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牵引车用四轮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870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牵引车用四轮转向系统,包括前后轮转向油缸、电磁阀、全液压转向器和控制器,前后轮转向油缸均具有两个油腔;转向器的两个分配端口由车辆方向盘控制以使两个分配端口交替供油和回油;电磁阀为三位四通阀,其进油口与全液压转向器的一个分配口连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与前或后轮转向油缸中一个的两个油腔连接,另一油缸的两个油腔分别与转向器的另一个分配口,以及电磁阀回油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系统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具有三种转向模式;并可利用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和纠偏,消除车辆跑偏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牵引车用四轮转向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行驶控制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全液压转向的飞机牵引车用四轮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飞机牵引车是一种用于机场牵引飞机的特种车辆,由于飞机吨位大,牵引功率大,因此,其转向控制通常采用液压转向,在转向过程中,通过方向盘控制方向,利用全液压转向器提供液压油路转换,从而实现转向。在飞机牵引的不同阶段,需要前轮转向、四轮转向和蟹行转向等多种转向模式。现有牵引车的转向控制一般采用对多个电磁阀进行控制实现油路通断切换,继而达成转向模式。设置多个电磁阀必然导致系统结构复杂,造价高,以及故障点多的缺陷。另外由于转向油缸、电磁阀、转向器的内泄,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会产生前、后车轮的偏转角不能精确同步的问题,此时,当前轮处在正中位置时,后轮可能在偏左或偏右的位置,严重时会导致车辆“跑偏”影响行车安全。为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飞机牵引车结构复杂、造价高和故障点多的不足,提供一种飞机牵引车用四轮转向系统,以利用三位四通阀具有的多种工作状态可切换特点,减少电磁阀数量,降低造价,并有效减少故障点。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牵引车用四轮转向系统,包括前轮转向油缸、后轮转向油缸、电磁阀、全液压转向器和控制器;全液压转向器具有两个分配端口,全液压转向器的两个分配端口随车辆转向方向变化对应形成供油和回油的状态交替改变,以通过分别向转向油缸的两个油腔供油实现车辆的液压转向;所述电磁阀为三位四通阀,包括电磁阀进油口、电磁阀回油口、电磁阀第一端口和电磁阀第二端口;电磁阀进油口与全液压转向器的一个分配口连接,电磁阀第一端口和电磁阀第二端口分别与前轮转向油缸或后轮转向油缸的两个油腔连接,另一个转向油缸的两个油腔分别与全液压转向器的另一个分配口,以及电磁阀回油口连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通过在转向液压回路上设有电磁阀,利用电磁阀的三种工作状态,获得三种转向模式,如电磁阀进油口与电磁阀回油口接通,电磁阀第一端口和电磁阀第二端口截止的工作状态下,实现两轮转向,当被截止的油缸为后轮转向油缸时,实现前轮转向;当被截止的油缸为前轮转向油缸时,实现后轮转向;在电磁阀第一端口与电磁阀回油口接通,电磁阀第二端口与电磁阀进油口接通的工作状态下;当前轮转向油缸与后轮转向油缸相反侧的油腔通过电磁阀接通时,实现四轮同向转向,亦称蟹行转向;当前轮转向油缸与后轮转向油缸相同侧的油腔通过电磁阀接通时,实现四轮反向转向,亦称四轮转向。在电磁阀第一端口与电磁阀进油口接通,电磁阀第二端口与电磁阀回油口接通的工作状态下,当前轮转向油缸与后轮转向油缸相同侧的油腔通过电磁阀接通时,实现四轮反向转向,亦称四轮转向;当前轮转向油缸与后轮转向油缸相反侧的油腔通过电磁阀接通时,实现四轮同向转向,亦称蟹行转向。在后面两种工作状态下,在电磁阀第一端口和电磁阀第二端口与对应转向油缸的左右两个油腔连接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磁阀进行工作状态的转换,实现从四轮转向到蟹行转向,或者从蟹行转向到四轮转向的切换。从而充分利用三位四通阀具有的三种工作状态可切换特点,减少电磁阀数量,降低造价,并有效减少故障点。其中,控制器可采用PC微处理器、PLC控制器或其他电子或模拟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前轮转向油缸由双作用油缸结构的前转向油缸构成;或者,由油路呈并联的左前转向油缸和右前转向油缸构成,且左前和右前两个转向油缸的活塞杆形成互补的同步伸缩;所述后轮转向油缸由双作用油缸结构的后转向油缸构成;或者,油路呈并联的由左后转向油缸和右后转向油缸构成,且左后和右后两个转向油缸的活塞杆形成互补的同步伸缩;任一油缸的第一油腔进油时,车轮右转,第二油腔进油时,车轮左转。当转向油缸采用双作用油缸时,该双作用油缸作为转向横拉杆的一部分杆段;当转向油缸采用左右两个油缸并联,且二者的活塞杆形成互补的同步伸缩方案时,两个油缸可分别构成转向横拉杆的对应部分杆段,也可单独与对应的转向臂连接,以形成可供选择的多种结构形式。其中,采用两个油缸并联的方案中,两个活塞杆互补的同步伸缩是指,在其中一个活塞杆伸出时,另一个活塞杆回缩,且回缩速度与另一个的伸出速度相同,反之亦然。优选的,所述全液压转向器的两个分配端口分别由转向器第一端口和转向器第二端口构成,且方向盘朝右打时,转向器第一端口供油,方向盘朝左打时,转向器第二端口供油;其中,任一油缸的第一油腔进油时,车轮右转,第二油腔进油时,车轮左转;所述前轮转向油缸的第一油腔与所述转向器第一端口连接,前轮转向油缸的第二油腔与所述电磁阀回油口连接;所述电磁阀第一端口和电磁阀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后轮转向油缸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连接;所述电磁阀进油口与所述转向器第二端口连接。以通过连接方式的固定,确保在电磁阀进油口与电磁阀回油口接通,电磁阀第一端口和电磁阀第二端口截止的工作状态下,实现前轮转向;在电磁阀第一端口与电磁阀回油口接通,电磁阀第二端口与电磁阀进油口接通的工作状态下;实现四轮转向;在电磁阀第一端口与电磁阀进油口接通,电磁阀第二端口与电磁阀回油口接通的工作状态下,实现蟹行转向。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提供车轮回正信号的中位传感器,中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以通过中位传感器获得车轮回正信号,进而决定依据转向模式进行转向,避免出现误操作。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位传感器由两个位置传感器构成;所述位置传感器由行程开关、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中的一种构成。在车轮回正即处于中位时,两个传感器均有信号,当车轮偏转时,靠近车轮的传感器有信号,另一远离车轮的传感器没有信号;从而可通过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性能稳定的检测元件实现中位检测目的,降低制造成本和故障率。其中,位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检测对象确定,既可以通过车轮上的钢圈或其他附加构件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转向臂等与转向方向和角度相关联的构件进行检测,只要能够准确反映车轮回正状态即可,其安装位置精度可根据被测对象进行调校,确保在车轮出现较小角度偏转时,就能得到车轮未回正的信号。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通过输入端连接有工作模式选择开关。以便根据现场需求决定转向策略,确保牵引工作安全、高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故障率低,能够实现三种模式的转向,并可利用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和纠偏,消除车辆跑偏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飞机牵引车用四轮转向系统,包括前桥1、后桥2、每个车桥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车轮,前轮转向油缸、后轮转向油缸、电磁阀5、全液压转向器6和控制器7;全液压转向器6具有两个分配端口,全液压转向器6的两个分配端口随车辆转向方向变化对应形成供油和回油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牵引车用四轮转向系统,包括前轮转向油缸、后轮转向油缸、电磁阀(5)、全液压转向器(6)和控制器(7);全液压转向器(6)具有两个分配端口,全液压转向器(6)的两个分配端口随车辆转向方向变化对应形成供油和回油的状态交替改变,以通过分别向转向油缸的两个油腔供油实现车辆的液压转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5)为三位四通阀,包括电磁阀进油口(5P)、电磁阀回油口(5T)、电磁阀第一端口(5A)和电磁阀第二端口(5B);电磁阀进油口(5P)与全液压转向器(6)的一个分配口连接,电磁阀第一端口(5A)和电磁阀第二端口(5B)分别与前轮转向油缸或后轮转向油缸的两个油腔连接,另一个转向油缸的两个油腔分别与全液压转向器(6)的另一个分配口,以及电磁阀回油口(5T)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牵引车用四轮转向系统,包括前轮转向油缸、后轮转向油缸、电磁阀(5)、全液压转向器(6)和控制器(7);全液压转向器(6)具有两个分配端口,全液压转向器(6)的两个分配端口随车辆转向方向变化对应形成供油和回油的状态交替改变,以通过分别向转向油缸的两个油腔供油实现车辆的液压转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5)为三位四通阀,包括电磁阀进油口(5P)、电磁阀回油口(5T)、电磁阀第一端口(5A)和电磁阀第二端口(5B);电磁阀进油口(5P)与全液压转向器(6)的一个分配口连接,电磁阀第一端口(5A)和电磁阀第二端口(5B)分别与前轮转向油缸或后轮转向油缸的两个油腔连接,另一个转向油缸的两个油腔分别与全液压转向器(6)的另一个分配口,以及电磁阀回油口(5T)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牵引车用四轮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转向油缸由双作用油缸结构的前转向油缸(3)构成;或者,由油路呈并联的左前转向油缸(31)和右前转向油缸(32)构成,且左前和右前两个转向油缸的活塞杆形成互补的同步伸缩;所述后轮转向油缸由双作用油缸结构的后转向油缸(4)构成;或者,由油路呈并联的左后转向油缸(41)和右后转向油缸(42)构成,且左后和右后两个转向油缸的活塞杆形成互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帖剑黄小凡李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达航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