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4490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水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包,动力电池组包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组有多个并相互贴合设置,还包括:蒸发器、膨胀水箱、散热液驱动水泵以及降温套板,降温套板套接于动力电池组包的外壁,蒸发器、散热液驱动水泵、降温套板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回流管路,膨胀水箱向所述第一回流管路内注入散热液,散热液驱动水泵驱动循环回路内的散热液定向流动,散热液从散热液入口进入降温套板的内循环管道将热量带出并流入到蒸发器内进行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乙二醇水溶液作为载冷剂,通过散热液驱动水泵将蒸发器制得的冷能带入动力电池组,从而有效对其降温,保护其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水冷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形式与环境压力日益紧张。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具有节能环保、能量转化效率高、能源来源多样化等优点的新型汽车迅速发展起来。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不到1万辆,仅为0.72万辆;到2015年,全年生产电动汽车总计34.04万辆,销量达33.11万辆,增长近50倍。车载动力电池既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同时又是限制电动汽车提高进步的技术瓶颈。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决定这电动汽车最终的性能和竞争力,而电池的性能与电池组的工作温度关系最为密切,温度严重影响着电池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散热方法主要有风冷散热和液冷散热两种。风冷散热虽然简单方便,但由于空气的比热容较小,很难满足电池温度较高时的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包(1),所述动力电池组包(1)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池组(10),所述动力电池组(10)有多个并相互贴合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器(5)、膨胀水箱(7)、散热液驱动水泵(8)以及降温套板(9),所述降温套板(9)套接于所诉动力电池组包(1)的外壁,所述降温套板(9)内开设有内循环管道,所述降温套板(9)的一侧开设有散热液入口(11)和散热液出口(12),所述散热液入口(11)、散热液出口(12)分别与所述内循环管道的两端连通,所述蒸发器(5)、散热液驱动水泵(8)、降温套板(9)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回流管路,所述膨胀水箱(7)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包(1),所述动力电池组包(1)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池组(10),所述动力电池组(10)有多个并相互贴合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器(5)、膨胀水箱(7)、散热液驱动水泵(8)以及降温套板(9),所述降温套板(9)套接于所诉动力电池组包(1)的外壁,所述降温套板(9)内开设有内循环管道,所述降温套板(9)的一侧开设有散热液入口(11)和散热液出口(12),所述散热液入口(11)、散热液出口(12)分别与所述内循环管道的两端连通,所述蒸发器(5)、散热液驱动水泵(8)、降温套板(9)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回流管路,所述膨胀水箱(7)向所述第一回流管路内注入散热液,所述散热液驱动水泵(8)驱动所述循环回路内的散热液定向流动,所述散热液从散热液入口(11)进入所述降温套板(9)的内循环管道将热量带出并流入到蒸发器(5)内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管道包括:入液并联管道(13)、出液并联管道(14)、入口管道(15)、出口管道(16)以及汇流端管道(17),所述入口管道(15)与散热液入口(11)连通,所述入液并联管道(13)有多个并且所述入液并联管道(13)的两端分别与入口管道(15)、汇流管道(17)连通,所述出口管道(16)与所述散热液出口(12)连通,所述出液并联管道(14)的两端分别与出口管道(16)、汇流管道(1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豪王唯金王晓雯顾春浩傅川源丁月全振强茅海剑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