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层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699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层抹灰砂浆及其制作方法,该砂浆包括水泥、粉煤灰、细砂、纤维素、触变剂、淀粉醚、葡萄糖酸钠、乳胶粉与引气剂,纤维素与淀粉醚的重量比范围为1:(0.1‑0.8)。其制备方法为:先分别配置第一混料与第二混料,然后将二者混合,以使砂浆混合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层抹灰砂浆可用于对于轻质墙体的抹灰,其具有拉伸强度适中、抗压强度较好,施工时不易起泡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层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砂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薄层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砂浆主要包括砌筑砂浆、抹灰砂浆与地面砂浆。其中,抹灰砂浆采用水泥、骨料和多种外加剂配制而成。适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砌块、陶粒砖等轻质墙体和高吸水率材料的抹灰。在对轻质墙体进行抹灰时,需要使用黏度较大的砂浆。目前,在常用的砂浆配方中,通常加入纤维素进行提高砂浆的黏度,提高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增强砂浆与墙体之间的连接。但是上述砂浆在抹灰时,涂布在墙体后,待砂浆干化后,发现砂浆的表面有起泡的情况发生。当砂浆的表面有起泡的情况发生后,砂浆易开裂,而且随着温度、湿度的变化,对于温差较为大的地区,这种砂浆极易开裂,导致墙体抹灰质量较差,所以目前亟需一种薄层抹灰砂浆,其在涂布后,不会发生起泡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层抹灰砂浆,其具有不易起泡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层抹灰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用于制备上述薄层抹灰砂浆。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层抹灰砂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00-250份水泥;45-55份粉煤灰;600-650份细砂;1-2份纤维素;0.5-0.8份触变剂;0.1-1.6份淀粉醚;1-2份葡萄糖酸钠;100-120份乳胶粉;0.02-0.05份引气剂;所述纤维素与所述淀粉醚的重量比范围为1:(0.1-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与粉煤灰作为凝胶材料,向其中添加有细砂,可以提高砂浆的强度。除此之外,加入细砂后,可以降低砂浆在施工过程中起泡的程度。增加纤维素可以提高砂浆的黏度,增强砂浆与墙体的粘结关系。但是单独加入纤维素,砂浆黏度可能会过高,当砂浆黏度过高后,在施工时极易出现起泡的情况。若黏度过低,则砂浆硬化后易碎,质量不够好。加入淀粉醚可以适当降低黏度,但是并不会引起砂浆强度的下降,反而可以与纤维素协同,在整体提高砂浆的黏度,使其黏度适中时,同时提高砂浆的力学性质。除此之外,纤维素与淀粉醚具有较好的保水性,提高砂浆的保水性能。另外,结合触变剂后,可以便于砂浆在使用时保持较好的流动性,使施工更加方便。葡萄糖酸钠为缓凝剂,可以协同触变剂使砂浆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延长凝固时间,便于施工。乳胶粉可以提高砂浆的粘结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砂浆的抗水性、施工性。另外乳胶粉可以很好的与纤维素结合,增强砂浆的力学性质。引气剂可以在砂浆拌合时,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改善其保水性,增强砂浆的透气性而且可以降低砂浆起泡开裂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淀粉醚为改性淀粉醚,其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S1:配置淀粉乳液,取玉米淀粉加水配置成重量百分含量为30-40%的淀粉乳液;S2:加酸:将柠檬酸与琥珀酸按照1:(1-2)的比例混合,并加入淀粉乳液中,其中,柠檬酸与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为(0.1-0.25):1,搅拌均匀,配得混合乳液;S3:湿热处理:将混合乳液中加入纳米银,其中纳米银的重量为玉米淀粉重量的0.01-0.25%,搅拌均匀后将混合乳液加热至100-120℃,同时加压,压力为0.10-0.20MPa,加热时间为1-2h,加入后冷却、分离并干燥,得到预处理后的淀粉;S4:醚化:将上述预处理后的淀粉配置成重量百分含量为20-25%的乳液,然后向乳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的pH值范围在8.2-9.5,分3次平均加入重量为改性淀粉的1-1.5%的醚化剂,边加边搅拌,同时升高温度为30-45℃,反应4-6h,过滤、分离后干燥,将干燥后的物质配置成重量百分含量为40-45%的乳液,向其中加入重量为乳液重量的2-4%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均匀后超声10-20min,分离后烘干,得到改性淀粉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对玉米淀粉进行酸化活化,酸化后加入纳米银,搅拌均匀后进行湿热处理,将其加热加压,使淀粉进行改性,使其黏度有所下降,而且提高其抗菌能力。但是水溶性有所下降,所以在醚化时,其配置的浓度有所降低,在醚化时先调节pH,使其具有醚化条件,然后加入醚化剂进行醚化,由于醚化时,会生成一些糊化副产物,所以过滤这一步骤可以将糊化副产物过滤。醚化后的淀粉醚的水溶性上升,然后向其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其表面继续改性,使其更易与薄层抹灰砂浆中的其他的物质进行混合,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调节溶液的pH值为8.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溶液的pH值为8.5时,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适中,在进行醚化的过程中反应速率较为适中。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醚化剂为三甲基(3-氯-2-羟丙基)氯化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用三甲基(3-氯-2-羟丙基)氯化铵对淀粉进行醚化,生产对应的淀粉醚,这样制得的改性淀粉醚可以较好的分散在砂浆中,且可以很好的与砂浆中的纤维素等物质协同,确保砂浆的黏度适中。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淀粉醚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S1:配置淀粉乳液,取玉米淀粉加水配置成重量百分含量为35%的淀粉乳液;S2:加酸:将柠檬酸与琥珀酸按照1:1.5的比例混合,并加入淀粉乳液中,其中,柠檬酸与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为0.2:1,搅拌均匀,配得混合乳液;S3:湿热处理:将混合乳液中加入纳米银,其中纳米银的重量为玉米淀粉重量的0.2%,搅拌均匀后将混合乳液加热至120℃,同时加压,压力为0.20MPa,加热时间为1.5h,加入后冷却、分离并干燥,得到预处理后的淀粉;S4:醚化:将上述预处理后的淀粉配置成重量百分含量为22%的乳液,然后向乳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的pH值范围在8.5,分3次平均加入重量为改性淀粉的1.2%的三甲基(3-氯-2-羟丙基)氯化铵,边加边搅拌,同时升高温度为40℃,反应5h,过滤、分离后干燥,将干燥后的物质配置成重量百分含量为45%的乳液,向其中加入重量为乳液重量的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均匀后超声15min,分离后烘干,得到改性淀粉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采用上述特定的配比制备处的改性淀粉醚,其相比于未改性的淀粉醚相比,其在添加时添加量较少,即可得到适宜黏度的砂浆,且得到的砂浆的力学性质较好。其中,在对淀粉进行预处理时,当柠檬酸与琥珀酸按照1:1.5的比例配置,在对淀粉酸化活化时,效果较好。另外加入的纳米银,可以有效提高淀粉的保质期限。醚化时,采用三甲基(3-氯-2-羟丙基)氯化铵对淀粉进行醚化,温度为40℃时,醚化速率适中,反应较为完全。最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使其表面增加支链,便于其更易分散在砂浆中。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砂浆后,具有较好的粘性,可以提高砂浆的粘接强度,另外其与淀粉醚可以较好的协同,使砂浆的粘性适中,且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进一步地,所述引气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α-烯基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层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n200-250份水泥;/n45-55份粉煤灰;/n600-650份细砂;/n1-2份纤维素;/n0.5-0.8份触变剂;/n0.1-1.6份淀粉醚;/n1-2份葡萄糖酸钠;/n100-120份乳胶粉;/n0.02-0.05份引气剂;/n所述纤维素与所述淀粉醚的重量比范围为1:(0.1-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层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200-250份水泥;
45-55份粉煤灰;
600-650份细砂;
1-2份纤维素;
0.5-0.8份触变剂;
0.1-1.6份淀粉醚;
1-2份葡萄糖酸钠;
100-120份乳胶粉;
0.02-0.05份引气剂;
所述纤维素与所述淀粉醚的重量比范围为1:(0.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层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醚为改性淀粉醚,其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S1:配置淀粉乳液,取玉米淀粉加水配置成重量百分含量为30-40%的淀粉乳液;
S2:加酸:将柠檬酸与琥珀酸按照1:(1-2)的比例混合,并加入淀粉乳液中,其中,柠檬酸与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为(0.1-0.25):1,搅拌均匀,配得混合乳液;
S3:湿热处理:将混合乳液中加入纳米银,其中纳米银的重量为玉米淀粉重量的0.01-0.25%,搅拌均匀后将混合乳液加热至100-120℃,同时加压,压力为0.10-0.20MPa,加热时间为1-2h,加入后冷却、分离并干燥,得到预处理后的淀粉;
S4:醚化:将上述预处理后的淀粉配置成重量百分含量为20-25%的乳液,然后向乳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的pH值范围在8.2-9.5,分3次平均加入重量为改性淀粉的1-1.5%的醚化剂,边加边搅拌,同时升高温度为30-45℃,反应4-6h,过滤、分离后干燥,将干燥后的物质配置成重量百分含量为40-45%的乳液,向其中加入重量为乳液重量的2-4%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全庄梓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东阳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