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支撑组件及摄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54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6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摄像支撑组件及摄像设备。该摄像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底座、位移补偿部和装配部;所述位移补偿部分别与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装配部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用于固定摄像装置;所述位移补偿部用于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位移,并通过调整固定有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底座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距离对所述位移进行补偿。该技术方案中,若摄像装置固定在该摄像支撑组件上,当用户手持该摄像支撑组件拍摄时,该摄像支撑组件可以补偿由于用户走动或奔跑导致的摄像装置的重力方向的位移,使得该摄像装置可以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进行拍摄,避免了画面产生抖动的情况,提高了画面清晰度,用户体验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支撑组件及摄像设备
本公开涉及终端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支撑组件及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给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在一些出行或聚会的过程中,用户可以使用摄像机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都录制下来,以便于以后查阅或观看。相关技术中,若用户手持摄像机拍摄视频,在行走状态下,人体以及手持物体会做上下起伏运动,其运动周期为一个完整步伐,从一次左脚迈出,到下一次左脚迈出为一个周期,最高点在两脚交会时,最低点在前脚着地时。这种运动会导致录制的画面产生抖动,出现画面不清晰或者晃动较大无法观看的情况,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支撑组件及摄像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支撑组件,所述摄像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底座、位移补偿部和装配部;所述位移补偿部分别与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装配部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用于固定摄像装置;所述位移补偿部用于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位移,并通过调整固定有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底座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距离对所述位移进行补偿。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若摄像装置固定在该摄像支撑组件上,当用户手持该摄像支撑组件拍摄时,该摄像支撑组件可以补偿由于用户走动或奔跑导致的摄像装置的重力方向的位移,使得该摄像装置可以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进行拍摄,避免了画面产生抖动的情况,提高了画面清晰度,用户体验较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移补偿部包括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运动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运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所述摄像装置的加速度和运动方向,并将所述加速度和运动方向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和运动方向获取所述摄像装置的位移,并控制所述运动装置调整固定有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底座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距离对所述位移进行补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装配部的顶端设置有齿条通孔;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装配部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条的顶端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底端穿过所述齿条通孔使得锯齿与所述齿轮配合设置,所述齿条用于根据所述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固定底座沿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运动,以调整固定有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底座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固定在所述齿条的底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一螺杆;所述装配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靠近所述装配部的一侧,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带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底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装配部配合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电机开启时带动所述固定底座沿所述第一螺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以调整固定有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底座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包括至少一个导柱、限位件和第一限位板;所述装配部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柱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装配部的顶端平行设置,且设置有与所述导柱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导柱的顶端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安装有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禁止所述导柱的底端从所述第二通孔中脱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二螺杆;所述装配部包括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的横梁和至少一个导柱;所述导柱的底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装配部的底部,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带动所述第二螺杆转动;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顶端通过所述第二螺纹通孔与所述横梁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三电机开启时带动所述横梁沿所述第二螺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以调整固定有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底座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装配部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导柱匹配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有与所述导柱匹配的第四通孔;所述导柱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装置,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支撑组件。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相关技术中的位移补偿方案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相关技术中的位移补偿方案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位移补偿方案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位移补偿方案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位移补偿方案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相关技术中,防止拍摄抖动的机械云台产品通常可以在3个方向上布置电机,当安装在该机械云台上的摄像装置出现抖动时,可以通过该三个方向上的电机旋转该摄像装置,补偿由于抖动出现的位移。具体的,如图1所示,当摄像装置01由于抖动出现下移时,该机械云台设置的电机可以带动摄像装置01逆时针转动,调整摄像装置01的俯仰角,即摄像装置01进行仰拍,使得被拍摄物体02始终位于该摄像装置01的焦点上,保证被拍摄物体02的拍摄效果;如图2所示,当摄像装置01由于抖动出现上移时,该机械云台设置的电机可以带动摄像装置01顺时针转动,调整摄像装置01的俯仰角,即摄像装置01进行俯拍,使得被拍摄物体02始终位于该摄像装置01的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底座、位移补偿部和装配部;/n所述位移补偿部分别与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装配部连接;/n所述固定底座用于固定摄像装置;/n所述位移补偿部用于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位移,并通过调整固定有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底座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距离对所述位移进行补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底座、位移补偿部和装配部;
所述位移补偿部分别与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装配部连接;
所述固定底座用于固定摄像装置;
所述位移补偿部用于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位移,并通过调整固定有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底座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距离对所述位移进行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补偿部包括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运动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运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所述摄像装置的加速度和运动方向,并将所述加速度和运动方向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和运动方向获取所述摄像装置的位移,并控制所述运动装置调整固定有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底座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距离对所述位移进行补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装配部的顶端设置有齿条通孔;
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装配部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带动所述齿轮转动;
所述齿条的顶端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底端穿过所述齿条通孔使得锯齿与所述齿轮配合设置,所述齿条用于根据所述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固定底座沿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运动,以调整固定有所述摄像装置的固定底座与所述装配部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装置固定在所述齿条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一螺杆;所述装配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
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靠近所述装配部的一侧,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带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
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底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装配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涛蔡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