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58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包括油品储罐,软体密封组件,泄压阀,缓冲罐,压缩机,冷凝器,制冷机组,储液罐,回油泵,回油管道,回气管道。该装置通过软体密封组件将油品储罐挥发的油气密封收集起来,当油气量增大,压力升高到设定值时,泄压阀自动开启,油气排出软体密封组件进行压缩冷凝,油气转换为液态油品,再由回油泵送回储罐。本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操作安全方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保证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VOCs零排放的同时,更提高了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品储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COs零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油品储运行业是我国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排放量约占VOCs总排放量的32.8%,排放环节众多,且含有苯系物、己烷等有毒有害物质。油品储运过程的VOCs排放颇为复杂,周转地点涉及产地(如油田、炼油厂)、码头、油库、终端(如加油站)等环节;运输过程包括车运、船运和管道运输3种方式;储罐类型有固定顶罐、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之分,这些都决定了油品储运过程的VOCs排放水平。油品储存是最重要的VOCs排放环节,VOCs挥发主要来自储罐的大、小呼吸损耗。油品储运行业的VOCs排放控制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分别是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源头控制主要关注油品的升级;过程控制以防止泄露和改进操作条件为主;末端控制着力于VOCs的治理,使经过处理后的废气实现达标排放。中国专利201610333302.X公开了一种设有防止油品挥发的软体组件的储液罐,该专利采用过程控制,将油品储罐内有机挥发物VOCs完全密闭在软体组件内,有效避免了VOCs直接排到大气中,造成环境的污染。中国专利201320773236.X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品油罐及运油罐车的防损耗装置,该装置是放置于成品油罐或运油罐车内的耐油胶密封袋,油气封存在密封袋里,不向大气排放。上述专利解决了油品储罐VOCs排放的问题,但是当外界环境或操作条件的变化,软体组件内VOCs浓度升高,压力增大,造成油气积聚,容易产生一定的危险隐患。本技术主要针对密闭软体组件使用过程中油气浓度积聚而引起的危险隐患,提出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在解决现有油品储罐VOCs气体排放污染环境问题的同时,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包括:油品储罐,软体密封组件,泄压阀,缓冲罐,压缩机,冷凝器,制冷机组,储液罐,回油泵,回油管道,回气管道。优选的,所述软体密封组件由密封组件和软体材料组成,所述软体材料具有耐压性、气密性、自重轻、强度高、耐刺穿、抗撕裂和抗老化的特性;其内层耐油、耐水、耐锈蚀,对储存油品无污染,外层耐油、耐水、耐候并且均布导静电材料。优选的,所述软体密封组件与油品储罐紧密连接,形成密闭的空间,将油品与外界空气隔绝,油气完全包裹在软体密封组件内。优选的所述软体密封组件顶部设有泄压阀,泄压阀与软体密封组件之间有软管连接,软管随软体密封组件的升降而伸缩,当软体密封组件内油气压力大于泄压阀设定压力时,泄压阀打开,油气排出软体密封组件,当软体密封组件内油气压力小于泄压阀设定压力时,泄压阀关闭。优选的,所述泄压阀排出的油气进入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罐内的油气通过压缩机增压至0.8~1.5MPa,增压增温后的油气进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接制冷机组,压缩后的油气经过冷凝器后温度降至10~20℃,油气转换为液态,储存到储液罐,当储液罐液位达到设定值时,开启回油泵,将储液罐内的液态油品泵送至油品储罐内。优选地,所述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适用于外浮顶罐、内浮顶罐、拱顶罐、埋地储罐、铁路槽车、公路槽车、油轮、汽车油箱。所述的密封组件随储罐的形式变化而变化。优选的,外浮顶罐、内浮顶罐上设置的导向柱、量油孔,由上至下采用软体组件密封,软体组件上部连接平台底部,软体组件下部连接浮盘;所述的导向柱、量油孔软体组件与罐壁的软体密封组件在顶部连通。优选的,所述储液罐上部设有回气管道,所述回气管道与油品储罐顶部或浮顶罐上设置的浮盘连接,储液罐上部的油气可通过回气管道进入到油品储罐内,所述回气管道上设有双快切阀,当油品储罐内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开启双快切阀,储液罐顶部的油气通过回气管道进入到油品储罐,当油品储罐内压力高于设定值时,关闭双快切阀。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示意图;附图2为外浮顶罐与软体密封组件的连接示意图;附图3为内浮顶罐与软体密封组件的连接示意图;附图4为拱顶罐与软体密封组件的连接示意图;附图5为埋地储罐、槽车与软体密封组件的连接示意图;附图6为油轮与软体密封组件的连接示意图;附图7为汽车油箱与软体密封组件的连接示意图。上述附图1-7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油品储罐,2-软体密封组件,3-泄压阀,4-缓冲罐,5-压缩机,6-冷凝器,7-储液罐,8-回油泵,9-制冷机组,10-回油管道,11-回气管道,12-双快切阀;11a-外浮顶罐,12a-外浮盘,13-导向柱,14-量油孔,21-上密封,22-下密封,24-导向柱软体密封,25-量油孔软体密封,31-软管;11b-内浮顶罐,12b-内浮盘,15-通气孔;11c-拱顶罐;11d-埋地储罐或槽车;11e-油轮油舱;11f-汽车油箱,14f-加油口,15f-加油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7对本技术一种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作以详细说明。一种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包括:油品储罐1,软体密封组件2,泄压阀3,缓冲罐4,压缩机5,冷凝器6,储液罐7,回油泵8,制冷机组9,回油管道10,回气管道11,双快切阀12。所述软体密封组件2由密封组件和软体材料组成,所述软体材料具有耐压性、气密性、自重轻、强度高、耐刺穿、抗撕裂和抗老化的特性;其内层耐油、耐水、耐锈蚀,对储存油品无污染,外层耐油、耐水、耐候并且均布导静电材料。所述软体密封组件2与油品储罐1紧密连接,形成密闭的空间,将油品与外界空气隔绝,油气完全包裹在软体密封组件内。所述软体密封组件2顶部设有泄压阀3,泄压阀3与软体密封组件2之间有软管连接,软管随软体密封组件的升降而伸缩,当软体密封组件2内油气压力大于泄压阀3设定压力时,泄压阀3打开,油气排出软体密封组件,当软体密封组件2内油气压力小于泄压阀3设定压力时,泄压阀3关闭。所述泄压阀3排出的油气进入缓冲罐4,所述缓冲罐4罐内的油气通过压缩机5增压至0.8~1.5MPa,增压增温后的油气进入冷凝器6,所述冷凝器6连接制冷机组9,压缩后的油气经过冷凝器6后温度降至10~20℃,油气转换为液态,储存到储液罐7,当储液罐7液位达到设定值时,开启回油泵8,将储液罐7内的液态油品泵送至油品储罐内1。所述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适用于外浮顶罐11a、内浮顶罐11b、拱顶罐11c、埋地储罐或槽车11d及油轮11e。所述的密封组件随储罐的形式变化而变化。所述储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油品储罐、软体密封组件,泄压阀,缓冲罐,压缩机,冷凝器,制冷机组、储液罐,回油泵、回油管道,回气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油品储罐、软体密封组件,泄压阀,缓冲罐,压缩机,冷凝器,制冷机组、储液罐,回油泵、回油管道,回气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密封组件与油品储罐紧密连接,形成密闭的空间,将油品与外界空气隔绝,油气完全包裹在软体密封组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体密封组件顶部设有泄压阀,泄压阀与软体组件之间由软管连接,软管随软体组件的升降而伸缩,当软体密封组件内油气压力大于泄压阀设定压力时,泄压阀打开,油气排出软体密封组件,当软体密封组件内油气压力小于泄压阀设定压力时,泄压阀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储罐有机挥发物油气转换VOCs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排出的油气进入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罐内的油气通过压缩机增压至0.8~1.5MPa,增压增温后的油气进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接制冷机组,压缩后的油气经过冷凝器后温度降至1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建军郭晓坤杨佳宋移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海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