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洁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无缝管便携式自适应管径内腔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076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1
一种金属无缝管便携式自适应管径内腔抛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一侧开设横向的T形槽,T形槽内设有T形块,T形块的竖向块穿过T形槽的顶面,T形块顶面固定安装竖板,竖板一侧固定安装第一电机,竖板中部开设横向的轴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轴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丝杠的一端,丝杠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丝母,丝母底面一侧固定安装抛光机。本装置通过抛光机的水平运动和卡盘的转动实现了对金属无缝管内腔的抛光,两者运动叠加提高了抛光效率,抛光机只有水平方向的运动,始终位于金属无缝管内腔最低处,避免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四处飞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无缝管便携式自适应管径内腔抛光装置
本技术属于抛光
,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无缝管便携式自适应管径内腔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设备在生产过后都需要对表面或者内部进行抛光,目前对金属无缝管内腔抛光来说,作业过程中,抛光机作业产生的粉尘积聚在金属无缝管内,导致部分粉尘通过管道口进入外界,对环境污染严重,也易影响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同时,积聚的粉尘覆盖在抛光机等设备上,还会加速设备磨损,造成设备发热,严重影响了抛光设备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无缝管便携式自适应管径内腔抛光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金属无缝管便携式自适应管径内腔抛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一侧开设横向的T形槽,T形槽内设有T形块,T形块的竖向块穿过T形槽的顶面,T形块顶面固定安装竖板,竖板一侧固定安装第一电机,竖板中部开设横向的轴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轴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丝杠的一端,丝杠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丝母,丝母底面一侧固定安装抛光机,丝母一侧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无缝管便携式自适应管径内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顶面一侧开设横向的T形槽(2),T形槽(2)内设有T形块(3),T形块(3)的竖向块穿过T形槽(2)的顶面,T形块(3)顶面固定安装竖板(4),竖板(4)一侧固定安装第一电机(5),竖板(4)中部开设横向的轴孔,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轴孔,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丝杠(6)的一端,丝杠(6)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丝母(7),丝母(7)底面一侧固定安装抛光机(8),丝母(7)一侧下部固定连接套筒(9)的一端,套筒(9)另一端开口,竖板(4)另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活塞杆(10)的一端,活塞杆(10)的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无缝管便携式自适应管径内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顶面一侧开设横向的T形槽(2),T形槽(2)内设有T形块(3),T形块(3)的竖向块穿过T形槽(2)的顶面,T形块(3)顶面固定安装竖板(4),竖板(4)一侧固定安装第一电机(5),竖板(4)中部开设横向的轴孔,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轴孔,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丝杠(6)的一端,丝杠(6)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丝母(7),丝母(7)底面一侧固定安装抛光机(8),丝母(7)一侧下部固定连接套筒(9)的一端,套筒(9)另一端开口,竖板(4)另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活塞杆(10)的一端,活塞杆(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活塞(11),活塞(11)位于套筒(9)内部,且活塞(11)外周与套筒(9)内壁接触配合,套筒(9)一端下部固定安装吸尘嘴(12),吸尘嘴(12)与套筒(9)内部相通,底座(1)顶面另一侧开设安装槽(13),安装槽(13)底面固定安装竖向的电动推杆(14),电动推杆(14)的活动杆顶面固定安装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顶面一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卡盘(17),底座(1)前面开设条形槽(18),条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洁徐承湛王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