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钵苗自动嫁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营养钵苗自动嫁接装置,它包括:一操作台,一送夹器,一摆动刀盘,一穗木旋转搬运装置,一穗木供苗台,一砧木旋转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钵苗供苗装置和一排苗装置;所述钵苗供苗装置包括:一钵苗输送带,一推苗气缸,一钵苗自动检测定位装置;所述排苗装置包括:一排苗输送带,一升降台,一排苗气爪;所述砧木旋转搬运装置包括:一送苗台,一夹砧木苗气爪,一夹钵体气爪,所述夹钵体气爪为连动的两对,且两对之间留有插设所述排苗气爪的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操作方便,实现了营养钵苗嫁接的自动化,它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成批量的营养钵苗的嫁接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嫁接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在农业嫁接培育优良种苗中使用的营养钵苗自动嫁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苗木嫁接装置,一般都是采用单枝穗木苗与单枝砧木苗进行嫁接,而对于栽培在营养钵中的砧木苗,在不脱离营养钵的情况下实现两苗木的自动输送和嫁接,其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营养钵苗从供苗、定位、切苗、嫁接至排苗的自动化操作的钵苗自动嫁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营养钵苗自动嫁接装置,它包括一操作台;一送夹器,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后部;一摆动刀盘,其与所述送夹器相对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一穗木旋转搬运装置,其与所述摆动刀盘对应,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右部;一穗木供苗台,其与所述穗木旋转搬运装置对应,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右后部;一砧木旋转搬运装置,其与所述穗木旋转搬运装置对应,设置在所述摆动刀盘左侧的所述操作台上,所述砧木旋转搬运装置包括一马达,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一支架,其连接在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一砧木输送气缸,其设置在所述支架顶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钵苗供苗装置和一排苗装置;所述钵苗供苗装置包括一钵苗输送带,其横向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前部;一推苗气缸,其与所述砧木旋转搬运装置相对,设置在所述钵苗输送带前部的所述操作台上;一钵苗自动检测定位装置,其与所述推苗气缸相对,设置在所述钵苗输送带后侧的操作台上;所述排苗装置包括一排苗输送带,其头部位于所述两苗木嫁接位置的下方,尾部向斜后方延伸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一升降台,其靠近所述排苗输送带的头部,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一排苗气爪,其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砧木旋转搬运装置还包括一送苗台,其设置在所述砧木苗输送气缸的活塞输出端;一夹砧木苗气爪,其连接在所述送苗台的上部;一夹钵体气爪,其连接在所述送苗台的下部,所述夹钵体气爪为连动的两对,且两对之间留有插设所述排苗气爪的间隙。所述穗木供苗台包括一可调节与所述穗木旋转搬运装置之间距离和高度的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置一供苗气爪,在所述供苗气爪的供苗位置设置一启动供苗气爪的传感器。所述送夹器的送夹气缸安装在所述送夹器盒体的底面前部,所述送夹气缸的活塞输出端连接一体的三根推杆,所述送夹气缸活塞的缩回位置为所述推杆的送夹位置。所述三根推杆上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两侧的两根推杆侧面分别设置有滚轮。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一包括钵苗输送带在内的钵苗供苗装置和一包括排苗输送带在内的排苗装置,并对砧木旋转搬运装置进行了改进,因此可以与本申请人的已有专利技术相结合实现整个营养钵苗的自动嫁接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营养钵苗的嫁接质量和嫁接效率。2、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钵苗供苗装置中设置了电机带动的钵苗输送带、推苗气缸连接的弧形推板和传感器,因此只要将钵苗放置在输送带上,便可以自动将钵苗输送到预定位置,并启动推苗气缸带动弧形推板将钵苗推到钵苗自动检测定位装置的圆盘上。3、本专利技术将已有的定位板定位,钵苗方向检测和钵苗高度检测的专利技术应用到本专利技术中,因此在钵苗自动供苗的基础上实现了钵苗切苗位置的自动定位,为砧木旋转搬运装置的夹苗作好了准备。4、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砧木输送气缸的活塞输出端设置了一个送苗台,在送苗台的上部设置一对夹苗气爪,在送苗台下部设置一两对连动的夹钵体气爪,并在两对夹钵体气爪之间留有间隙,因此不但可以同时夹住营养钵苗的苗茎和钵体,而且为排苗作好了准备。5、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排苗装置中设置了排苗输送带和升降台,并在升降台上设置了一对可以插卡在两夹钵体气爪之间的排苗气爪,因此有效地解决了将钵苗接过来,并放置在排苗输送带上的难题。6、本专利技术由于将送夹气缸反向安装在送夹器盒体底面的前部,因此在送夹时气缸活塞向回缩,送夹完成后活塞向后伸出,有效地缩短了操作台前后方向的工作空间,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在送夹器的三根推杆与盒体之间设置了滚轮和送夹筒,因此送夹过程更加流畅、平稳。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操作方便,它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成批量的营养钵苗的嫁接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穗木旋转搬运装置和穗木供苗台结构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钵苗旋转搬运装置和排苗装置结构示意4是本专利技术中应用已有专利自动检测定位装置结构示意5是已有技术中送夹器结构示意6是图5的俯视示意7是本专利技术送夹器结构示意8是图7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操作台1,在操作台1后部设置一送夹器2,与送夹器2相对在操作台1上设置一摆动刀盘3,在操作台1的右部设置一穗木旋转搬运装置4。穗木旋转装置4包括一马达41,在马达41的输出端连接一支架42,在支架42上连接一穗木输送气缸43,穗木输送气缸43的活塞通过一联动机构44连接一夹苗气爪45。在操作台1的右后部,与穗木旋转搬运装置4对应设置一穗木供苗台5,穗木供苗台5上设置有一供苗气爪51,在供苗气爪51附近设置一传感器52,一旦有穗木苗放入,供苗气爪51便启动夹苗。供苗台5的支架由两连结板53、54通过一螺栓55连接组成,连结板53、54的连接处设置有长孔用来调节固定于连结板53上的穗木的供苗高度;螺栓56用来微量调节穗木苗相对于穗木旋转搬运装置4方向的位置。如图1、图3所示,在操作台1的左部设置一砧木旋转搬运装置6,砧木旋转搬运装置6包括一马达61,在马达61的输出端连接一支架62,在支架62上连接一砧木输送气缸63,砧木输送气缸63的活塞上连接一送苗台64,在送苗台64上部设置一夹苗气爪65,在送苗台64下部设置一夹钵体气爪66,夹钵体气爪66为连动的上下两对,且两对之间留有间隙。在操作台1的前部设置一钵苗供苗装置7,钵苗供苗装置7包括一电机71驱动钵苗输送带72,其横向设置在操作台1的前部,在钵苗输送带72的前部,相对砧木旋转搬运装置6,设置一支架73,在支架73上安装一推苗气缸74,在推苗气缸74的活塞端部设置一弧形推板75,在推苗气缸74上设置有伸向钵苗输送带72的传感器76,传感器76可以控制电机71停机。如图1、图4所示,在操作台1上,设置一钵苗自动检测定位装置8,钵苗自动检测定位装置8包括一与推苗气缸73位置对应设置在钵苗输送带72后部的圆盘81,圆盘81底部设置由电机82带动的旋转装置83和电机84带动的升降装置85。在圆盘81的周围支架上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一对定位气缸86,在定位气缸86的活塞端部分别设置一定位板87,两定位板87上的两豁口重叠相对,恰好可将栽种在营养钵10中的砧木苗定位。在定位板87上设置一钵苗高度检测传感器88,以控制电机84的启停动作;在圆盘81顶部支架上设置一钵苗方向检测传感器89,以控制电机82的启停。钵苗方向检测传感器89可以是反射式的,通过转动的钵苗子叶对光的遮挡反射,判断子叶方向;还可以是一个发射部件,另一个接收部件,接收部件安装在定位板上,同样可以达到检测判断的目的。如图1、图3所示,在操作台1上,设置一排苗装置9,排苗装置9包括一头部位于两苗木嫁接位置下方,尾部向操作台1斜后方延伸的排苗输送带91,靠近排苗输送带91的头部设置一升降台92,升降台92的驱动装置可以是一垂向安装在操作台1上的气缸93,还可以是其它升降驱动装置。在升降台92上设置有一排苗气爪94,排苗气爪94夹苗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营养钵苗自动嫁接装置,它包括:一操作台;一送夹器,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后部;一摆动刀盘,其与所述送夹器相对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一穗木旋转搬运装置,其与所述摆动刀盘对应,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右部;一穗木供苗台,其与所述穗木旋转搬运装置对应,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右后部;一砧木旋转搬运装置,其与所述穗木旋转搬运装置对应,设置在所述摆动刀盘左侧的所述操作台上,所述砧木旋转搬运装置包括:一马达,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一支架,其连接在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一砧木输送气缸,其设置在所述支架顶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钵苗供苗装置和一排苗装置;所述钵苗供苗装置包括:一钵苗输送带,其横向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前部;一推苗气缸,其与所述砧木旋转搬运装置相对,设置在所述钵苗输送带前部的所述操作台上;一钵苗自动检测定位装置,其与所述推苗气缸相对,设置在所述钵苗输送带后侧的操作台上;所述排苗装置包括:一排苗输送带,其头部位于所述两苗木嫁接位置的下方,尾部向斜后方延伸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一升降台,其靠近所述排苗输送带的头部,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一排苗气爪,其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砧木旋转搬运装置还包括:一送苗台,其设置在所述砧木苗输送气缸的活塞输出端;一夹砧木苗气爪,其连接在所述送苗台的上部;一夹钵体气爪,其连接在所述送苗台的下部,所述夹钵体气爪为连动的两对,且两对之间留有插设所述排苗气爪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铁中徐丽明闫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