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滤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33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2
一种纳滤膜装置,包括外管体,外管体内设有前置过滤机构、后置过滤机构,所述前置过滤机构包括端过滤板,端过滤板一端受第一限位环限制,端过滤板另一端上由内向外设置有至少一层环过滤板,最外侧环过滤板与进液口连通,各个环过滤板另一端与第一盖板相抵,第一盖板与外管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后置过滤机构包括中心过水管,中心过水管外包裹有纳滤膜,纳滤膜外侧间隔设有过滤筒,过滤筒一端与第二盖板卡接、另一端与顶板卡接,顶板安装在中心过水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纳滤膜装置,可对大颗粒物进行过滤,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滤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尤其是一种纳滤膜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液体直接经过纳滤膜管进行过滤,由于液体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在经过纳滤膜的时候会慢慢堵住膜孔,时间长后膜孔完全堵住会导致液体管路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过滤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滤膜装置,能够减少纳滤膜的堵塞,延长该装置的使用时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滤膜装置,包括外管体,外管体内设有前置过滤机构、后置过滤机构,所述前置过滤机构包括端过滤板,端过滤板一端受第一限位环限制,端过滤板另一端上由内向外设置有至少一层环过滤板,最外侧环过滤板与进液口连通,各个环过滤板另一端与第一盖板相抵,第一盖板与外管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后置过滤机构包括中心过水管,中心过水管外包裹有纳滤膜,纳滤膜外侧间隔设有过滤筒,过滤筒一端与第二盖板卡接、另一端与顶板卡接,顶板安装在中心过水管上。所述端过滤板包括外部的实心板和内部的网板,其中,实心板上设有多个环形的卡槽,卡槽与环过滤板卡接。所述第二盖板、顶板上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中心过水管、过滤筒上均设有通孔。本技术一种纳滤膜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前置过滤机构,且经过三次过滤,可将大颗粒杂质事先去掉,避免堵塞纳滤膜,既降低清洗过滤膜管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过滤筒,这样可使得液体均匀通过过滤筒侧壁上的孔逐渐进入,并与纳滤膜周向整体接触进行过滤;这样可避免液体长期直接从纳滤膜前端头局部进入,使得纳滤膜前端头过早使用失效。3)、该装置拆装比较方便,有利于快速更换或清理过滤部位,节省时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端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端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端过滤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纳滤膜的局部截面图。图中:外管体1,前置过滤机构2,后置过滤机构3,端过滤板4,实心板4-1,网板4-2,卡槽4-3,环过滤板5,进液口6,第一盖板7,第一限位环8,中心过水管9,纳滤膜10,过滤筒11,第二盖板12,顶板13,第二限位环14,通孔15,中心定位柱16,定位架1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纳滤膜装置,包括外管体1,外管体1为圆管,外管体1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12,二者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外管体1内设有前置过滤机构2、后置过滤机构3。如图2所示,所述前置过滤机构2包括端过滤板4,端过滤板4一端受外管体1内的第一限位环8限制。端过滤板4包括外部的实心板4-1和内部的网板4-2,其中,实心板4-1上设有两个环形的卡槽4-3,两个卡槽4-3分别与两个环过滤板5卡接,两个环过滤板5另一端与第一盖板7相抵。两环过滤板5上均设有孔,且由内向外逐渐减小。在端过滤板4一侧的外管体1上设有进液口6,液体经过进液口6进入,先通过外侧大孔环过滤板5,再经过内侧小孔环过滤板5,最后经过网板4-2进入到后置过滤机构3。通过三次过滤逐渐将大颗粒杂质去除,避免堵塞纳滤膜。这里的外侧环过滤板5为120目过滤网板,而内侧的环过滤板5为100目过滤网板,网板4-2为80目过滤网板,三者能够有效隔离絮状脏物。如图1-3所示,所述后置过滤机构3包括中心过水管9,中心过水管9上侧壁上布满通孔,可供水体通过,而中心过水管9外包裹有纳滤膜10,纳滤膜10外侧间隔设有过滤筒11,过滤筒11上也带有通孔。过滤筒11一端与第二盖板12卡接、另一端与顶板13卡接,顶板13安装在中心过水管9上。当水通过端过滤板4后,由于中心过水管9端部被第一盖板7上的中心定位柱16封堵,水体会经过过滤筒11进入到纳滤膜10,经过纳滤膜10滤除铝离子后得到可利用液体,可利用液体再进入到中心过水管9中,最终从中心过水管9中流出。所述第二盖板12、顶板13上设有第二限位环14。由此可对纳滤膜10进行定位。如图5所示,所述纳滤膜10包括叠置在一起的支撑层10-1和分离层10-2,分离层10-2外粘合有水溶胶层10-3,水溶胶层10-3内设置有筛网10-4。该结构引用的是专利号为“201720666633.5”的专利“一种复合纳滤膜”中的结构。由于在所述水溶胶层10-3内设置有筛网,同时水溶胶层10-3粘接于所述纳滤膜表面,从而该纳滤膜10能够一并成卷,在组装能够一并缠绕在中心过水管9上,从而有效提高组装时的卷绕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体(1),外管体(1)内设有前置过滤机构(2)、后置过滤机构(3),/n所述前置过滤机构(2)包括端过滤板(4),端过滤板(4)一端受第一限位环(8)限制,端过滤板(4)另一端上由内向外设置有至少一层环过滤板(5),最外侧环过滤板(5)与进液口(6)连通,各个环过滤板(5)另一端与第一盖板(7)相抵,第一盖板(7)与外管体(1)可拆卸连接;/n所述后置过滤机构(3)包括中心过水管(9),中心过水管(9)外包裹有纳滤膜(10),纳滤膜(10)外侧间隔设有过滤筒(11),过滤筒(11)一端与第二盖板(12)卡接、另一端与顶板(13)卡接,顶板(13)安装在中心过水管(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体(1),外管体(1)内设有前置过滤机构(2)、后置过滤机构(3),
所述前置过滤机构(2)包括端过滤板(4),端过滤板(4)一端受第一限位环(8)限制,端过滤板(4)另一端上由内向外设置有至少一层环过滤板(5),最外侧环过滤板(5)与进液口(6)连通,各个环过滤板(5)另一端与第一盖板(7)相抵,第一盖板(7)与外管体(1)可拆卸连接;
所述后置过滤机构(3)包括中心过水管(9),中心过水管(9)外包裹有纳滤膜(10),纳滤膜(10)外侧间隔设有过滤筒(11),过滤筒(11)一端与第二盖板(12)卡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大春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乌兰察布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