,所述固定主轴穿过所述回转壳体,所述涡卷弹簧设置于所述回转壳体内,所述涡卷弹簧内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主轴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科余新其吴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依本立流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