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994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包括用于启动系统的启动模块(1),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采集模块(2),用于分析并获取温差数据的分析模块(3)以及用于温度控制的温控模块(4);所述采集模块(2)与所述启动模块(1)连接,所述分析模块(3)与所述采集模块(2)连接,所述温控模块(4)分别与所述启动模块(1)、所述分析模块(3)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精准调控设备可提供的散热功效,满足电池生产环境的散热需求,同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成分容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在电池生产阶段的后期需要对电池进行化成分容,这一步骤则需要保证电池库位的温升和电池的均温,进而保证同批次电池性能的一致性;然后实际生产过程中同一生产设备往往同时应对不同类型的电池,又因为常规电池柜的散热能力不可调,所以不同类型电池无法同时处在最佳温度中进行生产。除此之外,电池在化成分容过程中的工序较多,每步工序中的发热量不同,进而电池柜在每步工序所需要的散热能力也不相同;生产环境需要的散热能力与设备可提供的散热能力不匹配产生矛盾,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增加了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通过收集的原始温度数据和对其进一步的分析数据作为空调和风机的温度控制依据,实现了对库位内电池的精准控温。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是一种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包括用于启动系统的启动模块(1),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采集模块(2),用于分析并获取温差数据的分析模块(3)以及用于温度控制的温控模块(4);所述采集模块(2)与所述启动模块(1)连接,所述分析模块(3)与所述采集模块(2)连接,所述温控模块(4)分别与所述启动模块(1)、所述分析模块(3)连接。有益效果:精准调控设备可提供的散热功效,满足电池生产环境的散热需求,同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所述启动模块(1)由用于导入初始信息的数据导入单元(11),用于设置风机启停模式的风机设置单元(12),用于生成执行数据的执行单元(13)以及用于启动系统的启动单元(14)组成;所述风机设置单元(12)与所述数据导入单元(11)连接,所述执行单元(13)与所述数据导入单元(11)连接,所述启动单元(14)分别与所述风机设置单元(12)、所述执行单元(13)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所述采集模块(2)由用于采集库位内不同区域温度的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以及用于采集库位内各个电池温度的电池温度采集单元(22)组成;所述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与所述启动模块(1)连接,所述电池温度采集单元(22)与所述启动模块(1)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所述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由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至少存在1个,每个所述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存在1个。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所述电池温度采集单元(22)由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电池温度采集单元(22)至少存在1个,每个所述电池温度采集单元(22)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存在1个。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所述分析模块(3)由用于分析获取库位均温值的库位均温分析单元(31),用于分析获取电池均温值的电池均温分析单元(32),用于分析获取各电池与电池均温值间电池温差数据的电池温差分析单元(33)以及用于分析获取环境温差数据的环境温差分析单元(34)组成;所述库位均温分析单元(31)与所述采集模块(2)连接,所述电池均温分析单元(32)与所述采集模块(2)连接,所述电池温差分析单元(33)分别与所述采集模块(2)、所述电池均温分析单元(32)连接,所述环境温差分析单元(34)分别与库位均温分析单元(31)、电池均温分析单元(32)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所述温控模块(4)由用于控制库位内环境温度的空调温控单元(41)以及用于控制库位内电池温度的风机温控单元(42)组成;所述空调温控单元(41)与所述分析模块(3)中的环境温差分析单元(34)连接,所述风机温控单元(42)分别与所述空调温控单元(41)、所述分析模块(3)中的电池温差分析单元(33)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所述空调温控单元(41)由安装于库位内的空调构成,所述空调温控单元(41)至少存在1个,每个所述空调温控单元(41)控制的所述空调至少存在1个。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所述风机温控单元(42)由安装于库位内电池上的风机构成,所述风机温控单元(42)至少存在1个,每个所述风机温控单元(42)控制的所述风机至少存在1个。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架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单元架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A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公开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公开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元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本文所提供的任何以及所有实例或示例性语言(“例如”、“如”等)的使用仅意图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除非另外要求,否则不会对本技术的范围施加限制。接下来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包括用于启动系统的启动模块(1),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采集模块(2),用于分析并获取温差数据的分析模块(3)以及用于温度控制的温控模块(4);采集模块(2)与启动模块(1)连接,分析模块(3)与采集模块(2)连接,温控模块(4)分别与启动模块(1)、分析模块(3)连接。参照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单元架构示意图,包括:启动模块(1)由用于导入初始信息的数据导入单元(11),用于设置风机启停模式的风机设置单元(12),用于生成执行数据的执行单元(13)以及用于启动系统的启动单元(14)组成;风机设置单元(12)与数据导入单元(11)连接,执行单元(13)与数据导入单元(11)连接,启动单元(14)分别与风机设置单元(12)、执行单元(13)连接。采集模块(2)由用于采集库位内不同区域温度的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以及用于采集库位内各个电池温度的电池温度采集单元(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启动系统的启动模块(1),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采集模块(2),用于分析并获取温差数据的分析模块(3)以及用于温度控制的温控模块(4);所述采集模块(2)与所述启动模块(1)连接,所述分析模块(3)与所述采集模块(2)连接,所述温控模块(4)分别与所述启动模块(1)、所述分析模块(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启动系统的启动模块(1),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采集模块(2),用于分析并获取温差数据的分析模块(3)以及用于温度控制的温控模块(4);所述采集模块(2)与所述启动模块(1)连接,所述分析模块(3)与所述采集模块(2)连接,所述温控模块(4)分别与所述启动模块(1)、所述分析模块(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模块(1)由用于导入初始信息的数据导入单元(11),用于设置风机启停模式的风机设置单元(12),用于生成执行数据的执行单元(13)以及用于启动系统的启动单元(14)组成;所述风机设置单元(12)与所述数据导入单元(11)连接,所述执行单元(13)与所述数据导入单元(11)连接,所述启动单元(14)分别与所述风机设置单元(12)、所述执行单元(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2)由用于采集库位内不同区域温度的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以及用于采集库位内各个电池温度的电池温度采集单元(22)组成;所述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与所述启动模块(1)连接,所述电池温度采集单元(22)与所述启动模块(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由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至少存在1个,每个所述库位温度采集单元(21)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存在1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化成分容系统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温度采集单元(22)由温度传感器构成,所述电池温度采集单元(22)至少存在1个,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立国张文科蔡琳胡全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