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507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包括架体、用于作业人员乘坐的乘坐机构、用于挂设在输电线路的地线上的滑行机构、用于作业人员重心平衡的平衡机构,乘坐机构、滑行机构、平衡机构设于架体上,且平衡机构与乘坐机构分别位于架体相对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地线检修作业,通过在座板的前端设置用于重心平衡的平衡机构,平衡机构包括重力平衡件、重心调节件,当作业人员坐上乘坐机构后,作业人员可通过重心调节件对重力平衡件进行调节,使得重心处于地线所在的垂直平面上,实现人车动态平衡,平衡后即可在地线上滑动或者开展检修作业,作业人员的双臂无需夹住地线,大大的降低工作强度和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检修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
技术介绍
电力工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架空输电线路是现代社会的生命线,尤其是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日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作业,例如补装预绞丝、更换防震锤、清除地线异物等,作业人员需使用飞车在地线上滑行。目前的地线飞车存在人车绕轴(地线)转动的问题,双臂必须夹住地线才能防止转动,致使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以地线补装预绞丝为例,大约需要工作2至5小时,给输电线路的检修作业带来了巨大的不便,严重影响输电线路检修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包括:架体;乘坐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所述乘坐机构用于作业人员的乘坐;滑行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所述滑行机构用于挂设在输电线路的地线上;以及平衡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且所述平衡机构与所述乘坐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相对的两侧,所述平衡机构用于所述作业人员的重心平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平衡承载件以及重力平衡件;所述平衡承载件的一端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平衡承载件的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架体的方向延伸;所述重力平衡件与所述平衡承载件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重力平衡件与所述平衡承载件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重力平衡件包括重力平衡杆以及重力平衡承载盘;所述重力平衡杆的一端与平衡承载件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重力平衡承载盘设于所述重力平衡杆的另一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重力平衡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重锤片;至少一个所述重锤片设于所述重力平衡承载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平衡机构还包括重心调节件;所述重心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重力平衡件连接,所述重心调节件的另一端向着所述乘坐机构的方向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重心调节件包括支杆以及脚踏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重力平衡件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向着所述乘坐机构的方向延伸;所述脚踏杆设于所述支杆靠近于所述乘坐机构的一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工具承载机构,其设于架体或平衡机构,所述工具承载机构用于挂设检修工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一端与架体连接,所述加强件的另一端与平衡机构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滑行机构包括转轴、转轮,所述转轴设置在架体上,所述转轮转动设置在转轴上,所述转轮挂设在电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主要用于地线检修作业,通过在座板的前端设置用于重心平衡的平衡机构,平衡机构包括重力平衡件、重心调节件,当作业人员坐上乘坐机构后,作业人员可通过重心调节件对重力平衡件进行调节,使得重心处于地线所在的垂直平面上,实现人车动态平衡,平衡后即可在地线上滑动或者开展检修作业,作业人员的双臂无需夹住地线,大大的降低工作强度和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区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区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架体1;主板体11;辅板体12;轴架部13;稳固件14;乘坐机构2;座板21;连接组杆22;竖杆221;横杆222;连接件23;夹槽231;滑行机构3;转轴31;转轮32;平衡机构4;平衡承载件41;转接件411;重力平衡件42;重力平衡杆421;转接部4211;重力平衡承载盘422;重锤片423;重心调节件43;支杆431;脚踏杆432;工具承载机构5;短杆51;加强机构6;加强件6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1-2,一种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包括架体1、用于作业人员乘坐的乘坐机构2、用于挂设在输电线路的地线上的滑行机构3、用于作业人员重心平衡的平衡机构4,乘坐机构2、滑行机构3、平衡机构4设于架体1上,且平衡机构4与乘坐机构2分别位于架体1相对的两侧。架体1包括两主板体11、设置在两主板体11之间的辅板体12,且辅板体12靠近主板体11的顶端设置,主板体11的顶端朝同一侧弯折形成轴架部13。弯折后,主板体11的顶端与主板体11的中部相对设置,辅板体12位于顶部;在主板体11的顶端和中部上设置稳固件14,以使架体1的整体结构更稳固,本实施例采用长型的螺钉作为稳固件14。乘坐机构2包括座板21、连接组杆22,连接组杆22包括竖杆221、横杆222,竖杆221垂直设置在座板21的前端上,横杆222设置在竖杆221上。参见图1-3,横杆22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23与主板体11固定连接。具体地,连接件23设有具有侧开口和顶开口的夹槽231,且夹槽231的底部与横杆222的端部相适配;横杆222的端部从夹槽231的侧开口横向伸入到夹槽231的底部中,主板体11的底端从夹槽231的顶开口竖向伸入到夹槽231的上部中,螺钉穿过连接件23和主板体11的底端后与螺母连接,同时,通过螺钉与螺母的连接将横杆222的端部夹紧并限制在夹槽231内,以此实现架体1与座板21的固定连接。滑行机构3包括转轴31、滑轮,转轴31设置在轴架部13上,滑轮转动设置在转轴31上,架体1通过滑行机构3挂设在地线上并沿地线滑行。平衡机构4包括平衡承载件41、重力平衡件42,平衡承载件41为长杆,其一端与横杆222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架体1方向延伸并与重力平衡件42连接。重力平衡件42包括重力平衡杆421、重力平衡承载盘422,重力平衡杆421的一端与平衡承载件41远离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n乘坐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所述乘坐机构用于作业人员的乘坐;/n滑行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所述滑行机构用于挂设在输电线路的地线上;以及/n平衡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且所述平衡机构与所述乘坐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相对的两侧,所述平衡机构用于所述作业人员的重心平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
乘坐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所述乘坐机构用于作业人员的乘坐;
滑行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所述滑行机构用于挂设在输电线路的地线上;以及
平衡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且所述平衡机构与所述乘坐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相对的两侧,所述平衡机构用于所述作业人员的重心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平衡承载件以及重力平衡件;所述平衡承载件的一端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平衡承载件的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架体的方向延伸;所述重力平衡件与所述平衡承载件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平衡件与所述平衡承载件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平衡件包括重力平衡杆以及重力平衡承载盘;所述重力平衡杆的一端与平衡承载件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重力平衡承载盘设于所述重力平衡杆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线检修作业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鹏赵胜计王安军邓先友李博杰东广正任君赵强孟祥韦新科张瑜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