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水冷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99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水冷电池组,包括多个呈现矩阵排列的电池本体,且纵排电池本体之间通过绝缘隔板隔开。多排电池本体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沿着纵横向呈现折线S型和每个电池本体贴壁穿过,从而可以冷却每个电池本体。电池本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形成面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导电均匀,同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强度高,拆卸方便。水冷软管穿插在电池本体之间,这样能够内部冷却,效果好,同时呈S状,一次可以冷却多个,便于热量的传出和管理,效率更高。水冷软管充水膨胀后,贴合电池本体的内壁,从而接触良好,传热性更好,冷却效果更好。水冷软管同时穿过电池本体和连接排,能够对连接排也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水冷电池组
本技术属于电池组环形水冷
,尤其涉及一种环形水冷电池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由于其节能环保正慢慢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作为整车动力来源的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不能及时散热将导致动力电池温度过高,降低电池充放电循环效率,严重时还将导致热失控,影响整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如何提高冷却效果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水冷电池组,以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环形水冷电池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形水冷电池组,包括多个呈现矩阵排列的电池本体,且纵排电池本体之间通过绝缘隔板隔开;多排电池本体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沿着纵横向呈现折线S型和每个电池本体贴壁穿过,从而可以冷却每个电池本体。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为软质的水冷软管,从而可以在充水膨胀后贴合电池本体的内壁。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本体的两个端部向四周延伸形成板状的连接部,相邻两个电池本体的连接部贴合在一起,形成面接触,保证接触效果,且相邻两个连接部之间通过紧固部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紧固部件为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向周向外凸形成凸耳,且第一螺栓穿过凸耳。进一步的,所述凸耳至少对称设置四个。进一步的,相邻两排电池本体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为贴合在两个连接部末端的板状的连接排,且水冷软管穿过连接排,所述连接排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排与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相对的两个连接排沿着长度方向错开,从而将在一个平面内的电池本体之间固定成S型的整体,避免散开。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电池本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形成面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导电均匀,同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强度高,拆卸方便;2、水冷软管穿插在电池本体之间,这样能够内部冷却,效果好,同时呈S状,一次可以冷却多个,便于热量的传出和管理,效率更高,水冷软管充水膨胀后,贴合电池本体的内壁,从而接触良好,传热性更好,冷却效果更好;3、水冷软管同时穿过电池本体和连接排,能够对连接排也冷却,加速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轴侧图;图4为本技术的冷却软管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池本体的轴侧图。图中标号说明:1电池本体、11连接部、12第一螺栓、13凸耳、2绝缘隔板、3水冷软管、31连接排、32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理解。如图1—5,一种环形水冷电池组,包括多个呈现矩阵排列的电池本体1,且纵排电池本体1之间通过绝缘隔板2隔开,进行绝缘,这里的纵排指的是平行的方向。多排电池本体1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沿着纵横向呈现折线S型和每个电池本体1贴壁穿过,从而可以冷却每个电池本体1。水管为软质的水冷软管3,从而可以在充水膨胀后贴合电池本体1的内壁,这样更容易贴合电池本体1的内壁,接触性好,冷却效果更好。电池本体1的两个端部向四周延伸形成板状的连接部11,相邻两个电池本体1的连接部11贴合在一起,形成平整的面接触,保证接触效果,且相邻两个连接部11之间通过紧固部件连接,通过紧固部件实现可拆卸,方便安装和维护。紧固部件为第一螺栓12和第一螺母,方便拆卸和安装。连接部11向周向外凸形成凸耳13,且第一螺栓12穿过凸耳13,通过周向的凸耳13连接,保证中部的接触面积,这里为面接触,导电性更好。凸耳13至少对称设置四个,保证连接强度,同时,保证连接部11贴合在一起。相邻两排电池本体1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为贴合在两个连接部11末端的板状的连接排31,且水冷软管3穿过连接排31,连接排31与连接部11固定连接,连接排31为两个连接部11的长度,固定两个连接部11。连接排31与连接部11之间通过第二螺栓32和第二螺母固定连接,方便拆卸,也便于安装,同时,连接牢固度也高。相对的两个连接排31沿着长度方向错开,从而将在一个平面内的电池本体1之间固定成S型的整体,避免散开。这样在一个平面的电池本体1之间呈一个整体了,从而避免松动散开,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保证在连接部11的连接处不容易断开。工作原理:电池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部11连接,形成面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导电均匀,同时通过第一螺栓12连接,强度高,拆卸方便。水冷软管3穿插在电池本体1之间,这样能够内部冷却,效果好,同时呈S状,一次可以冷却多个,便于热量的传出和管理,效率更高。水冷软管3充水膨胀后,贴合电池本体1的内壁,从而接触良好,传热性更好,冷却效果更好。水冷软管3同时穿过电池本体1和连接排31,能够对连接排31也冷却,加速冷却。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水冷电池组,包括多个呈现矩阵排列的电池本体(1),且纵排电池本体(1)之间通过绝缘隔板(2)隔开;/n其特征在于:多排电池本体(1)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沿着纵横向呈现折线S型和每个电池本体(1)贴壁穿过,从而可以冷却每个电池本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水冷电池组,包括多个呈现矩阵排列的电池本体(1),且纵排电池本体(1)之间通过绝缘隔板(2)隔开;
其特征在于:多排电池本体(1)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沿着纵横向呈现折线S型和每个电池本体(1)贴壁穿过,从而可以冷却每个电池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水冷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为软质的水冷软管(3),从而可以在充水膨胀后贴合电池本体(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水冷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1)的两个端部向四周延伸形成板状的连接部(11),相邻两个电池本体(1)的连接部(11)贴合在一起,形成面接触,保证接触效果,且相邻两个连接部(11)之间通过紧固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水冷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件为第一螺栓(12)和第一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卿张日阳叶树宝孙涛高宁泽蔡惠群
申请(专利权)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