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接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089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接地结构,包括定子、电机后端盖和接地组件。接地组件包括PCB板、弹簧固定柱、接地弹簧和接地引出针。弹簧固定柱固定于PCB板上。定子线圈骨架上固定有骨架焊接PIN针。PCB板焊接于骨架焊接PIN针上。接地弹簧一端套于弹簧固定柱上与PCB板贴合,另一端与电机后端盖贴合。接地引出针一端通过PCB板与弹簧固定柱电性连接,另一端穿出定子机壳外并固定在定子机壳上。接地引出针、PCB板、弹簧固定柱、接地弹簧、电机后端盖、定子线圈骨架、定子冲片、定子机壳都相互电性导通。综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紧凑合理利用空间,而且加工制作简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电机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生产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接地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一种伺服电机接地结构。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的接地是提高电机安全性的必要措施,目前在电机端的接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机外部锁接地线的方式,另一种是在电机内部焊接地线。第一种方法式操作较简单,只需一根导线,一端锁在电机接线端子的PE位,另一端用接地螺丝锁在电机机壳上。但由此产生的问题在于,为了操作方便,导线需要5cm以上的长度,此长度虽可弯曲成一个盘线空间,但还是需要较大尺寸的接线盒遮盖并密封住导线及接地螺丝。而一般伺服电机空间设计都很紧凑,配置大尺寸的接线盒不利于电机尺寸小型化,空间利用不合理。第二种方法需要在电机定子冲片或机壳内部打孔,并打入焊针,再以一根导线一端焊于焊针处,另一端锁到电机接线端子的PE位。由于小功率伺服电机内部空间狭小,操作困难,且容易因打孔和焊接而破坏定子漆包线的绝缘层,使电机短路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伺服电机接地过程中产生的空间利用不合理、加工不便和因加工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不良率的问题,提供一种伺服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接地结构,包括定子、电机后端盖和接地组件;所述定子包括定子机壳以及固定在定子机壳的定子冲片、定子线圈和定子线圈骨架;所述定子冲片与定子线圈骨架相连;所述电机后端盖设置于定子机壳上;/n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包括PCB板、弹簧固定柱、接地弹簧和接地引出针;所述弹簧固定柱固定于PCB板上;所述定子线圈骨架上固定有骨架焊接PIN针;所述PCB板焊接于骨架焊接PIN针上,所述接地弹簧一端套于弹簧固定柱上与PCB板贴合,另一端与电机后端盖贴合;所述接地引出针一端通过PCB板与弹簧固定柱电性连接,另一端穿出定子机壳外并固定在定子机壳上;/n所述接地引出针、PCB板、弹簧固定柱、接地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接地结构,包括定子、电机后端盖和接地组件;所述定子包括定子机壳以及固定在定子机壳的定子冲片、定子线圈和定子线圈骨架;所述定子冲片与定子线圈骨架相连;所述电机后端盖设置于定子机壳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包括PCB板、弹簧固定柱、接地弹簧和接地引出针;所述弹簧固定柱固定于PCB板上;所述定子线圈骨架上固定有骨架焊接PIN针;所述PCB板焊接于骨架焊接PIN针上,所述接地弹簧一端套于弹簧固定柱上与PCB板贴合,另一端与电机后端盖贴合;所述接地引出针一端通过PCB板与弹簧固定柱电性连接,另一端穿出定子机壳外并固定在定子机壳上;
所述接地引出针、PCB板、弹簧固定柱、接地弹簧、电机后端盖、定子线圈骨架、定子冲片、定子机壳都相互电性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铜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培坚江宗荣丁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精研自动化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