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热交换装置,属于纯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纯电动汽车发展越来越快,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必不可少,作为热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电池工质的热交换装置尤为重要。现有的电池工质的热交换装置结构单一,加热和冷却在不同的装置中完成,换热效率低且换热量难以控制,工质流阻大,因而需要开发一种换热效率高、换热量可控、流阻小的热交换装置。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效率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包括左芯体组、右芯体组与三通阀,且三通阀包括工质总入口及与其相通的左工质入口、右工质入口;所述左芯体组包括相互独立的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左芯体组(4)、右芯体组(5)与三通阀(3),且三通阀(3)包括工质总入口(31)及与其相通的左工质入口(32)、右工质入口(33);/n所述左芯体组(4)包括相互独立的加热剂流道(41)与左工质流道(42),加热剂流道(41)的两端分别与加热剂入口(1)、加热剂出口(11)相连通,左工质流道(42)的两端分别与左工质入口(32)、左工质出口(321)相连通;/n所述右芯体组(5)包括相互独立的制冷剂流道(51)与右工质流道(52),制冷剂流道(51)的两端分别与制冷剂入口(2)、制冷剂出口(21)相连通,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左芯体组(4)、右芯体组(5)与三通阀(3),且三通阀(3)包括工质总入口(31)及与其相通的左工质入口(32)、右工质入口(33);
所述左芯体组(4)包括相互独立的加热剂流道(41)与左工质流道(42),加热剂流道(41)的两端分别与加热剂入口(1)、加热剂出口(11)相连通,左工质流道(42)的两端分别与左工质入口(32)、左工质出口(321)相连通;
所述右芯体组(5)包括相互独立的制冷剂流道(51)与右工质流道(52),制冷剂流道(51)的两端分别与制冷剂入口(2)、制冷剂出口(21)相连通,右工质流道(52)的两端分别与右工质入口(33)、右工质出口(33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3)为电子三通水阀,其包括竖直管(34)、横直管(35)与控制信号接口(36),所述竖直管(34)的顶端设置有工质总入口(31),竖直管(34)的底端与横直管(35)中部的顶部垂直连通,横直管(35)中部的底部分别与左下直管(351)、右下直管(352)的顶端相连通,左下直管(351)的底端设置有左工质入口(32),右下直管(352)的底端设置有右工质入口(33),且控制信号接口(36)与横直管(3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左外管(6)、中外管(61)与右外管(62),所述左外管(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工质总出口(63)与左工质接口(64),该左工质接口(64)与左工质出口(321)对应连接,所述左外管(6)的中部与中外管(61)的一端相连通,中外管(61)的另一端与右外管(62)的一端相连通,右外管(62)的另一端与右工质出口(331)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制冷盒(7),该制冷盒(7)的一端设置有制冷剂外入口(71)、制冷剂外出口(72),制冷盒(7)的另一端设置有制冷剂入口(2);
所述制冷剂外入口(71)经制冷盒(7)与制冷剂入口(2)相连通,所述制冷剂外出口(72)依次经制冷盒(7)、制冷管(73)与制冷剂出口(2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入口(2)依次经制冷盒(7)、制冷剂外入口(71)与电磁膨胀阀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制冷剂出口(21)依次经制冷管(73)、制冷盒(7)、制冷剂外出口(72)后与压缩机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中空的连接盒(8),该连接盒(8)的顶面穿经而过有左工质入管(81)与右工质入管(82),所述左工质入管(81)的顶端与左工质入口(32)相连通,左工质入管(81)的底端穿经盒内腔(83)后与左工质流道(42)的端部相连通,所述右工质入管(82)的顶端与右工质入口(33)相连通,右工质入管(82)的底端穿经盒内腔(83)后与右工质流道(52)的端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质加热和冷却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芯体组(4)包括左入口盖板(43)、左出口盖板(44)及夹于两者之间的左叠片组(45),所述左入口盖板(43)上开设有左盖板通孔(431),所述左出口盖板(44)上设置有左工质出口(321)、加热剂入口(1)与加热剂出口(11),所述左叠片组(45)内设置有加热剂流道(41)与左工质流道(42),所述左工质入管(81)依次经左盖板通孔(431)、左工质流道(42)后与左工质出口(321)相连通;
所述右芯体组(5)包括右入口盖板(53)、右出口盖板(54)及夹于两者之间的右叠片组(55),所述右入口盖板(53)上开设有右盖板通孔(531),所述右出口盖板(54)上设置有右工质出口(331)、制冷剂入口(2)与制冷剂出口(21),所述右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历,宋小伟,顾长志,徐远,王为才,汪斌,王涛,胡松,朱金宝,於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