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28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包括:底座,上端面平整设置;第一边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边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边板相互平行;若干模板,各所述模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之间,所述模板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第一边板以及第二边板;每两个相邻的模板之间为预制板成型区;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一边板、第二边板相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边板、第二边板夹紧所述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其无需专门的木工即可完成,不损坏底面,可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板的支模装置
本技术属于预制板制备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板的支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浇结构的空调板、市政管道的盖板都是采用预制板结构。传统的预制做法为:在空地上平整后,采用木模预制。木模预制成本不是太高,但是有以下几个缺点:1、需要木工制作木盒;没有木工则无法制作;2、需要在地面固定侧模,会损坏地面。3、一个工地做完之后,一般考虑运输等因素,此模板废弃,不能循环利用,造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其无需专门的木工即可完成,不损坏底面,可循环使用,节约资源。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包括:底座,上端面平整设置;第一边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边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边板相互平行;若干模板,各所述模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之间,所述模板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第一边板以及第二边板;每两个相邻的模板之间为预制板成型区;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一边板、第二边板相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边板、第二边板夹紧所述模板。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边板的内侧对应各所述模板的位置凸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具有两个竖直的第一贴靠面,所述第一贴靠面与第一边板的内壁相垂直;所述第二边板的内侧对应各所述模板的位置凸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具有两个竖直的第二贴靠面,所述第二贴靠面与第二边板的内壁相垂直;所述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模板的一面贴靠在所述第一贴靠面、第二贴靠面上。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或第二定位块为方型立柱。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若干配重件,所述第一边板和/或第二边板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配重件的容置槽。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件为木方。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边板和/或第二边板为槽钢。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机构为步步紧。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吊耳,所述吊耳的下端在制作构件时预埋在所述构件内。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铺设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的塑料膜,所述塑料膜位于所述第一边板、第二边板的底部。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设有两组,两组第一边板、第二边板并排设置,并通过所述锁紧机构夹紧插装在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之间的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预制板的支模装置中设置了底座,整个预制板的制作都在底座上,不会对地面造成损害;无需木工配合即可完成装配;可重复使用来制作预制板,避免造成浪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预制板的支模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预制板的支模装置的侧视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预制板的支模装置的具有两组第一边板、第二边板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预制板的支模装置的具有两组第一边板、第二边板的侧视截面图。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边板;21-第一定位块;211-第一贴靠面;3-第二边板;31-第二定位块;311-第二贴靠面;4-模板;41-预制板成型区;5-锁紧机构;6-配重件;7-吊耳;8-塑料膜;9-预制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参照图1至图4,一种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边板2、第二边板3、若干模板4和锁紧机构5。其中,第一边板2和/或第二边板3可以采用槽钢。所述锁紧机构5可以采用步步紧。底座1的上端面平整设置,即一个平整的板材即可。第一边板2和第二边板3都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并且第二边板3与所述第一边板2相互平行。各所述模板4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板2和所述第二边板3之间,所述模板4垂直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第一边板2以及第二边板3;每两个相邻的模板4之间为预制板成型区41。模板4和第一边板2、第二边板3形成矩形的预制板成型区41,在制作预制板9时将混凝土倾倒在该预制板成型区41内成型即可。锁紧机构5与所述第一边板2、第二边板3相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边板2、第二边板3夹紧所述模板4,锁紧机构5的设置,保证了该预制板成型区41的稳定性,避免预制板成型区41发生变形,进而导致预制板9变形。具体地,所述第一边板2的内侧对应各所述模板4的位置凸设有第一定位块21,所述第一定位块21具有两个竖直的第一贴靠面211,所述第一贴靠面211与第一边板2的内壁相垂直。所述第二边板3的内侧对应各所述模板4的位置凸设有第二定位块31,所述第二定位块31具有两个竖直的第二贴靠面311,所述第二贴靠面311与第二边板3的内壁相垂直。所述第一贴靠面211和第二贴靠面311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模板4的一面贴靠在所述第一贴靠面211、第二贴靠面311上。基于上述的结构,各模板4均贴靠在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31上,保证了模板4垂直于底座1的上端面,进而确保预制板9的形状为正立方体,该预制板9具体为预制板。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块21和/或第二定位块31为方型立柱,具体是钢块,分别焊接在第一边板2和第二边板3上。优选地,为了增强整个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在制作预制板9时的稳定性,本预制板的支模装置还包括若干配重件6,所述第一边板2和/或第二边板3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配重件6的容置槽。配重件6增加了第一边板2和/或第二边板3的重量,避免其可被轻易的搬动偏移,从而增强其稳定性。其中,所述配重件6为木方。此外,本预制板的支模装置还包括吊耳7,所述吊耳7的下端在制作构件时预埋在所述构件内,这样在制作好预制板9后可以方便地吊起预制板9进行搬运。此外,预制板的支模装置还包括铺设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的塑料膜8,所述塑料膜8位于所述第一边板2、第二边板3的底部。该塑料膜8可以避免制作预制板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上端面平整设置;/n第一边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n第二边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边板相互平行;/n若干模板,各所述模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之间,所述模板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第一边板以及第二边板;每两个相邻的模板之间为预制板成型区;/n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一边板、第二边板相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边板、第二边板夹紧所述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上端面平整设置;
第一边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
第二边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边板相互平行;
若干模板,各所述模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之间,所述模板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第一边板以及第二边板;每两个相邻的模板之间为预制板成型区;
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一边板、第二边板相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边板、第二边板夹紧所述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板的内侧对应各所述模板的位置凸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具有两个竖直的第一贴靠面,所述第一贴靠面与第一边板的内壁相垂直;
所述第二边板的内侧对应各所述模板的位置凸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具有两个竖直的第二贴靠面,所述第二贴靠面与第二边板的内壁相垂直;
所述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模板的一面贴靠在所述第一贴靠面、第二贴靠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板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景杨龙永焯徐新星庄智严王志强翁文彪黎浩然罗林昕王法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