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40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笔记本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底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模,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定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顶部固定连接有动模,所述动模的底部且位于定模的正上方开设有模具槽,所述定模的顶部且位于动模中心处的两侧均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内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且位于推板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杆,通过设置抽气泵,推板,锥形槽,圆杆,活塞,解决了目前电池外壳在注塑成型后,通常使用顶针将其顶出模具,由于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厚度较薄,在使用顶针进行脱模时,顶针容易将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顶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
本技术涉及笔记本配件制造
,具体为一种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
技术介绍
笔记本电脑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因此做为笔记本重要动力来源的电池使用量也十分巨大,电池外壳多为塑料制品,主要是利用注塑加工方式进行生产。目前电池外壳在注塑成型后,通常使用顶针将其顶出模具,由于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厚度较薄,在使用顶针进行脱模时,顶针容易将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顶破,因此需要一种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来改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底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模,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定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顶部固定连接有动模,所述动模的底部且位于定模的正上方开设有模具槽,所述定模的顶部且位于动模中心处的两侧均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内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且位于推板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锥形槽的底部且圆杆位置处对应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杆的底端且位于圆槽内连接有活塞,所述圆槽的底部且位于底座内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的底部且位于进气槽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进气槽一端且位于底座外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远离推动气缸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活塞的顶部且位于圆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底座的顶部且远离散热风扇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锥形槽内且位于推板中心处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模具槽的顶部且位于动模中心处开设有注料槽。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与推动气缸,控制面板与抽气泵以及控制面板与散热风扇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定模的形状与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形状相适配且模具槽的形状与定模的形状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形状与锥形槽的形状相适配且密封圈的形状与推板的形状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锥形槽与推板,圆杆与圆槽以及活塞与圆槽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与圆槽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抽气泵,推板,锥形槽,圆杆,活塞,通过抽气泵向进气槽中送入空气,空气会推动圆杆和推板将成型的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推出,由于推板顶部的面积较大,其对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压强较小,不容易对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造成破坏,解决了目前电池外壳在注塑成型后,通常使用顶针将其顶出模具,由于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厚度较薄,在使用顶针进行脱模时,顶针容易将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顶破的问题。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在定模上的两个推板,脱模时,两个推板会同时推动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上升,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不会发生倾斜,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不容易与定模发生摩擦。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弹簧,推板在推出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后,弹簧会拉动推板向下进入锥形槽中,不需要工人手动对推板进行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图中:1-底座、2-定模、3-推动气缸、4-动模、5-模具槽、6-锥形槽、7-推板、8-圆杆、9-圆槽、10-活塞、11-进气槽、12-进气管、13-抽气泵、14-散热风扇、15-弹簧、16-控制面板、17-密封圈、18-注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底座1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模2,定模2的形状与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形状相适配且模具槽5的形状与定模2的形状相适配,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定模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3,推动气缸3顶部固定连接有动模4,动模4的底部且位于定模2的正上方开设有模具槽5,定模2的顶部且位于动模4中心处的两侧均开设有锥形槽6,锥形槽6内连接有推板7,推板7的形状与锥形槽6的形状相适配且密封圈17的形状与推板7的形状相适配,密封圈17能够防止熔融状态的塑料进入圆槽9中,推板7的底部且位于推板7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杆8,锥形槽6的底部且圆杆8位置处对应开设有圆槽9,圆杆8的底端且位于圆槽9内连接有活塞10,锥形槽6与推板7,圆杆8与圆槽9以及活塞10与圆槽9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圆槽9的底部且位于底座1内开设有进气槽11,进气槽11的底部且位于进气槽11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2,进气管12远离进气槽11一端且位于底座1外固定连接有抽气泵13,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远离推动气缸3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4,活塞10的顶部且位于圆杆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5,弹簧15与圆槽9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部且远离散热风扇14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控制面板16与推动气缸3,控制面板16与抽气泵13以及控制面板16与散热风扇14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锥形槽6内且位于推板7中心处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7,模具槽5的顶部且位于动模4中心处开设有注料槽18。本技术工作流程:使用时,控制面板16启动推动气缸3,推动气缸3会带动动模4向下移动,动模4进入模具槽5中,通过注料槽18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模具槽5中,控制面板16启动散热风扇14,散热风扇14会加速模具槽5中熔融状态的塑料冷却成型,当模具槽5中的塑料冷却成型后,推动气缸3带动动模4向上移动,动模4脱离冷却成型好的电池外壳,控制面板16启动抽气泵13,抽气泵13会将空气注入进气槽11中,进气槽11中的空气增多,增多的空气会推动活塞10向上移动,活塞10会通过圆杆8推动推板7上升,上升的推板7使冷却成型的电池外壳与定模2脱离,由于推板7顶部的面积较大,推板7对电池外壳的压强较小,电池外壳不会被推板7顶破,操作人员将成型的电池外壳取下,抽气泵13将进气槽11中的空气抽出,弹簧15带动推板7向下进入锥形槽6中。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底座(1)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模(2),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定模(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3),所述推动气缸(3)顶部固定连接有动模(4),所述动模(4)的底部且位于定模(2)的正上方开设有模具槽(5),所述定模(2)的顶部且位于动模(4)中心处的两侧均开设有锥形槽(6),所述锥形槽(6)内连接有推板(7),所述推板(7)的底部且位于推板(7)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杆(8),所述锥形槽(6)的底部且圆杆(8)位置处对应开设有圆槽(9),所述圆杆(8)的底端且位于圆槽(9)内连接有活塞(10),所述圆槽(9)的底部且位于底座(1)内开设有进气槽(11),所述进气槽(11)的底部且位于进气槽(11)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远离进气槽(11)一端且位于底座(1)外固定连接有抽气泵(13),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远离推动气缸(3)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4),所述活塞(10)的顶部且位于圆杆(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远离散热风扇(14)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所述锥形槽(6)内且位于推板(7)中心处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7),所述模具槽(5)的顶部且位于动模(4)中心处开设有注料槽(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笔记本电池外壳的精密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底座(1)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模(2),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定模(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3),所述推动气缸(3)顶部固定连接有动模(4),所述动模(4)的底部且位于定模(2)的正上方开设有模具槽(5),所述定模(2)的顶部且位于动模(4)中心处的两侧均开设有锥形槽(6),所述锥形槽(6)内连接有推板(7),所述推板(7)的底部且位于推板(7)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杆(8),所述锥形槽(6)的底部且圆杆(8)位置处对应开设有圆槽(9),所述圆杆(8)的底端且位于圆槽(9)内连接有活塞(10),所述圆槽(9)的底部且位于底座(1)内开设有进气槽(11),所述进气槽(11)的底部且位于进气槽(11)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远离进气槽(11)一端且位于底座(1)外固定连接有抽气泵(13),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远离推动气缸(3)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4),所述活塞(10)的顶部且位于圆杆(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远离散热风扇(14)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所述锥形槽(6)内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任星伟陈军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祥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