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影墙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86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墙纸系统,包括投影显示基层、触控感应层和投影设备,所述投影显示基层一侧为面对观看者的观察侧,该侧也为投影侧,所述投影设备位于投影侧,所述触控感应层与投影显示基层层叠连接在与观看者的相背的一侧;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基材层、X轴导电丝和Y轴导电丝,所述X轴导电丝和Y轴导电丝分别铺设于基材层的两侧面,所述X轴导电丝和Y轴导电丝相互交叉分布形成触控感应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投影墙纸投影设备与观察者位于投影显示基层的同一侧,可使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直接投放在投影显示基层上,使画面更加清晰,同时观看者可直接对投影显示基层投影侧的投影画面进行触控操作,以实现对计算控制单元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投影墙纸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投影墙纸,属于触控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电容式触控面板使用制作工艺成熟的ITO(氧化铟锡)导电膜,但ITO导电膜具有其无法克服的缺点:ITO阻值较高,不适于制作中大尺寸触控面板;ITO易碎、可挠性差,不利于制作柔性面板;较高的溅镀温度容易导致塑料薄膜受损而使工艺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开发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触控结构的触控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投影墙纸,该智能投影墙纸触控感应层在大尺寸下依然保持良好的韧性和触控精度,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在本墙纸结构中使墙纸具有极好的韧性且可大面积推广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投影墙纸,包括投影显示基层、触控感应层和投影设备,所述投影显示基层一侧为面对观看者的观察侧,该侧也为投影侧,所述投影设备位于投影侧,所述触控感应层与投影显示基层层叠连接在与观看者的相背的一侧;触控控制器,用于对触控感应层输入激励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获得对投影显示基层操作的位置信息;计算控制单元,根据来自触控控制器的位置信息调整输出的数字信息;投影设备,接收来自计算控制单元的数字信息输出投影光到所述投影显示基层上;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基材层、X轴导电丝和Y轴导电丝,所述X轴导电丝和Y轴导电丝分别铺设于基材层的两侧面,所述X轴导电丝和Y轴导电丝相互交叉分布形成触控感应区。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计算控制单元设置在投影设备内。2.上述方案中,所述投影显示基层为单色基层。3.上述方案中,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为柔性电路板。4.上述方案中,所述触控感应层为PET基材层、PE基材层、PP基材层或PC基材层。5.上述方案中,所述投影显示基层和触控感应层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智能投影墙纸,其投影设备与观察者位于投影显示基层的同一侧,可使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直接投放在投影显示基层上,使画面更加清晰,同时观看者可直接对投影显示基层投影侧的投影画面进行触控操作,以实现对计算控制单元的操作,从而使计算控制单元与投影显示基层之间产生互动,在教学办公及工作会议中使用时,无需在计算控制单元操作后再返回投影显示基层侧进行讲解,减少使用中的不便,使墙纸具有更加广泛的作用,可推广至教学、办公等领域,为现实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触控感应层采用交叉铺设的金属导线形成触控感应区,可以保证触控膜在大尺寸下依然保持良好的韧性和触控精度,且将X轴导电丝和Y轴导电丝分别铺设于基材的两侧面,可以防止交叉处出现短路现象,保证信号的传输,且该结构中导线丝外侧无需涂覆绝缘层,减少该涂覆的加工工序,该结构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在本墙纸结构中使墙纸具有极好的韧性且可大面积推广使用,产品良率大大提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智能投影墙纸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智能投影墙纸中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智能投影墙纸中触控感应层剖面图。以上附图中:1、投影显示基层;2、触控感应层;21、基材层;22、X轴导电丝;23、Y轴导电丝;24、线路板;26、触控感应区;3、投影设备;4、触控控制器;5、计算控制单元;7、观看者。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智能投影墙纸,包括投影显示基层1、触控感应层2和投影设备3,所述投影显示基层1一侧为面对观看者7的观察侧,该侧也为投影侧,所述投影设备3位于投影侧,所述触控感应层2与投影显示基层1层叠连接在与观看者7的相背的一侧;触控控制器4,用于对触控感应层2输入激励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获得对投影显示基层1操作的位置信息;计算控制单元5,根据来自触控控制器的位置信息调整输出的数字信息;投影设备6,接收来自计算控制单元的数字信息输出投影光到所述投影显示基层1上;所述触控感应层2包括基材层21、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所述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分别铺设于基材层21的两侧面,所述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相互交叉分布形成触控感应区26。上述计算控制单元5设置在投影设备6内。上述投影显示基层1为单色基层。上述触控感应层2为PET基材层。上述投影显示基层1和触控感应层2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实施例2:一种智能投影墙纸,包括投影显示基层1、触控感应层2和投影设备3,所述投影显示基层1一侧为面对观看者7的观察侧,该侧也为投影侧,所述投影设备3位于投影侧,所述触控感应层2与投影显示基层1层叠连接在与观看者7的相背的一侧;触控控制器4,用于对触控感应层2输入激励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获得对投影显示基层1操作的位置信息;计算控制单元5,根据来自触控控制器的位置信息调整输出的数字信息;投影设备6,接收来自计算控制单元的数字信息输出投影光到所述投影显示基层1上;所述触控感应层2包括基材层21、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所述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分别铺设于基材层21的两侧面,所述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相互交叉分布形成触控感应区26。上述计算控制单元5设置在投影设备6内。上述投影显示基层1为单色基层。上述触控感应层2包括线路板24,所述线路板24为柔性电路板。上述触控感应层2为PE基材层、PP基材层。上述投影显示基层1和触控感应层2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采用上述智能投影墙纸时,其投影设备与观察者位于投影显示基层的同一侧,可使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直接投放在投影显示基层上,使画面更加清晰,同时观看者可直接对投影显示基层投影侧的投影画面进行触控操作,以实现对计算控制单元的操作,从而使计算控制单元与投影显示基层之间产生互动,在教学办公及工作会议中使用时,无需在计算控制单元操作后再返回投影显示基层侧进行讲解,减少使用中的不便,使墙纸具有更加广泛的作用,可推广至教学、办公等领域,为现实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触控感应层采用交叉铺设的金属导线形成触控感应区,可以保证触控膜在大尺寸下依然保持良好的韧性和触控精度,且将X轴导电丝和Y轴导电丝分别铺设于基材的两侧面,可以防止交叉处出现短路现象,保证信号的传输,且该结构中导线丝外侧无需涂覆绝缘层,减少该涂覆的加工工序,该结构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在本墙纸结构中使墙纸具有极好的韧性且可大面积推广使用,产品良率大大提升。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投影墙纸,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显示基层(1)、触控感应层(2)和投影设备(3),所述投影显示基层(1)一侧为面对观看者(7)的观察侧,该侧也为投影侧,所述投影设备(3)位于投影侧,所述触控感应层(2)与投影显示基层(1)层叠连接在与观看者(7)的相背的一侧;/n触控控制器(4),用于对触控感应层(2)输入激励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获得对投影显示基层(1)操作的位置信息;/n计算控制单元(5),根据来自触控控制器的位置信息调整输出的数字信息;/n投影设备(3),接收来自计算控制单元的数字信息输出投影光到所述投影显示基层(1)上;/n所述触控感应层(2)包括基材层(21)、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所述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分别铺设于基材层(21)的两侧面,所述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相互交叉分布形成触控感应区(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投影墙纸,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显示基层(1)、触控感应层(2)和投影设备(3),所述投影显示基层(1)一侧为面对观看者(7)的观察侧,该侧也为投影侧,所述投影设备(3)位于投影侧,所述触控感应层(2)与投影显示基层(1)层叠连接在与观看者(7)的相背的一侧;
触控控制器(4),用于对触控感应层(2)输入激励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获得对投影显示基层(1)操作的位置信息;
计算控制单元(5),根据来自触控控制器的位置信息调整输出的数字信息;
投影设备(3),接收来自计算控制单元的数字信息输出投影光到所述投影显示基层(1)上;
所述触控感应层(2)包括基材层(21)、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所述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分别铺设于基材层(21)的两侧面,所述X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泛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